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高二地理世界区域地理-南亚和中亚人教版知识精讲
亿库教育网高二地理世界区域地理-南亚和中亚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世界区域地理——南亚和中亚(一)目标要求:1.识记要求:(1)掌握本区域的自然和经济地理特点(2)着重分析印度的国家地理概况2.能力要求:南亚季风的成因分析,印度农业与自然的关系,中亚干旱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二)知识结构:二.具体内容亿库教育网(一)南亚1.概述(1)悠久的历史①位置范围: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大部分位于10°N~30°N;65°E~95°E之间。②国家内陆国:尼泊尔、锡金、不丹(均与中国相邻)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巴与我国相邻)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③宗教和居民: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斯里兰卡以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居民为白色人种(2)自然条件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河流:印度河(主要在巴基斯坦):源出西藏,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恒河:大部分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形成恒河三角洲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气候:热带季风:全年高温,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西南季风容易引起水旱灾害,孟加拉国受影响最大。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世界降水最多热带沙漠:西北部降水稀水,加上原始森林遭破坏形成亿库教育网南亚地区因北面有高山屏障,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西南季风进退的早晚与洪涝灾害。印度洋季风环流:冬逆夏顺2.印度(1)位于南亚次大陆、世界文明古国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次于中国,本世纪中叶可能超过中国(2)农业①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②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三大地形区),利于多种作物种植,水旱灾害频繁。旱季:受亚洲高压南侧东北季风影响——温暖干燥雨季:受来自南印度洋东南信风北越向右偏转为西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南部:防旱储水池大规模灌溉系统—北部印度河、恒河流域水利措施水利建设旱灾—早势力弱,来得晚、退得水灾—晚势力强,来得早、退得异常年份农业丰收正常年份:风调雨顺,影响西南季风对农业生产的③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粮食在正常年份基本达到自给)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小麦、甘蔗: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印度河流域——孟买(棉纺织)黄麻:东北部恒河三角洲(降水多),世界首位——加尔各答(麻纺织工业)茶叶: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低山丘陵——红茶出口第一。(3)发展中的工业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印度东北部钢铁、机械工业中心。煤炭、铁矿(出口);德干高原——单一矿石出口。工业:独立前:只有采矿业和纺织业独立后: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工业体系。核能、航天初具规模,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以东北部的加尔各答和西部孟买为中心的传统工业,南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是新兴工业区(计算机软件)城市:亿库教育网新德里:首都,位于印度西北部(东南有著名佛教建筑泰姬陵)——全国铁路交通中心加尔各答:位于恒河口,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第二大港),是印度人口最多城市——黄麻产地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德干高原(古老、西高东低)西北部盛产棉花(二)中亚(伊斯兰、多民族)1.自然环境:大至35°N~55°N;50°E~80°E之间。重要的陆上交通要道(古“丝绸之路”、今“第二亚欧大陆桥”)。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在阿拉山口与我国北疆铁路相接。深居内陆,温带大陆气候:冬冷夏热(日、年较差大),降水稀少,温带荒漠、草原景观高原、平原为主,东部地势高多内流河、湖:咸海、里海2.自然资源:煤、铁、石油、有色冶金采矿、冶金、纺织3.哈萨克斯坦:自然环境:北部、西部为平原——图兰,东部为哈萨克丘陵温带大陆性气候乌拉尔河、阿姆河、锡尔河(内流河)、额尔齐斯河自然资源:世界最大内陆国,牧场面积广大,铜、铅、锌等有色金属及煤、铁、石油等工、农业:盛产小麦、棉花(世界三大中纬产棉区——美国、中国、乌兹别克斯坦),畜牧业以牧羊业为主冶金、煤炭、石油等工业城市:阿斯塔纳(首都)、阿拉木图【典型例题】1.南亚热带季风:一年分三季:4—5月为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气温很高,降水稀少。)6—9月为雨季(盛行西南季风,降水丰沛,常出现洪涝灾害。)10—次年3月为凉季(盛行东北季风,天气温暖干燥。)亿库教育网由于热季和凉季同属干季,因此,一年也可分为干季(10—5月)和雨季(6—9月)两季。2.咸海不断缩小的原因:人们大量引用阿姆河、锡尔河的河水灌溉土地,种植棉花。棉花产量成倍增长,流入咸海的水量却日趋减少。加上气候干旱,蒸发强烈,水面逐渐缩小,水中盐度越来越高。已丧失了调节气候的功能。[例1]读图,完成(1)从印度农作物分布图中可以看出,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的,小麦主要分布在。(2)棉花集中分布在,黄麻主要分布在。(3)印度的茶园主要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的。(4)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5)该国农业从发展阶段看应属,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现代化成本较低,劳动生产率不高;该国主要的经济作物是和,其半岛西侧的海港城市以工业著称。答案:(1)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沿海地区恒河平原(2)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三角洲(3)低山坡(4)耕地面积广,气候湿热,劳动力充足,政府推广先进的耕作方法和良种(5)传统农业黄麻棉花棉纺织[例2]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亿库教育网(1)Rl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5)大量引Rl、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答案:(1)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气温(温度)(2)风(风力)(3)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使地表疏松,)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4)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5)(L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6)“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南亚次大陆的叙述,正确的是()A.指南亚地区B.指印度半岛及其附近的岛屿C.指南亚的大陆部分D.指赤道以北的南亚地区2.南亚地形自北向南依次为()A.山地、高原、盆地B.山地、平原、高原C.高原、山地、平原D.山地、平原、盆地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A.蒙古B.哈萨克斯坦C.老挝D.乌兹别克斯坦4.关于中亚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内流河、内河湖亿库教育网黑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C.西南部有世界著名的卡拉库姆沙漠D.地势北高南低,东部有广阔的平原5.中亚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A.降水稀少B.高原沙漠广布C.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D.深居亚欧大陆内部6.被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部视为“圣城”的是()A.麦加B.德黑兰C.耶路撒冷D.麦地那7.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A.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B.绝大部分位于温带,雨热同期C.绝大部分位于热带,雨热同期D.降水量稳定,有丰收的保证8.印度东北部成为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原因是()A.纬度的影响B.洋流的影响C.地形的影响D.季风的影响9.在中亚因盛产棉花而被称为“白金之国”的是()A.哈萨克斯坦B.乌兹别克斯坦C.吉尔吉斯斯坦D.土库曼斯坦二.综合题:10.读图回答:(1)这个地区的地形倾斜方向为,判断的依据是。(2)这个地区的气候属于气候,其特征为。夏季盛行风向为风。(3)图中所示的岛屿为岛。(4)图中所示地区属于(区域)。亿库教育网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C2.B3.B4.D5.C6.C7.C8.B9.B二.综合题:10.(1)西高东低河流的流向(河流是由高处往低处流的)(2)热带季风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西南(3)斯里兰卡(4)南亚
本文标题:高二地理世界区域地理-南亚和中亚人教版知识精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259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