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房地产 > 国内语言经济原则研究现状
龙源期刊网国内语言经济原则研究现状作者:邓淑清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7年第05期摘要:本文从宏观理论及微观内容两方面对国内的经济原则研究进行回顾,指出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为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研究发现,国内经济原则的宏观理论研究不足;微观内容覆盖面不够广,重合度高且不够深入,研究方法单一。关键词:语言;经济原则;省力原则;言语配置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07-011.前言经济原则(EconomyPrinciple),又叫省力原则(theprincipleofleasteffort),强调说话人要以实现交际目的为前提,用最少的言语输入表达最大的信息量,获得最大的交际效果(Martinet,1955)。学者们将“经济原则”与语用学结合起来,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如Grice“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Horn的Q原则和R原则、Levinson的语用“三原则”、DanSperber&DeidreWilson的关联理论和向明友的“新经济原则”。本文将从宏观理论及微观内容两方面对国内的经济原则研究进行回顾。2.宏观理论研究向明友(2002)把经济语言重新定义为“经过优化配置、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言语”,构拟了指导言语优化配置的新经济原则,该原则由“言语配置的一般均衡准则、前提共识准则、择近准则、从众准则以及言语生效准则”5大准则构成。此外,他还提出建立经济分析语用学(econopragmatics)的主张。国内除向明友(2002)的“新经济原则”外,经济原则的宏观理论研究贡献较少,用经济原则分析和解释各种语言现象的微观内容研究较多。3.微观内容研究经济原则作为指导人类行为的根本准则,贯穿于语言发展的始终及语言系统的多个层次之中。语音层面,经济原则被用来解释语音的简略现象,包括同化,省音,连读,重音,语调以及停顿。语言学者认为,语言变化发展的主要趋势是让人们发音容易,表达省时省力,提高交际效率。语义层面,谐音、缩略、数字、符号、不规范拼写、新造短语短句、语码混合、旧词新义(包括古汉字活用)等形式的网络语言成为研究热点。它们在承载更多丰富信息的同时具备极简性、直观性的特点,突显了语言经济性在沟通时间和成本上具有省时高效的优势(宗志武,2016)。语法层面,邓思颖(2002)、宋德生(2005)等针对汉语无动词句、英语进行体表将来等结构的研究揭示了经济性原则在简化语法结构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语法结构的简约正是语言经济性的体现。此外,有学者(如姜宁,2010)认为,在表达中凸显以少胜多的作龙源期刊网用的隐喻等修辞方式可能是经济原则作用下兼具美感、简略和不可言尽性的极佳的“经济”手段。语篇层次上,学者们多从经济原则角度分析商务信函、广告、短信、公共标语,新闻等文本的简洁、精炼的写作特点。研究表明(如,刘永厚&王园,2016),商务信函,广告、公共标语和新闻标题等以简约精当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义都是充分利用语言经济原则的结果。语言的经济性不仅体现在一种语言的多个层次上,还体现在多种语言系统甚至是不同语言系统转换的翻译过程中。学者们(如周建设,2004;杨德安,2005)对英语、汉语、俄语及阿尔泰语等多种语言的经济性研究进一步验证和支持了Jespersen(1954)的研究结果,即任何语言都经历了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语言的简化是发展趋势。翻译方面,经济性研究多就某类词汇或句子的具体翻译进行探讨(如,张典,2013),但如何能将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与翻译的经济性更好的融合起来,使翻译既经济简明又能有效规避文化缺位现象,防止遗漏重要信息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曾利沙,2005)。4.结论通过以上回顾,笔者发现以往的研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1)宏观理论研究不足。国内经济原则理论研究只停留在对西方理论的解释和反思层面(如,姜望琪,2005),除新经济原则外,尚未有其它显著的理论贡献。(2)微观研究内容覆盖面不够广,重合度较高且不够深入。其中,语音研究匮乏;语义和语法研究重合度高,分别以网络新词和缩略的语法结构为主;语篇研究覆盖面不够广,集中在广告、新闻、商务信函等体裁,对学术类语篇及摘要的语言经济性研究则鲜有涉及;研究以英汉语为主,语言种类缺乏多样性;结合民族文化、心理因素的翻译经济原则研究有待深入。(3)经济原则的微观研究方法单一。以往研究以功能分析法为主,只用经济原则解释特定层面的语言现象,很少采用语料库统计分析法从语音、语义和语法等多个层面综合分析某一类语言现象的经济性特征;以解释当前语言现象的共时研究为主,把经济原则作为语言发展和演化规律的历时研究则严重不足(史维国,2014)。参考文献:[1]邓思颖.经济原则和汉语没有动词的句子[J].现代外语,2002,(01).[2]龚维国.给力与省力:论隐喻的经济原则.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J),2012(02).[3]韩陈其.从所字结构看语言发展的本质特征和言语使用的经济原则之关系——汉语羡馀现象综合研究之八[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02).[4]姜宁.隐喻:言的经济机制[J].语言学.2010,(6).龙源期刊网[5]姜望琪.Zipf与省力原则[J].同济大学学报,2005,(01).[6]宗志武.基于语言经济原则对网络语言的研究.高教学刊[J].2016,(10).
本文标题:国内语言经济原则研究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307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