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安徽省文房四宝发展简史
安徽省文房四宝发展简史笔墨纸砚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发明的传统书画工具,它们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作,更是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艺术的主要载体。现故宫博物院等地收藏的古字画,除了部分以绢丝绫缎为载体外,主要以宣纸为载体。如唐代著名画家韩滉(723—789年)的《五牛图》,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仍然保持着原画的风貌。故有“千年纸、五百年绢之说”。正是有了宣纸这样特殊的材料,如此众多而又辉煌灿烂的古代书画经典之作才能流传至今,造福现代人。笔墨纸砚在五千年中华文明不断传承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为保持中华文明的民族独立性和中国书画独特的艺术风格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了不朽功勋。同时,也为促进世界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传统书画工具的魅力就在于其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中国书画艺术的神韵,体现出人类文化与大自然的高度和谐,把文人士大夫的情趣表达的回肠荡气,乃至于可以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笔墨纸砚由来已久,早期的笔墨纸砚品种单一,制作水平相对较低。以宣纸为例,唐代造纸术虽已相当成熟,但所造宣纸仍不能直接使用,需要用石蜡加以抛光(增加纸的光洁度和透明度)。功能也比较简单,主要为人们日常交往和文化生活提供方便,实用性比较强。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加之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喜爱以及封建文人雅士的创导,其品种日渐增多,能工巧匠层出不穷,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和完善。从造型设计到生产制作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艺术传统和门类,其功能也不断拓展,逐渐成为融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各种艺术特色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品。正因为如此,人们在唐代就给笔墨纸砚起了个“文房四宝”的美名,并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金石碑刻、松竹梅兰、山水泉石、香茶药酒、剑棋猎钓等一并被称为中国风雅文化。然而,因历史久远,唐代对文房四宝的文字记载现已无法考证。人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关于文房四宝的介绍是北宋梅尧臣的一首《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诗人写道:“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爱君与予”,二郡即指古宣州、古歙州。笔墨纸砚种类繁多,数不胜数。这里介绍的是产于安徽,在文房四宝类产品中有精品和代表作之称的宣纸、宣笔、徽墨、歙砚,以此来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我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文明。一、宣纸、宣笔、徽墨的历史和现状(一)宣纸宣纸是目前是我国境内唯一保留传统手工造纸工艺的书画专用纸,当然境外还有台湾的菠萝纸、日本的和纸、韩国的韩纸等亦属手工造纸。宣纸具有质地柔韧、洁白平滑、细腻匀整、色泽耐久、墨韵清晰、固墨长久、不蛀不腐等特质,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之美誉。1915年,宣纸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所谓洁白平滑,色泽耐久,是指宣纸的白度在90%以上,而一般的书画纸的白度只有80%。宣纸之白,不是靠化学药物人工漂白,而是靠日光、雨水的力量自然漂白。所以宣纸虽白度高但并不耀眼,是一种润泽清晰的白,而且这种白能保持长久如新的状态。所谓质地柔韧、细腻匀整是指宣纸的纸料纤维长,帚化好,(造纸时对纸料纤维进行强有力的捣击,使其两端碎裂分叉如同扫帚状),加上以流滤法手工抄捞速度慢,纤维可以随着水流缓缓地着陆到捞纸所用的竹帘上(捞纸所用的竹帘其原料为苦竹,亦属泾县特产,其特点是每节距离,短者尺余、长者二尺,差别不大。制帘的竹丝不能用节,否则纸的厚薄不均。为此,不仅加工时尽可能把竹节削平,而且在编帘时将长短竹丝交错连接而成。普通四尺、五尺或六尺的纸帘,每方寸就需用细若毛发的竹丝三、四十根。据有长期实践经验的编帘艺人统计,一张六尺两寸长、三尺两寸阔的帘子,其织线两根为一道,共有一百二十余道。而使用帘丝的数量也就需六千五百余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件加工精细的竹工艺品。)自然而然的聚合成纸,有如布帛之织成,坚紧、柔软、细密。同时,在宣纸的加工过程中,纸料纤维没有受到强烈的化学反应的损害,仍然保持了纤维自然的性状,成纸之后,不会有普通纸那种生硬的感觉,抖动时也没有像普通纸那样哗啦哗啦的响声,却像布帛一样柔软、贴实。纸料纤维的自然聚合,还使宣纸达到顺纵纹,扯断如棉丝,横着扯极不易断的效果。这样以宣纸为载体的书画作品任你挂上几十年上百年也不会断裂。所谓墨韵清晰,是指宣纸受墨后,焦、浓、淡、枯、湿(浓、淡、干、湿、浅)“五色墨彩”跃然而显,充分表现物象的明暗、远近、体积和质感,达到融洽分明和色彩逼真的效果。且能使墨均匀的浸透纸背,而不向四周浸散,使墨迹在纸上能够显得格外深厚和生动。宣纸的这些特质来源于特殊的材料,独特的制作工艺,是其他纸,尤其是机械纸所无法具有的。这就是我国科技发展到“神六”上天,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这样一个水平,而宣纸制造却不能用机械代替手工的根本原因。正因为手工抄造的宣纸具有上述特征,最适宜表达中国书画艺术的韵味,所以,历代文人墨客、书画名家无不以在宣纸上挥毫泼墨为人生一大快事,或题辞称颂赞誉,或留下墨宝丹青,表达自己对宣纸情有独钟,讴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发明。文学泰斗郭沫若先生,1964年来到泾县宣纸厂,欣然提笔赞誉到:“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法表达艺术的妙味。”江泽民同志于2001年视察泾县宣纸厂,并提写“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十二个大字,并一再叮嘱企业负责人一定要把这一国宝级传统工艺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关于宣纸的由来,迄今为止尚无可靠的文字记载予以考证。然而在生产宣纸的泾县民间却流传着两个版本的不同传说。其中一个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距今1885年)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发明人蔡伦已去世,他有一个弟子叫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生。他十分思念恩师蔡伦,就想寻找最好的造纸原料,利用师傅教给他的造纸术,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以表缅怀之情。年复一年不断试验,始终未能如愿,心里十分苦闷。一天,他在峡谷溪水边徘徊,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而洁白的纤维。孔丹取以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大功告成,了却心愿。今天在中国红星宣纸集团公司厂区内的一尊蔡伦塑像可以说是对此传说的一个作证。另一传说:宋末天下大乱,有一个叫曹大三的人,从太平县(即今黄山市黄山区,也有说从南陵县)迁徙到泾县避难,当他来到泾县小岭十三宅(又称十三坑),曹氏见此地耕地很少,但峡谷水清檀肥,遂定居于此,并以抄造宣纸为生计和家业,世代相传。所以,直到今天宣纸从业人员中姓曹的还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传说归传说,事实上,宣纸的发明创造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是无数能工巧匠经过长期苦心钻研,不断探索的结果,绝非成于一旦,功就一手。宣纸与历史上许多名人有故事。我这里仅介绍《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据说关羽“大意失荆州”被吴将杀害且脑袋被吴国送至魏国向魏王请功后,刘备对桃园结义中二弟关羽的惨死十分悲愤,决心为关羽报仇雪恨。在准备起兵伐吴之际,遂向术士李意其征求意见,李氏便要了一张宣纸,拟画上数十位士兵形成方阵,但在画的过程中纸破裂了,随后李氏又在另一张纸上准备只画一位形象高大的士兵,不料纸又破裂了,人们皆称之为不宜出兵的征兆。但刘备报仇心切,执意出兵,结果大败,不但损兵折将,连自己的老命也丢了,病死在白帝城。制作宣纸的原料,明代以前一律用纯一的青檀树枝韧皮,配方单一;以檀皮为原料制成的宣纸,韧力、拉力强、润墨性好,用它来创作,泼墨山水,可以任意涂抹,而绝无穿通的忧虑。明代之后为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两种原料互相搭配使用。青檀树为中国特产,是生长在长江中下游山丘区的一种多年生植物,其树皮纤维细长并强韧,是造纸的最佳原料。青檀树又以二年生的枝条皮为最佳,并于春末夏初剥取为宜。沙田稻草为皖南山区山脚田出产的稻草。因山脚田肥力不足,其生长的稻草纤维拉力强,有机质少,叶少杆多,制料时容易漂白加工,适宜于造纸。人们将上述两种各具特点的纤维,即木类植物长纤维和草类植物短纤维。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后,纤维之间就能自然而然地紧密,聚合而成纸,不需胶合粘连。所造之纸强度和挺度好。所以千百年来宣纸始终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宣纸的制作过程极其繁杂,其原料需经过浸泡、灰腌、蒸煮、漂白、水捞、加胶、贴烘等18道流程和近百个操作工序,历时一年方可制成。有人把其制作过程浓缩为“日月光华,水火济济”八个大字,足见其制作之难。自古民间就有“一张书纸,千滴血汗”之说。正因为原料之难取、工艺之复杂、时间之长久、劳动之艰辛,所以宣纸产量有限,价格也相当高,历代都被列为贡品。在计划经济时代亦为难得的配供品,凭计划供应(据说那时买一刀宣纸需经省轻工厅厅长批字)。改革开放后,宣纸产业也获得了新生,产量翻番,企业数量增加了几倍。目前,泾县境内有宣纸生产企业近20家,年产宣纸近千吨,产品销售遍布全国。据统计,全国除西藏外,省会以上重点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均有泾县人开办的宣纸特约经销单位和经营网点,总数在120家,从业人员近千人。红星牌宣纸独占鳌头,产品于1979年、1984年和1989年三次蝉联国家质量金奖。1999年荣获全国驰名商标,并享誉世界各地,60%以上出口日本、韩国。2002年宣纸被国家质监总局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产地域产品。明确规定只有在泾县境内以青檀皮、沙田稻草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的书画纸才能被称为宣纸。经过长期的研制开发,目前宣纸拥有几大系列300多个品种,按原料中皮、草的比例不同分为棉料、皮料、特净等三类,棉料适用于复制、印刷、裱托、装裱等;皮料适用于书写作画;特净适用于传统书法绘画;按纸的厚薄可分为单宣、夹宣、二层宣、三层宣等;按是否进行再加工,可分为生宣和熟宣二类;(生宣润墨性强,所以用生宣书写作画时,运笔宜快不宜滞,挥毫落纸,随其渗化,欲写山水晴雨,云烟荡漾,能够达到不期然而然的妙境。同时,墨的自然渍水渗化,还能够产生生动的“气韵”。而“气韵万千”正是中国画不断追求的独特效果和最高境界,居于“六法”之首)。按尺寸规格可分为四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等不同规格。其中丈二以上宣纸的抄捞需十几个熟练工共同操作,动作整齐划一才能成功。据史料记载,古人在抄捞大幅宣纸时,以鼓声为号,众人协力,盛况空前。现存最大尺寸的宣纸叫“千禧宣”,是2000年中国宣纸集团公司为纪念人类进入21世纪,组织全厂能工巧匠集体捞制的二丈规格的宣纸,该纸被大基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宣纸。为有效保护宣纸这一传统工艺,去年10月份,我省整理宣纸生产相关资料上报文化部,争取将宣纸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前,宣纸已被批准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1、宣笔毛笔的历史更为悠久。秦朝之前各地对毛笔的叫法不一,楚国称毛笔谓“聿“(吁),燕国称笔谓“弗”,秦朝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毛笔才有了统一的名称。宣笔可以说是毛笔的起源。因为很久以前宣城就有“毛颖之技先天下”之说。关于宣笔的由来,自古就有蒙恬造笔说法。唐代韩愈所著《毛颖传》记载,公元前223年,秦将蒙恬率军南征伐楚,行至中山地区(即宣城境内),具体方位有两种说法,一说中山在今宣城市宣州区和泾县一带;另一说中山在今江苏省溧水县境内。据《元和郡县志》二十八卷记载,中山在宣州溧水县东南十五里处,因唐宋时期宣州府地域广泛,溧水县属宣州管辖。蒙恬发现中山兔肥毛长,质地最佳,于是以竹管为笔杆,兔毛(又称紫毫)为笔头制作毛笔,世人称“蒙恬笔”,为宣笔的鼻祖。关于蒙恬造笔之说,史界有争议。据考证,秦之前已有毛笔。如1954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战国墓就出土了楚国毛笔,该笔长18.5cm,直径0.4cm,笔锋长2.5cm;笔杆系竹制,笔头为兔箭毛,与蒙恬笔的区别为该笔用传统的夹缠法固定笔头,即将笔头夹在划为四片的竹杆头上,以麻丝夹缠,并涂上漆汁。从这里可以看出,蒙恬并不是毛笔的发明者,而是对毛笔的制作进行了历史性改良。即将笔杆一端镂空做成笔腔,再将笔头置入腔内,这样制出来的毛笔与夹缠法制出来的毛笔相比有三大优点;一是笔头整体固定在笔腔内,可以长期保持浑圆状态,利于书写;二是笔头可以保持端正的位置;三是更具有稳定感。所以毛笔至今一直延续蒙恬创制的笔腔式样不变。古代毛笔与现代毛笔还有一个区别,就是古代毛笔为了便于人们别在头
本文标题:安徽省文房四宝发展简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140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