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高三复习课---章末整合3《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第三章知识网络考点梳理归纳整合221知识网络归纳整合一、力和运动的关系1.牛顿运动定律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解释(1)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牛顿第二定律说明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并定量得出了力和加速度大小、方向间的关系。(3)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力总是成对出现,并给出了这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间的关系。2.力和运动的关系合外力与速度同向或夹角为锐角时,物体加速合外力与速度反向或夹角为钝角时,物体减速3.注意的问题(1)速度的大小如何变化取决于力和速度方向间的关系,与力的大小没有关系。(2)加速度如何变化取决于合外力的变化情况。(3)注意区分加速度的定义式a=Δvt和决定式a=Fm。(2014·安徽安庆二模)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体顶端,弹簧与斜面平行,在斜面体以大小为g的加速度水平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则该过程中弹簧的形变量为(已知:sin37°=0.6,cos37°=0.8)()A.mg5kB.4mg5kC.5mg4kD.7mg5k[答案]A[解析]假设小球只受到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且和斜面一起以加速度a0向左匀加速运动,则a0=gtan37°g,当斜面体和小球以加速度a=g水平向左匀加速运动时,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弹簧沿斜面向下的弹力作用,设弹簧的形变量为x,则有FNsin37°+kxcos37°=mg,FNcos37°=kxsin37°+mg,故x=mg5k,A正确。二、力和加速度的瞬时对应关系1.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分析瞬时前后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此类问题应注意两种基本模型的建立:(1)钢性绳(或建筑面):认为是一种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若剪断(或脱离)后,其中弹力立即消失,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一般题目中所给细线和接触面在不加特殊说明时,均可按此模型处理。(2)弹簧(或橡皮绳):此种物体的特点是形变量大,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看成不变。2.在分析瞬时加速度问题时,一定要先认真分析过程,掌握好力和加速度的瞬时关系,搞清运动过程和变化过程,这样才能保证问题顺利解决。(2014·山东威海一模)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皆为m,用轻弹簧连接,B放在水平地面上。用竖直向下的大小为F的力作用在A上,待系统平衡后突然撤去力F,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撤去力F的瞬间,A物体处于超重状态B.撤去力F的瞬间,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mgC.撤去力F的瞬间,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FmD.撤去力F后,若物体B不能离开地面,则A、弹簧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答案]AD[解析]撤去力F的瞬间,弹簧上的弹力不变,A物体所受合力为F,方向向上,故A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大小为aA=Fm,故A物体处于超重状态,A正确;撤去力F的瞬间,B对地面的压力不变,仍为F+2mg,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零,B、C错误;撤去力F后,若物体B不能离开地面,B的机械能不变,A物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机械能守恒,D正确。三、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几类问题1.临界问题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中,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同时,物体有可能处于不同的状态,特别是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刚好”等词语时,往往会有临界现象,此时要采用假设法或极限分析法,看物体在不同的加速度时,会有哪些现象发生,找出临界点,求出临界条件。如图所示,质量m=10kg的小球挂在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的固定铁杆上,求:(1)斜面和小球以a1=g2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小球对绳的拉力和对斜面的压力分别为多大?(2)当斜面和小球都以a2=3g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小球对绳的拉力和对斜面的压力分别为多大?[解析]先求出临界状态时小球的加速度,假设小球刚要离开斜面,这时FN=0,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故Fsinθ=mg(竖直方向),Fcosθ=ma0(水平方向)。所以a0=gcotθ=43g。当斜面和小球以a1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由于a1a0,可知这时小球与斜面间有弹力,所以其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故F1cosθ-FNsinθ=ma1(水平方向),F1sinθ+FNcosθ=mg(竖直方向)。所以F1=100N,FN=50N。当斜面和小球以a2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由于a2a0,可知这时小球已脱离斜面,所以其受力情况如图丙所示,故F2sinα=mg(竖直方向),F2cosα=ma2(水平方向)。两式平方相加,可得F2=m2g2+m2a22=200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当以加速度a1运动时,小球对绳的拉力为100N,对斜面的压力为50N;当以加速度a2运动时,小球对绳的拉力为200N,对斜面的压力为0。[答案](1)100N50N(2)200N02.牛顿运动定律中的图象问题(1)图象在中学物理中应用十分广泛,这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优点:①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②能直观地描述物理过程③能鲜明地表示物理量之间的依赖关系(2)力学中的图象除了v-t图象和x-t图象外,还有F-t图象、F-x图象、a-t图象等,具体应用时,理解图象的意义,熟练地运用图象分析表达物理规律十分重要。(2014·山东烟台一模)如图甲所示,一小物块放在升降机的底板上,随升降机一起由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每次运动距离均相同。物块对升降机底板的压力为F,升降机的末速度大小为v,F-v2图象如图乙所示,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的质量为agB.b=2aC.每次运动高度为b-a2gD.当v2=c时,木块一定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解析]设升降机加速上升的加速度为a1,由v2=2a1h可知,a1=v22h;对小物体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升降机底板的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v22h,所以F=m2hv2+mg,所以向上倾斜的图线为物体上升阶段,结合图象,开始上升时,F=mg=a,则物块的质量m=ag;同理可得向下运动时,mg-F=mv22h,F=-m2hv2+mg,则向下倾斜的直线为物体下降阶段。由题图可知,c点时升降机底板的支持力为零,则物体只受重力,此时加速度为g;则b点的加速度也为g;[答案]AB故F=b=2mg,故b=2a;故B正确;因a、b均为升降机底板的支持力;而g为加速度,故b-a2g应为质量,不可能为高度,故C错误;c时对应两点,一为(c,0),二为(c,b),(c,0)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而(c,b)时为超重状态;故D错误。3.“程序法”分析动力学问题(1)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对题目给出的物体运动过程(或不同的状态)进行分析(包括列式计算)的解题方法可称为程序法。(2)程序法解题的基本思路是①划分出题目中有多少个不同的过程或多少个不同状态②对各个过程或状态进行具体分析,得出正确的结果③前一个过程的结束是后一个过程的开始,两个过程的交接点是问题的关键。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B=2kg的木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右端上表面紧靠一固定斜面轨道的底端(斜面底端与木板B右端的上表面之间有一段小圆弧平滑连接),轨道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一质量也为mA=2kg的物块A由斜面轨道上距轨道底端x0=8m处静止释放,物块A刚好没有从木板B的左端滑出。已知物块A与斜面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5,与木板B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sinθ=0.6,cosθ=0.8,g取10m/s2,物块A可看作质点。请问:(1)物块A刚滑上木板B时的速度为多大?(2)物块A从刚滑上木板B到相对木板B静止共经历了多长时间?木板B有多长?[解析](1)物块A从斜面滑下的加速度为a1,则mAgsinθ-μ1mAgcosθ=mAa1解得a1=4m/s2物块A滑到木板B上的速度为v1=2a1x0=2×4×8m/s=8m/s。(2)物块A在木板B上滑动时,它们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大小相等,质量也相等,故它们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数值为a2=μ2mAgmA=μ2g=2m/s2设木板B的长度为L,二者最终的共同速度为v2,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木板B滑行的距离为x利用位移关系得v1t2-12a2t22-12a2t22=L对物块A有v2=v1-a2t2v22-v21=-2a2(x+L)对木板B有v22=2a2x联立解得相对滑行的时间和木板B的长度分别为:t2=2s,L=8m[答案](1)8m/s(2)2s8m
本文标题:高三复习课---章末整合3《牛顿运动定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190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