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章昆虫的分类昆虫分类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对不同种或类群进行区别,是农业昆虫防治的基础。分类系统就是在找出亲缘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系谱。昆虫分类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从形态、生物学、生理、生态等方面加以研究。第一节昆虫分类的意义昆虫分类学(insecttaxonomy)是研究昆虫的命名(nomenclature)、鉴定(identification)、描述(description)及其系统发育(phylogeny)和进化(evolution)的科学。昆虫分类系统运用比较分析找出特异性和概括归纳找出共同性,反映其进化历史过程。第二节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昆虫是动物界(Anima),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昆虫纲(Insecta)。纲以下的分类和其它动物一样采用一系列的阶元,首先以血缘的亲疏分为若干目(Order),目以下又分科(Family),科下又分属(Genus),属下又分种(Species),而以种为分类的基本阶元。不同物种有生殖隔离。种由居群所组成,种是基本单元,又是繁殖单元。为了更详尽地起见,还有在纲、目、科、属下设“亚”(sub)级的,如亚纲(Subclass)、亚目(Suborder)、亚科(Subfamily)、亚属(Subgenus)。也有在目、科上加“总”(Super)级的,如总目(Superorder)、总科(Superfamily)。亚科和属之间还可以加族(Tribe)级。必要时种以下还可以增加亚种(Subspecies),和变型(forma)、生态型(Phase)等。现以飞蝗为例,示其分类地位与系统排列如下:纲:昆虫纲Insecta亚纲:有翅亚纲Pterygota总目:直翅总目Orthopteroides目:直翅目Orthoptera亚目:蝗亚目Caelifera总科:蝗总科Acridoidea科:斑翅蝗科Oedipodidae亚科:飞蝗亚科Locustinae属:飞蝗属Locusta种:飞蝗LocustamigratoriaL.亚种: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东亚飞蝗种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近似类群有质的差别,并在生殖上相互隔离着,它是生物进化过程中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科名以模式的属名加语尾-idae而成;亚科加语尾-inae;族名加语尾-ini;总科名的语尾为-oidea;亚目名和目名的语尾也有用-odea的,由于昆虫多数有翅,目名多用-ptera(翅)结尾。属以上各阶元的名称第一个字母一律大写。双名法是指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构成一个物种的学名(scientificname).学名必须是一个分类阶元的拉丁或拉丁化的名称。由属名和种名组合构成一个双名时,才能代表一种动物的名称。名称之后为命名人的姓氏。同一属的种类并提时,在后面的种类的属名可以缩写;亚种命名时,要在种名后加第三个拉丁文,又称三名制。异物同名:不同分类阶元用完全相同的名称来表示,这样的名称为异物同名。这也包括词干相同。第一名称为首同名,以后的名称为次同名。首同名是有效名称。同物异名:一个分类单元用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称称为同物异名。第一个名称为首异名。首异名是有效名。第一次发表新种时所根据的标本,称为模式标本(type)。原始发表时所用的单一的标本称为正模(holotype),同时所用的另一个异性的标本叫配模(allotype),同时所参考的其余同种标本叫做副模(paratype)。两项式这是目前最通用的形式。优点是每对性状互相靠近,便于比较,循着号码检索,非常便利,篇幅也节省,主要缺点是各单元的关系有时不明显。格式是:1无翅……………………………………………无翅目有翅…………………………………………………22口器刺吸式……………………………………半翅目口器咀嚼式…………………………………………33翅一对…………………………………………双翅目翅两对………………………………………………44前翅角质………………………………………鞘翅目前翅膜质……………………………………………55翅不被鳞片…………………………………………6翅被鳞片………………………………………鳞翅目6雌腹部末端有蜇刺……………………………膜翅目雌腹部末端无蜇刺……………………………脉翅目狭义昆虫纲(s.str)和广义(s.lat)。昆虫纲的分目,全世界无一致的意见。最早林奈将昆虫分为6目,现代一般将昆虫分为28-33目。本书采用分为2亚目5类33目的系统。第三节昆虫纲的分目一、无翅亚纲(Apterygota)原始无翅(一)增节变态类胚后发育腹部由9节增到12节1、原尾目(Protura)(二)表变态类幼期成虫体型无明显变化2、弹尾目(Collembola)3、双尾目(Diplura)4、缨尾目(Thysanura)二、有翅亚纲(Pterygota)有翅2对,有的翅退化或无翅,口器外露。(三)原变态类有亚成虫期5、蜉蝣目(Ephemerida)(四)不全变态类无蛹期,翅芽在体外发育6、蜻蜓目(Odonata)7、襀翅目(Plecoptera)8、纺足目(Embioptera)9、螳螂目(Mantodea)10、蜚蠊目(Blattaria)11、等翅目(Isoptera)12、直翅目(Orthoptera)13、竹节虫目(Phasmida)14、革翅目(Dermaptera)15、蛩蠊目(Crylloblattodea)16、缺翅目(Zoraptera)17、啮虫目(Corrodentia)18、食毛目(Mallophaga)19、虱目(Anoplura)20、缨翅目(Thysanoptera)21、同翅目(Homoptera)22、半翅目(Hemiptera)(五)全变态类有蛹期,翅芽在体内发育23、鞘翅目(Coleoptera)24、捻翅目(Strepsiptera)25、广翅目(Megaloptera)26、蛇蛉目(Raphidiodea)27、脉翅目(Neuroptera)28、长翅目(Mecoptera)29、蚤目(Siphonaptera)30、双翅目(Diptera)31、毛翅目(Trichoptera)32、鳞翅目(Lepidoptera)33、膜翅目(Hymenoptera)第四节农业昆虫及螨类重要目、科概说昆虫分目的主要依据昆虫纲主要根据翅的有无、翅的质地、变态的类型、口器的类型,分为许多目。不同的学者分目情况不同,20世纪时我国学者一般分为33个目。昆虫纲分目的主要依据:翅的有无,翅的质地,如膜质、革质,原始无翅或是后生无翅;变态的类型;口器的类型。一、直翅目(ORTHOPTERA)直翅目是一类比较常见的昆虫,其中包括螽斯、蟋蟀、蝗虫和蝼蛄等。有一些种类是农业和林业的重要害虫。直翅目Orthoptera*蝗虫,螽斯,蝼蛄,蟋蟀(一)形态特征:体小至大型。头:下口式,单眼2—3个;典型咀嚼式口器;触角线状。胸:前胸背板发达,多数呈马鞍型;前翅革质,后翅膜质,作扇状折叠,脉都是直的;后足跳跃足或前足为开掘足。腹:都有尾须,有长有短,长的如螽斯、蟋蟀;短的如蝗虫。其他:雌虫多数有发达的产卵器,雄虫会发音。有足听器或腹听器。蝗虫,在第一腹节两侧腹听器;螽斯,前足跗节上足听器。螽斯(二)、生物学特性卵生,形状多样。产卵方式隐蔽。渐进变态,幼虫的形态、生活环境和取食食性都和成虫相似。一般五龄。触角的节数和翅的发育程度,作为鉴定若虫龄期的依据。一般生活在地面,能跳跃,飞翔力不强。一般以卵越冬。直翅目昆虫中有普遍的性二型性。多数种类在白天活动,特别是蝗科的种类。直翅目多数是植食性的多食性种类,其中有很多是农业上的重要害虫。(三)、亚目的区分和主要科的特征直翅目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已记载的在12000种以上,很多是农业上的重要害虫。本目分为3亚目6总科。1、蝼蛄亚目(Gryllotalpoidea)蝼蛄科(Gryllotalpoidae)体中型。具短绒毛。触角短。前足粗壮,开掘式,胫节有4齿,跗节基部有2齿,适于挖掘土壤和切碎植物的根部。后翅长,伸出腹末如尾状。尾须长。产卵器不发达。以土栖为主。1-3年完成1代。以成虫或若虫在土壤深处越冬。蝼蛄是多食性地下害虫,喜欢栖息在温暖潮湿、腐植质多的壤土或沙壤土内。北方以华北蝼蛄为主,南方以非洲蝼蛄为主。蝼蛄图片2、蝗亚目(Locustidea)蝗科(Locustidae)体粗壮,触角短,不长过身体,一般丝状。听器位于腹部基部两侧,少数缺。后翅常有鲜艳的颜色。跗节3节。产卵器粗短,凿状。典型的植食性昆虫,食量大。多数为1年1代。卵通常聚产在土壤中。幼虫5龄期。在蝗科中,有些种类有群居型与散居型两种生活型,其形态区别相当明显。北方主要为害种类有东亚飞蝗、蚱蜢、中华稻蝗等。蝗科图片3、螽斯亚目(Tettigonioidae)螽斯科(Tettigonioidae)触角比身体长,端部尖细;产卵器扁而阔。刀状。附节4节。尾须短,不分节。雄性能发音,发音器在前翅基部。翅通常发达。多数种类为绿色,一般植食性。卵扁平,产在植物组织内。一些为害农作物的种类,如露螽、络纬螽、懒螽。螽斯图片蟋蟀科(Grylloidae)身体强壮,色暗。头下口式。触角比身体长,端部尖细。产卵器细长,剑状。跗节3节。尾须细长,具细毛。雄虫发音器在前翅近基部。听器在前足胫节上。本科种类多1年1代,以卵越冬。成虫在夏秋间盛发,有不少为害农作物的种类。北方的有害种重要的有油葫芦、姬蟋蟀等种类。蟋蟀图片二、等翅目Isopeta*:通称白蚁或螱小至中型,白色柔软。头:头大,咀嚼式口器,上颚发达;复眼小;触角念珠状。胸:有翅:有长翅、短翅,前后翅的大小及脉都很相似,不用时平放在腹部上;无翅型:翅基有“肩缝”。(一)形态特征:腹部:生殖的蚁后腹部特别膨大。10节,尾须短,1—8节。有翅生殖蚁1有翅生殖蚁2蚁后1蚁后2白蚁蚁冢1白蚁蚁冢2白蚁危害兵蚁(二)生物学特性:白蚁是多态性的社会性昆虫。生殖蚁:蚁后和蚁王;成熟蚁后每天产卵多达数千粒,蚁后一生产卵可超过数百万粒。非生殖蚁:工蚁与兵蚁(雌和雄)。补充生殖蚁。地栖性白蚁和木栖性白蚁。白蚁的活动对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如为害各种建筑物、交通设施、电讯设备、江河堤围、水库土坝、农林作物、书箱、动植物制品、化纤织品、人造革等。由于其为害的广泛性和隐蔽性,常造成很严重的损失。(三)主要科的特征分为6个科。主要有2个科1、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ae),头部有囟,前胸背板较头狭窄。有翅成虫一般有单眼;前翅鳞远大于后翅鳞。2、白蚁科(Termitidae),有囟。前胸背板狭于头。前翅鳞略大于后翅鳞。多为地栖性。三、缨翅目(THYSANOPTERA)缨翅目昆虫,通称蓟马,是一些很微小的种类。成虫体长有1-2mm,很容易被人所忽视,甚至在作物严重受到为害造成大片死亡的时候,还不被发现。(一)、形态特征虫体细长,略扁,黑色、褐色或黄色。口略带后口式。口器圆锥形,为变形的咀嚼式,主要是锉破植物的表皮而吮吸其汁液。有复眼和3个单眼。触角6-9节,线状,翅狭长,边缘有很多长而整齐缨状缘毛,缨翅目由此得来。雌性腹部末节圆锥形,腹面有锯状产卵器。葱的受害状蓟马图片(二)、生物学特性卵很小。一般单个或成堆地产在植物的表面或缝隙中或树皮下。过渐变态,若虫的触角节数较成虫的少。通常1年5-7代,孤雌生殖现象很普遍。一般在干旱的季节繁殖特别快而形成灾害。(三)、亚目的区分和主要科的特征缨翅目全世界已记载的约有5000种,中国的种类不下100种,可分为2亚目18科。全世界记载有6000多种,中国记载300多种,分为二亚目,重要的有3科。1、钳尾亚目雌虫有锯状产卵器。纹蓟马科:触角9节,前翅较宽,有横脉。蓟马科:前翅狭而尖,产卵器端部向下弯曲。2、管尾亚目雌虫无锯状产卵器,腹部末端两性均呈管状管蓟马科:触
本文标题:第四章-昆虫的分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253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