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作者信息姓名电话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邮件单位教学设计教学主题三角形内角和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本课是安排在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教材很重视知识的探索与发现,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二、学生分析学习特点:1.小学生的注意力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奇事物吸引2.学习习惯:上课听讲认真,发言积极,乐于合作。3.学习交往: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由于中年级的孩子年龄不大,所以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有的学生动作较慢,在小组合作谈论的过程中,有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偏弱。4.课前对学生的要求:每人制作2个三角形纸片三、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通过量、拼、折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3、积累一些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过程和方法:主要通过动手实验法探索新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提倡学生“做数学”,用亲身体验的方式来经历数学,探究数学。因此我会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材料,以及充裕的探究时间,保证学生真正的探究。刚才我抛出问题:“你打算怎么做?”你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身边的学具想办法验证你的猜想吗?”我出示学习提纲:1、先独立思考,你想怎样验证?2、再小组合作探究,运用多种方法验证。3、最后汇报,展示你的验证方法。【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由简单的问答式教学向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学习转变。所以,先让他们独立思考,形成独特的个人见解。等有了合作的需要时,再合作探究。此时的合作,学生才会有展示自己的方法的强烈欲望。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新课1.复习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分哪几类?回答问题课件显示三类三角形,更加直观2.三类三角形发出争论都说自己的内角和大。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积极进入新课学习动画出示争论,激起学习兴趣,设疑导入学习新知(一)释题:大家有谁知道三角形内角?内角和有是什么?(二)探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三)探究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1.猜一猜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2.操作.验证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学生操作,演示汇报结果。拿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测量,它们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诱导启发,拓展学生思维1.出示课件。(直角三角板)请学生拿出与课件相同的三角板,并同桌互相指一指各个角的度数,算算它们的和是多少?2.课件演示:(等腰直角三角板)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3.从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中,你(1)小组合作探究。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度,你能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呢?(2)你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发现了什么?(四)继续探究1.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除量的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2.用拼凑的方法来验证你手中的三角形,得出的结论如何?3.教师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学生动手操作,将三个角撕下,拼一拼,小组代表汇报,在黑板上展示。课件显示拼的过程,直观,学生更容易理解巩固练习第一关,1、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1=48°,求∠2的度数.2、在一个三角形中,∠2=28°,∠3=32°,求∠1的度数.逐一提问课件出示练习第二关,请你来当数学小判官①三角形越大,它的内角和就越大。()②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是:70°,64°,45°。()③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④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⑤红领巾有一个底角是30°,那么它的顶角是150°。()评价修正回答错误,集体订正促进迁移第三关,1、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求三个角的度数2、我是等腰三角形,顶角96°,求底角的度数学生思考后,指名板演课件出示练习3、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40°,求另一个角的度数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学习活动的组织包括自主学习的设计、协作学习的设计等内容。1.自主学习的设计:支架式学习、抛锚式学习和随机进入式学习支架式学习:是指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到一个更高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抛锚式学习:指根据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随机进入式学习:指首先确定学习主题,创设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的各种情境,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意一种情境去学习。2.协作学习的设计:竞争、辩论、伙伴、问题解决和角色扮演竞争:教师先根据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由不同的学习者“单独”完成,看谁完成得最快最好,然后教师对学习者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论,其他学习者也可以对其发表意见,各自任务完成后,就意味着总任务完成。辩论:协作者之间围绕给定的学习主题,先确定自己的观点,接着在一定的时间内借助虚拟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以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甄别,选出正反两方,然后双方围绕主题展开辩论,观点论证充分的一方获胜。通过辩论学习者可对问题进一步理解。伙伴:指协作者之间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而结成的伙伴关系。问题解决:根据确定的问题,多个学习者组成协作学习小组,根据学习任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最终成果可以是报告、展示或论文等。角色扮演:指由不同的学习者分别扮演指导者和学习者的角色,由学习者解答问题,指导者对学习者的解答进行判别和分析。角色可以互换。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有新的体会,还会增加成就感和责任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练习中提高了难度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小组合作,教师个别指导,从易到难。
本文标题: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287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