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应试教育摘要:中国教育从历史中走来,从私人讲学到建立书院再到创办学校,直到改革开放后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教育的内容和着力点都发生着变化。中国教育方式中出现的应试教育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有人说它的特征就是只培养分数,分数为上,不培养人,因此整个大方向是错误的。但是考试制度在历史的潮流中能被保留下来就必然有它的原因,而对应考试的应试教育虽是一种畸形教育但它之中也会有些可取之处,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全盘的否定、唾弃他,而是在了解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以及发展背景,了解了中国教育精髓和缺漏之后,根据现状做出改良。关键词:中国,应试教育,原因,考试,弊端,教育发展一.什么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它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被动地学习,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发展。它是求升学率,基础教育出现畸形发展现象,高等教育接纳的生源综合素质偏低,存在重智育、轻素质的倾向,不注重人格素质、精神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方式。二.应试教育产生的原因“实然的教育”(也就是“应试教育”)。它与理论家研究与讨论的教育——“应然的教育”(也就是“素质教育”、“主体性教育”、“创新教育”等)——是对应的一对概念范畴。二者间既有相互重叠、一致之处,也有相互冲突、彼此不同的地方。之所以作这种概念上的区分,是因为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中国的教育并没有沿着理论家所指引的“应然教育”的方向发展,而是义无反顾的按照大众观念中的教育一路高歌猛进。中国地广人多,在教育的普及和人才的选拔上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中国古代的教育虽注重人文的理性教育,培养求学者的品质修养和部分才能,但大多受教育者的理想出路仍是“学而优则仕”,放在今天也一样。那用什么去衡量一个求学者是否足够优秀呢?像考察孝廉或修养德行都过于主观,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判断标准和想法。所以在权衡之后,以考试的形式(主要考察知识的储备和应用)来选拔人才已经是相对公平和有效的了。大多数人都会希望自己在社会中有一定的地位,起码要能够满足衣食住的基本需求,所以要让自己在求学阶段就成为一个足够优秀的人,让自己衔接上一个不错的出路。从心理史学的角度,究其深层的原因,“应试教育”的产生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光宗耀祖”、“光耀门庭”等封建传统文化观念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在作崇,也有的是受现实所迫。2004年2月16日《中国青年报》记者田文生报道了一名重庆“棒棒”——张庆刚的年收支表,全家年收入合计7800元,所有支出合计6900元。其中,两个孩子读书的费用合计2040元,约占全年总收入的26%,全年总支出的30%,家庭支出的62%。“等娃娃更大点,读高中甚至大学时,我就只能贷款了,砸锅卖铁也要送他们多读书,只求他们不要像我这样,卖苦力仍只能填饱肚子,没出息啊!”好的成绩就是他们翻身的捷径。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学习,为了能在考试的中不被刷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及应试教育便就此出现。三.应试教育的弊端(一)重人力素质轻人本素质教育就当前教育现状来看,人力素质比人本素质更被教育者所看重。因此,对关系人本素质提高的价值、人格、权益、政治思想、社会参与等意识方面的教育则注意不够。如果我们的教育把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视为自私和个人主义,并对此采取虚无主义,甚至以社会整个需要的名义来规范限制个体的个性发展的价值形成,后果只会导致真正的个人主义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自私行为。(二)阻碍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在应试教育模式中,教育目标狭隘,教育手段单一。有些学校成分按一个模子改造人的“教育机器”。人的个性发展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传统的应试教育极易助长学校教育中的管理主和权利主义倾向,对培养和丰富学生的个性不利。(三)负担过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目前,由于升学率、平均分两根指挥棒自上而下被层层强化,教学中广泛采用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做法,造成学生作业量过大,中小学生必不可缺的游戏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没有保障,连正常的星期日和假期也被挤占,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同时,也造成许多心理疾病,如恐学病、逃学病,学习反复受挫后的精神抑郁、孤僻等。(四)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人为地制造了教育的不平等在应试模式中,教育竞争被激发到不恰当的程度,竞争中的失败者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帮助,造成学生学习水平的分化和差生面扩大。许多差生迫于竞争压力中途辍学,这些现象不但违背了义务教育法,同时也是一种人为的教育不平等现象。四.应试教育的优势可以把大量的知识在短时间内传授予学生,题海战术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巩固知识,在做题中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在教育方针上,中国仍一直强调学生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应试教育是以应对考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方式,因为我们无法摆脱考试。考试考查的内容基于科学,又有很大程度的简化,以至于有时和现实脱节。单纯学这些知识并没有太多实际用处。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在应对考试、追求高分的过程中,锻炼了我们的能力。虽然这样一种制度一定程度上扼杀了我们的创新能力。但不可否认,它提高了我们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对知识迁移的能力。这是中国自古以来重视整体、反对创新这种传统的体现。。“怎样考得更好”就是一个很综合的难题。一个人想要考好,需要每一门功课都好,不能有偏科的现象,这要求他具有触类旁通的能力。每个人都有擅长的科目,对于擅长的科目,我们自然学得很好;对于不擅长的科目,要求我们也能做得很好。与此相对应的,是我们这个社会还未能达到让每个人人尽其才的现状。在社会上并不是人人都能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即使一个人能够做自己最擅长的事,那么生活也有好多他不擅长的事需要他做,所以这种触类旁通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虽然存在有人不依靠思考而依靠死记硬背提高了分数,但他不可能做到顶尖水平。应对这样一个综合问题,需要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最多的分数,这要求我们统筹兼顾,突出主要矛盾。这是一种把握大局的能力,也是我们走上社会所必要的。应试教育对我们的总分作了要求,同时也要求了我们要具有处理综合问题的能力。五.对中国教育未来的思考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如果以新式学堂的出现为标志,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算起,至今也不过140多年的历史,与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教育相比,则是较为短暂的一段历史。而在这较为短暂的一段历史中,对这种传统文化观念真正产生冲击的“历史事件”,实际上只有两次:一次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一次是“文化大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由于处在“救亡”总是压倒了“启蒙”的时代背景下,使得教育思潮让位于“救亡”,而没有完成它们教育“启蒙”的历史使命,使得教育家群体所提倡的从“通才”到“公民”的人才观的转变,也没有真正在大众观念中扎根、开花、结果。而“文化大革命”由于服务于政治的需要,采取了疾风暴雨式的方式,非但没有推进中国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反而给中国社会和教育带来了“十年浩劫”。可见,对传统文化观念中的精华与糟粕,我们始终缺乏足够的时间给予理性的思考与扬弃,这就不能不使这些观念在大众的集体无意识中依然根深蒂固。我们再也不能无视历史的经验、重犯历史的错误了。“教育思想的历史,就是在这一系列矛盾中左摇右摆地蹒跚前进的历史。”可见,那种假定现在比过去好、未来将比现在更美好的线性进步观的“乌托邦式思维”,是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教育发展的历史的。我们需要创新和实践,又不能避免考试制度,改变应试教育也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所以我们需要综合这三点,尝试在教育和考试中添加创新与实践,不要采取过激过猛的方式,让教育制度在未来的时间里得到改良。参考文献:顾海兵.《对高考制度的反思》,方言《从“棒棒”收支表中读出了什么》,张斌贤《教育历史:本性迷失的过程——对教育发展的“另类”观察》,怀特海《教育的目的》,钱民辉《学生实话实说》,《浅读中国应试教育》,《中国的应试教育只培养分数,不培养人吗?》
本文标题:中国应试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176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