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面临四方面困难问题,亟待关注。一是知识产权保护存在“分散立法”。经过调研发现,当前专利权保护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著作权保护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商标权保护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各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存在“分散立法”的现象,执法程序也不统一。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一些新兴产业或新科技领域中的新问题会出现,但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难以及时作出相应调整,整体体系还不够体系化,亟待完善。二是专利审批时间过长。经过调研发现,当前申请发明专利从提请申请到授权时限至少需要2年时间,实用新型等专利申请也需要7-8个月的时间。对企业来说,专利是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硬指标”,也是获得银行贷款、政府补贴的重要评价因素之一,专利申请的审批时限,对企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企业申请专利大多依靠中介机构来完成,当前对这类中介结构的约束机制仍不完善,导致申报费用缺乏标准,一定程度增加了企业申报专利的成本。三是商标审查过程较繁琐,驳回率较高。经过调研发现,由于全国商标注册申请总量高,而汉字常用字较少,导致文字注册很难成功,并且驳回后复审程序繁琐,花费比重新注册高得多,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进行再次注册的积极性。四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进难。经过调研发现,知识产权的价值需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在某一特定领域范围内得到体现,使知识产权的价值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评估难,变现同样难。如企业专利质押贷款逾期,被抵押的专利权能否变现出之前评估的价值,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一旦出现坏账,银行难于像处理有形资产抵押贷款一样,通过拍卖、租赁等方式收回资金。虽然国家正在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政策也在完善。但是现在,大部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知识产权资产价值存在顾虑,认为存在一定风险隐患,非常谨慎,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业务积极性不足。针对以上问题,基层建议:一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逐步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二是在提高专利审批要求的同时,完善专利审批机制,提高专利审批效率,加强对专利申报中介机构监管,优化环境;三是完善商标审查机制,推动商标审查服务机构入驻地方,提高商标注册便利化;建议在做出驳回发文决定前,进行多重审查。四是出台风险保障政策,提升银行等机构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积极性;加快建立健全无形资产登记、评估管理体系,为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提供配套的环境。
本文标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226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