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老年骨关节病的中医药治疗与保健骨关节炎可从20岁开始发病,但大多数无症状,一般不易发现。骨关节炎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见。世界卫生组织统计,50岁以上的人中,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为50%,55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为80%,国外的调查指出,有明显的骨关节炎X线证据者,在45—64岁年龄组中,男性占25%,女性占30%.;而在65岁或以上的年龄组中,男性上升为58%,女性上升为65%。通过临床调查也证实,骨关节炎的发生率在59—69岁之间占29%,而在75岁或以上约占70%。如借用上述国外调查提出的骨关节炎的发病率粗估,我国仅在老年中的骨关节炎患者就可达5千万左右。因此,骨关节炎又被称为“下半生疾病”。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骨关节炎与心血管疾病及癌症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骨关节疾病是很难缠的病,得上后关节肿、痛、积液、僵直、增生、骨刺、活动艰难,甚至就此残废!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不死的癌症”!最令人头疼的是:久治不愈,极易反复。一、定义骨关节病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骨性关节炎,也叫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等,它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今天我们主要讲一下老年骨关节病中医的中医辩证和保健方法二、病因按发病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由于肝肾亏虚,《黄帝内经》上言: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外因是风、寒、湿邪侵袭人体致病。《黄帝内经·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致,合而为痹。病因内因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筋,肾主骨,中年以后肝肾亏损,肝虚则血不养筋,筋不能维持骨节之张弛,关节失滑利,肾虚而髓减,,致使筋骨均失所养致发本病外因久居潮湿之地、严重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当风、水中作业等,使外邪注于肌腠经络,滞留于关节筋骨,致使气血痹阻而发本病三、症状表现主要症状是关节的疼痛,早期为钝性,以后逐渐加重,可出现典型的休息痛和晨僵,即关节处于一定位置过久,或在清晨起床时,感到关节疼痛和僵硬,稍活动后疼痛减轻;活动过多关节摩擦又产生疼痛,可见患病关节肿胀,肌肉萎缩,关节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时可有软骨摩擦音,有不同程度的关节活动受限和其周围的肌肉痉挛。四、疼痛原因中医理论认为此症发生的原因是风寒湿侵袭痹阻关节,阻滞气血,气血运行不通则痛,或是肝肾亏虚使气血不能荣养关节,不荣则痛。用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我们正常的关节软骨上是没有血管和神经的,所以正常的关节运动时是不会有疼痛的感觉的,但是当关节软骨破坏之后软骨下血管和神经外露,这个时候关节再运动就会产生摩擦从而产生疼痛的感觉。五、X线检查: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有硬化和囊腔形成。到晚期关节面凹凸不平,骨端变形,边缘骨质增生,关节内可有游离体。典型片六、中医分型与治疗根据病因可以分为肝肾亏虚和风寒湿痹阻肝肾亏虚又可分为肾阳虚和肝肾阴虚两类:(1)肾阳虚症状:面色无华,精神疲倦,气短少力,腰膝酸软,手足不温,小便频多,舌淡苔薄,脉沉细而弱。治则:温补肾阳常用药:肾气丸加减组成: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等。(2)肝肾阴虚症状: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泛红,五心烦热,耳鸣耳聋,小便短赤,舌红苔少,脉细弱而数。治则:滋补肝肾常用药:左归丸组成: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菟丝子等。2.风寒湿痹阻此型又可分为行痹、痛痹、着痹。(1)行痹(风邪)症状: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治则:祛风通络,散寒除湿常用药:防风汤加减组成:防风、麻黄、桂枝、葛根、当归、茯苓、生姜、大枣、甘草等。(2)痛痹(寒邪)症状:肢体关节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有寒冷感。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治则:散寒通络,祛风除湿常用药:乌头汤加减。组成:制川乌、麻黄、芍药、甘草、黄芪、细辛、干姜等。(3)着痹(湿邪)症状: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治则:除湿通络,祛风散寒常用药:薏苡仁汤加减。组成:薏苡仁、苍术、羌活、独活、防风、桂枝、制川乌、当归、川芎等。以上是内治法,我们中医特色门诊针对本病还总结了一些疗良好的外治法。七、中医外治法(1)中药熏洗将诸药置于盆中,加水1500~2000ml煎沸20~30分钟,将患肢放在盆口上方高于药液30cm左右,并在膝关节处盖上毛巾,熏蒸10~15分钟(注意防止烫伤),待药液温度在60℃左右时,边洗边按摩膝关节,并做主动伸屈关节的运动至药液变凉。每日早、晚各熏洗一次,每日一剂,5剂为一个疗程,可熏洗2~3个疗程。关节熏洗经验方川牛膝30克、独活20克、威灵仙2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海桐皮30克、海风藤30克、青风藤30克、艾叶15克、三棱20克、莪术20克、透骨草30克、土茯苓30克、舒筋草30克。作用原理及优势中药熏洗疗法可使药物蒸汽中的有效成分以离子状态渗入皮肤,其温热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中药成分的吸收。从而达到活血通络止痛、祛风除湿散寒改善患病关节功能的作用。现代医学文献认为此法可改善患病关节周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促进骨内微循环,改善关节活动。(2)隔姜灸结合手法治疗此法主要用于膝关节,操作方法:取适当体位在患膝关节周围用滚法3分钟左右,指揉患侧内、外膝眼,阿是穴,每穴1分钟,再做膝关节被动类手法,拔伸牵引被动屈曲3次,手法操作后在患侧选内、外膝眼,阿是穴进行隔姜灸,每次20分钟,每周2次,3周为一疗程。作用原理及优势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隔姜灸结合手法可温通经脉,增强局部血循环,改善骨内微循环促进局部炎性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3)经验方方一:川芎、灵仙各30克醋调外敷包扎2天。方二:蔓荆子、白芷、羌活、独活、透骨草、川断、防风、乳香、大青盐、刘寄奴等各60克,没药、甘草各90克,将药装入布袋,上笼蒸一小时,痛处局部外敷,一付药用四次。太热时用毛巾包住。八、预防调理1饮食调理:合理膳食,可食用富含钙质的食品,如乳类制品、豆类、虾皮、海带、紫菜等。2.合理的运动,避免过度负重,不做剧烈的运动。3.适当晒太阳,注意关节的保暖。4.避免外伤。5.肥胖是关节炎发生的一个不被大众所熟知的诱因。由于肥胖会加重关节面的负担,改变人体姿势、步态及运动模式。适当的健康减肥可以缓解关节炎引发的疼痛和肢体障碍等症状,还对治疗关节炎有着积极的作用。推荐食疗方1、枸杞10g、山药30Gg、粳米60g。将上两味淘洗干净,熬煮成粥。早晚温热食用。有滋补肝肾、补肾益气的作用。运用于肾阴虚的患者。2、当归30g、生姜50g、羊肉250g。炖汤食用。有补血温经散寒的作用。适用于血虚感受寒湿之人。三七丹参粥:3、将三七10g,、丹参15、鸡血藤30g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取浓汁,再把粳米300g淘洗后放入药汁中熬粥食用。自我功能锻炼、保卫膝关节自我功能锻炼要始终贯穿于治疗、康复、预防复发的全过程。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膝关节保健操伸膝活动患者坐于床边或椅子上,将双足平放于地板上,尽量伸直一侧膝关节,并保持伸直位到有酸胀感,再慢慢屈曲膝关节,两腿交替进行,反复5~10次。屈膝活动患者俯卧位,双下肢平放于床上,将一侧膝关节屈曲尽力靠向臀部,并保持屈曲位到有酸胀感,再慢慢伸直膝关节,两腿交替进行,反复5~10次。腘绳肌锻炼患者仰卧,双下肢平放,将一侧膝关节屈曲尽量贴向胸部,并用手固定大腿,然后逐渐伸直膝关节,当有酸胀感时屈曲膝关节,再慢慢放平。两腿交替进行,反复5~10次。股四头肌锻炼患者俯卧,双下肢平放,屈曲一侧膝关节并用毛巾环绕同侧踝部,逐渐向臀部尽力牵拉小腿,持续1~2分钟,两腿交替进行,反复5~10次。膝关节保健操可早晨起床和晚睡前各做一次。每次10—15分钟。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骨关节病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210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