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呐喊》(第一讲)解析
呐喊(第三讲)《呐喊》第一讲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周樟寿,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曾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呐喊》介绍《呐喊》主要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补天》),遂成现在的14部。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该小说集出版后在社会上得到很大回响。篇目介绍《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整体思想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反映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即“他呐喊几声,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学习建议在阅读小说之前,建议同学们不妨先读一下鲁迅的《〈呐喊〉自序》,这有助于我们了解鲁迅的生活道路、思想历程、进行文学创作的缘由以及对文学功用的独特思考,帮助我们真正进入鲁迅的文学世界,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狂人日记历史地位《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中国第一部日记体小说,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猛烈抨击“吃人”的旧社会制度的小说,“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旧礼教的弊害”。内容介绍全文由13段狂人的日记组成,实际上是精密安排的一篇心理小说。小说塑造了一位狂人,看见什么人都以为是要吃他:他看见邻居交头接耳地议论,就觉得是在密谋害他;医生给他诊脉,他也觉得那人不过是刽子手假扮,是来“揣一揣肥瘠”的,好分他一片肉吃;大哥安慰他,让他静养着,他却怀疑是想养肥他,好多吃些肉;“狂人”还听说邻村狼子村有个“大恶人”,被佃户打死,连心肝也被挖出炒了吃,又联想起小时候大哥讲书时说的“易子而食”、“食肉寝皮”的事,就越发相信了自己的判断。最后他终于鼓足勇气,发出:“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愤怒的呐喊。《狂人日记》的主题《狂人日记》作品内容虽然带有狂人的非逻辑心理特征,但始终围绕着“吃人”,围绕着中国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不断发生的有史可查和无史记载的形形色色的吃人现象,因此文章主题十分明确,主要“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表现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表现出鲜明的启蒙主义的思想特征。狂人的形象作品的主人公虽然是一个患有迫害狂恐惧症的“狂人”,但作者借狂人之口来揭露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因此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象征性的形象。“历史上多少反抗旧传统的、离经叛道的人,曾经被视为疯子,如孙中山,也曾被人叫做“疯子”。从世俗的眼光看去他是疯子;但站在革命的立场看去他是先知先觉。同一个人、同一个思想却在社会上有截然对立的两种看法和评价,这也是变革时代的社会矛盾的反映。《狂人日记》塑造了一个封建礼教叛逆者“狂人”的形象,他有才气和狂气,具有清醒的头脑和科学的态度。他洞察封建礼教的本质号召人们起来推翻人吃人的旧制度。这一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大哥的形象“大哥”这个意象就是家族制度的象征。“大哥”并不是有意的迫害狂人,但是他所遵奉的礼教制度观念却决定了他必须要按照社会传统的意志来消灭狂人的叛逆意识,所以也参与到了吃人的行列中。典型语言及理解“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是礼教虚伪的面具,这就是鲁迅对封建道德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和认识的结果,也是这篇作品最辉煌的成就。典型语言及理解“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并且大声疾呼:“救救孩子……”----《狂人日记》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而且还表现了鲁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狂人日记》的意义,确实远远超出了文学的领域。艺术表现特色《狂人日记》大胆采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这主要是通过狂人这个特殊的艺术形象来实现的。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一方面,从文本叙述的表层来看,狂人的确是一个“迫害狂患者”,作家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准确入微地写出了狂人的精神病态:思维逻辑混乱,心理变态等,甚至可以经得起精神病理学者的检查;艺术表现特色另一方面,作者巧妙地在狂人的疯话中,创造性地运用了象征、隐喻的手法和汉语的多义性,一语双关地寄寓了读者完全能够领略的战斗的深意;巧妙地在狂人的周围环境、氛围、人物关系中融入了极精彩的象征性描画,这就使读者所感受到的狂人,在内在的精神上,成了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先觉者,一个反封建的启蒙斗士。可以说,现实主义方法构成了小说的骨架和血肉,象征主义方法构成了小说的灵魂,二者相互结合缺一不可。叙述特点在叙述视角上,《狂人日记》的“日记本文”部分采用的是白话,叙述者是白话文的第一人称“我”,“序言”部分采用的却是文言,叙述者是文言文的第一人称“余”,这样在文本中就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叙述者(“我”与“余”),形成了两重叙述和两重视角。《狂人日记》中鲁迅明写的是狂人的狂态,实际上笔笔触动的都是读者思考时代、社会、人生真谛的心弦。狂人并不是一般的典型性格,他是象征性的,是整个五四时代先驱者愤激思潮的艺术象征,我们从狂人的日记中,感受到的是充满着批判和追求、深思和战斗的一首气魄宏大、热情奔放的时代思潮交响乐。所以,它一经发表,就在思想界和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新潮》杂志著文称誉“疯子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带着孩子,跟着疯子走,――走向光明去”。白光写作时间及目的《白光》是鲁迅短篇小说,作于1922年,收在小说集《呐喊》中。这篇短篇小说和《孔乙己》一样同是描写科举落榜知识分子悲惨遭遇的作品,深刻揭露了旧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这篇文章有意写得阴森恐怖主要是为了批判当时不合理的考试制度,揭露不中第的读书人的悲惨命运。内容介绍在《白光》中,双鬓已斑白的陈士成一心想升官发财,但连续16回的落第,连秀才都不曾中,粉碎了他的升官梦,于是精神出现异常,听到奇怪的呼声,勾起了他的发财欲望。在幻觉中,银子发着白光,左转右拐地把他从家引到山里。他怔怔忡忡的追逐白光,最后溺死湖中。“白光”的作用在结构上,“白光”作为情节线索构建全篇,白光一直在诱惑着陈士成的思维和行动,直至他出城门,投水而死;白光的象征意义正暗示了文章的主旨,疯人的恍惚感觉中追寻着穷途末路中的一丝“白光”样的希望,升官发财的诱惑像白光一样使追逐者为之疯狂。这就是作者所要抨击的罪恶的科举制度。陈士成的形象陈士成是一个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苦苦挣扎的下层知识分子。陈士成和孔乙己一样,是一个没有运气,考了十六次也没有中试的老童生。不同的是,他出身于没落的豪绅阶级。他的家庭有过它光荣的过去,“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子便是祖基”。在陈士成的心目里,他这样的书香门第的世家子弟,理应平步青云,功名富贵唾手可得,但他竟然会屡试屡败,这岂不是考官不懂文章,有眼无珠!陈士成的形象封建科举制度和没落世家的妄自尊大,在他的生活和精神上造成了一种对功名富贵疯狂追求的欲望。他一心指望“隽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径联捷上去,……绅士们既然千方百计的来攀亲,人们又都像看见神明似的敬畏,深悔先前的轻侮,发昏,……赶走了租住在自己破宅门里的杂姓——那时不劳说赶,自己就搬的,——屋宇全新了,门口是旗杆和扁额,……要清高可以做京官,否则不如谋外放。……”陈士成的形象很多次这铺着锦绣前程的好梦,出现在陈士成的幻觉里,但一次又一次的考场失意,飘散了他的梦境。颓唐,空虚在袭击着他的无聊的师塾生活,而那好梦却又不因此而消逝。愈失意,愈狂热,为功名利禄燃烧起来的近似兽性的欲望,使他一次又一次把那纠缠着他的好梦,雕塑的更美满,更完全……但这毕竟是第十六次了,“这回又完了”,“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陈士成的形象于是,那破碎的平步青云的幻想,又为金银狂想的白光所代替——“左弯右弯,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论斗。”绝望把陈士成引向那无稽的谣传,而幻象又把他驱往变态的疯狂。最后终于在不能自制的狂乱中,扑向闪烁着白光的湖水,用生命去添塞了他自己手造的欲海。陈士成的形象鲁迅像解剖腐烂的尸体那样,一刀一刀的解剖了陈士成的灵魂,并以惊人的观察力洞照了陈士成对功名富贵追逐中的卑污,狂乱的心理状态,使人们看到了,在封建教育制度的造就下,一个没有爬上去的忠实奴才,是怎样被本阶级的“思想”引向兽性的疯狂。对于陈士成的死亡,作者的更大挞伐和讽刺,当然是针对着他从属的那一社会和阶级的,但也同时包括着陈士成自身的丑恶形态。人们可以想象得到,如果陈士成考场得意,联捷上去,毫无疑问,他一定也要像周进,范进那样,效忠于封建统治者,充当爪牙。陈士成的形象陈士成这个人物,作者虽无字面上的贬词,但将他疯狂的追求功名和钱财的无耻卑污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充分反映了作者的强烈的憎恶情绪。当然,陈士成的发狂和死亡,也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但鲁迅却更强调的描绘了他的咎由自取,境由自造的可耻奴才相,尖锐的嘲笑和猛烈的鞭笞了他的腐朽的人生目的和欲望,让他在虚幻的白光中丑态毕露。药内容介绍《药》写于1919年4月,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作品通过对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愚弄人民的罪行,颂扬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惋惜地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贴近群众的局限性,写出了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悲剧,发人深省的剖析了这一革命之所以不成功的历史原因。结构特点本篇小说独具匠心的采用了明暗双线结构。明线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华小栓吃人血馒头,病死,华大妈上坟;暗线写夏瑜的革命活动和牺牲。明线是主线,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次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两条线从并行到融合,突出因群众的冷漠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鲁迅对《药》主题的说明鲁迅与友人谈到《药》时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药〉》)《药》的主题作品的明线也是主线,突出地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麻木。主人公华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痨病,居然让孩子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吃,而且对革命者这样冷漠无情,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毕恭毕敬。茶馆里的一伙人对革命者宣传革命,“感到气愤”;对革命者挨牢头的打,幸灾乐祸;对革命者叹息牢头不觉悟,纷纷胡说“疯了”。革命者被杀害,人们“潮水一般”地去看热闹。这些都充分说明群众毫无觉悟,麻木不仁。谢谢观看
本文标题:《呐喊》(第一讲)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275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