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15-《最苦与最乐》ppt课件
•我经常听同学们抱怨:上学真苦啊!难道不上学就不苦吗?又有多少人因为上不了学而痛苦。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曾沐浴幸福和快乐,也会历经坎坷和挫折。快乐和痛苦本来就是双胞胎。上帝是公平的,快乐与痛苦是相依相存的。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认识也有不同。那么究竟什么事情最痛苦、什么事情最快乐呢?导语•4.背景链接•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统治腐败,人民过着痛苦不堪的生活。一个有良知的致力于中国改革的维新运动领袖,希望唤起更多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责任感。那么,这个人是谁呢?进入课文学习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历史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学者。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11.最苦与最乐梁启超解释词语:失意:如释重负:莫若:达观:注音:契约()揽()悲天悯人()qìlǎnmǐn不得志。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不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字词检测哀叹时事的艰危,同情人民的疾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悲天悯人:契约: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字词检测•回顾文体知识•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本课学习重点之一)、•论据、•论证。•理解文章内容,还需掌握论题。•(有待于证明的命题)•1.这篇文章的论题是什么?•【交流点拨】最苦与最乐。•听录音,仔细思考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全文可分成几个部分?一(1-3)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二(4)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三(5、6)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1、人生什么事最苦?(用原文回答)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2、为什么说贫困不是人生最大的苦痛?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论点一: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朗读感受)第1自然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设问,排比。作者用设问、排比的修辞手法,提出贫、失意、老、死这些人们关注的事不是人生最苦的,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原文: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先否定其他的答案?因为贫困老死当作人生最大的痛苦这是许多人的想法和说法,否定这些答案,读者就要寻找新的答案。这时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就不显得突兀,而是一种水到渠成之妙。(默读第2、3段)思考:作者列举的责任的范围有哪些呢?•家庭社会•国家自己负责任你对“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的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痛苦往坟墓里去。”一句如何理解的?说明作者把“负责任”当成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它像千斤重担在肩头,使自己痛苦,使自己良心过不去。表现了作者对人、对国家极度的责任感。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小结)第1自然段与第2、3自然段是什么关系?第一自然段是主论,提出作者的观点: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二、三自然段是辅论,进一步指出负责任的种种情况和由此产生的痛苦状态。回顾写作背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统治腐败,人民过着痛苦不堪的生活。一个有良知的致力于中国改革的维新运动领袖,希望唤起更多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责任感。拓展:•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下,作者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但对于在座的各位同学来说,现在的日子幸福安逸,目前做好学习这一件事就好了,你还觉得苦吗?你会怎么做?仔细思考,下次课请同学再谈谈!积累•苦中作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本文标题:15-《最苦与最乐》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232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