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票经典资料 >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模板.pptx
2019-10-111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2019-10-112第一、为什么要建立内控体系第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的含义第三、如何建设内控体系第四、内控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3一、建设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4二、适应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2011年3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提出: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总体设计、稳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5三、适应财政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6四、国务院治理“小金库”和打击“假发票”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7五、我国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设的要求内部牵制——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8六、提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要求BACK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9一、什么是单位内部控制二、内控范围三、内控目标四、制定单位内控规范的依据五、制定内控规范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BACK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10一、什么是单位内部控制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11(一)制衡性相互制衡是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核心理念。所谓制衡,就是在单位的岗位设置、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设计。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12(二)流程化内部控制是将所有的业务活动按流程进行风险分析,并按风险点制定管控措施。将分散的管理制度有机地连接起来,就象生产线一样。BACK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13二、内控范围单位层面控制业务层面控制: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合同BACK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14三、内控目标(一)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最基本目标)(二)合理保证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重要目标)(三)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重要目标)(四)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重要目标)(五)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最高目标)BACK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15四、制定单位内控规范的依据(一)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16第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二)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三)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四)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17(二)预算法1、单位预算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2、对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的过程进行了规定,预算编制后要经过国家立法机构审查批准后方能公布并组织实施,预算的执行过程也受法律的严格制约,非经法定程序,任何人无权改变预算规定的各项收支指标,这就使各单位的财务行为通过预算的法制化管理被置于监督之下。BACK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18五、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一是单位内控规范与企业内控规范的关系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19二是单位内控规范与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的关系三是单位内控规范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关系BACK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20一、如何开展内控体系建设工作二、建立和实施单位内控的原则三、单位负责人在单位内控中的职责四、经济活动风险评估五、单位内控的方法BACK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21一、如何开展内控体系建设工作(七个步骤)具体工作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22(一)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23(二)明确业务环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24(三)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25(四)确定风险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26(五)选择风险应对策略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27(六)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28(七)督促相关工作人员认真执行BACK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29二、建立和实施单位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二)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30(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31(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BACK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32三、单位负责人在单位内部控制中的职责(一)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五十条规定:“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33(二)单位负责人在内部控制中应当发挥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34(三)其他工作人员在内部控制中应当发挥的作用BACK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35四、经济活动风险评估(一)什么是风险(二)什么是风险评估(三)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四)风险评估程序(五)风险评估的范围BACK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36(一)什么是风险风险通常是指潜在事项的发生对目标实现产生的影响。BACK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37(二)什么是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量化测评风险发生的可能程度及其造成的后果。BACK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38(三)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应当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并且由单位领导亲自担任组长具体由各单位根据实际自行确定,既可以由单位负责人担任组长,也可以由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担任组长。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39(1)人员构成①单位领导担任组长,负责全面统筹、协调各业务部门积极配合风险评估工作;②由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牵头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副组长;③由财会、资产管理、采购、基本建设、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或岗位抽调关键工作人员或技术专家作为工作小组的成员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40(2)机构设置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可以是跨部门的,也可以设置在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者牵头部门内。工作小组下还可以根据经济活动类型设置若干个风险测评小组,仔细梳理每一类经济活动的流程,按流程排查风险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41(3)评估周期经济活动风险评估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第一次风险评估应当尽可能全面、细化,特别是业务层面的风险评估完成后,最好形成业务流程图,确定关键风险点,剖析风险存在原因及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后续的可以定期进行,主要侧重于经济活动变化部分。但如果外部环境、经济活动或管理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则应当及时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重新评估。单位还可以对某些高风险经济活动开展不定期评估。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42(4)评估结果的应用评估工作完成后,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应当做好汇总、整理和分析工作,必须形成书面报告,及时提交单位领导班子,作为完善内部控制的依据。BACK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43(四)风险评估程序1、目标设定由于各项经济活动各有特点,所以各项经济活动的控制目标也有所侧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442、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对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梳理、汇总,形成风险点清单。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453、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之上,运用定量和定性方法进一步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单位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以便为制定风险应对策略、选择应对措施提供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464、风险应对是指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之上,针对单位所存在的风险,提出各种风险解决方案,经过分析论证与评价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并予以实施的过程。BACK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47(五)风险评估的范围1、单位层面风险评估应当重点关注的方面(1)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情况是否确定了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牵头部门;是否建立了各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沟通协调机制和联动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48(2)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情况。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是否实现有效分离;权责是否对等;是否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内部监督等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49(3)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4)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情况。是否建立工作人员的培训、评价、轮岗等机制;工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50(5)财务信息的编报情况。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账务处理;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6)其他情况。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512、业务层面风险评估应当重点关注的方面(1)预算管理情况(2)收支管理情况(3)政府采购管理情况(4)资产管理情况(5)建设项目管理情况(6)合同管理情况(7)其他情况BACK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52五、单位内控的方法(一)什么是单位内控的控制方法就是内部控制的机制,是指为将经济活动风险控制在可承诺的范围之内,根据内部控制的原理,并结合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风险点选择的措施和程序。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53第1种方法: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54第2种方法:内部授权审批控制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三重一大: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55第3种方法:归口管理归口管理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按照管控事项性质和管理要求、结合单位职责、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和内部授权审批控制的前提下,明确单位内部各个业务的归口管理责任单位的控制方法。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56第4种方法:预算控制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起点和依据,是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行政事业单位所有业务最终都要通过预算管理衔接起来,从而实现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内控2019-10-1157第5种方法:财
本文标题: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模板.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22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