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化学】2012年高考真题——(北京卷)解析版
1本试卷共14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I35.5Br80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山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6.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ABCD用品有效成分NaClNa2CO3Al(OH)3Ca(ClO)2用途做调味品做发酵粉做抗酸药做消毒剂【答案】:B【解析】:食盐的有效成分是氯化钠,主要用作调味品,A对;小苏打的有效成分是碳酸氢钠,不是碳酸钠,B错;氢氧化铝能消除胃酸,常用于做抗酸药,C对;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做消毒剂,D对。7.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2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B.向AgC1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1+S2-=Ag2S↓+2C1-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2Na2O2+CO2=2Na2CO3+O2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CO32-+2H2O8.下列试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B.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C.用FeC12,溶液吸收C12,选⑤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答案】:A【解析】: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饱和溶液,故分离时,应选取③装置,A错;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应选取不和水相溶的萃取剂,装置为③,B对;用FeC12,溶液吸收C12,应选⑤,C对;粗盐提纯,首先将粗盐溶于水加合适试剂后过滤,再将食盐溶液蒸干即可,装置为①和②,D对。【考点定位】此题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考查了化学实验知识。9.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s>C1>PB.热稳定性:HC1>AsH3>HBr3C.还原性:As3->S2->C1-D.酸性:H3AsO4>H2SO4>H3PO410.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①中的物质②中的物质预测①的现象A淀粉KI溶液浓硝酸无明显变化B酚酞溶液浓盐酸无明显变化CAlCl3溶液浓氨水有白色沉淀D湿润红纸条饱和氯水红纸条褪色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B.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型二糖、C.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不一致D.乙醛、氯乙烯和乙二醇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412.人工光合作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2和H2O制备化学原料。下图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制备HCOOH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催化剂a表面发生氧化反应,有O2产生C.催化剂a附近酸性减弱,催化剂b附近酸性增强D.催化剂b表面的反应是CO2+2H++2e一=HCOOH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8分)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25.(13分)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2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反应:。5(2)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²﹣):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n(SO3²﹣):n(HSO3﹣)91:91:11:91pH8.27.26.2①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a.c(Na+)=2c(SO32-)+c(HSO3-),b.c(Na+)c(HSO3-)c(SO32-)c(H+)=c(OH-)c.c(Na+)+c(H+)=c(SO32-)+c(HSO3-)+c(OH-)(4)当吸收液的pH降至约为6时,需送至电解槽再生。再生示意图如下:①HSO3-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②当阴极室中溶液pH升至8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循环利用。简述再生原理:【答案】:(1)SO2+H2OH2SO3,2H2SO3+O2催化剂2H2SO4;(2)SO2+2OH-=SO32-+H2O;(3)酸;HSO3-存在:HSO3-SO32-+H+和HSO3-+H2O=H2SO3+OH-,HSO3-的电离程度强于水解程度;ab;(4)HSO3-+H2O-2e-=3H++SO42-;H+在阴极得电子生成H2,溶液中的c(H+)降低,促使HSO3-电离生成SO32-,且Na+进入阴极室,吸收液得以再生。626.(12分)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1。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反应A:4HCl+O22Cl2+2H2O(1)已知:i反应A中,4molHCI被氧化,放出115.6kJ的热量。7ii①H2O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②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③断开1molH—O键与断开1mol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_________kJ,H2O中H—O键比HCl中H—Cl键(填“强”或“弱”)_______________。(2)对于反应A,下图是4种投料比[n(HCl):n(O2),分别为1:1、2:1、4:1、6:1]下,反应温度对HCl平衡转化率影响的曲线。①曲线b对应的投料比是_____________.②当曲线b、c、d对应的投料比达到相同的HCl平衡转化率时,对应的反应温度与投料比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⑧投料比为2:1、温度为400℃时,平衡混合气中Cl2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解析】:(1)根据水分子的结构,其电子式为:;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HCl(g)+O2(g)2Cl2(g)+2H2O(g)△H=-115.6kJ/mol;由于反8应中,需要断裂4mol“H—Cl“键、断开1mol“O=O”键,形成2mol“Cl-Cl”键,形成4mol“H-O”键;根据图纸数据,断开1mol“O=O”键,形成2mol“Cl-Cl”键的能量差为12kJ/mol,,反应的热效应为:-115.6kJ/mol,故此断裂4mol“H—Cl“键和形成4mol“H-O”键的能量差为:-127.6kJ/mol,故断开1molH—O键与断开1mol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32kJ,H2O中H—O键比HCl中H—Cl键强;27.(15分)有文献记载:在强碱条件下,加热银氨溶液可能析出银镜。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装置实验序号试管中的药品现象实验Ⅰ2mL银氨溶液和数滴较浓NaOH溶液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黑:试管壁附着银镜实验Ⅱ2mL银氮溶液和数滴浓氨水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该同学欲分析实验Ⅰ和实验Ⅱ的差异,查阅资料:9a.Ag(NH3)2++2H2O=Ag++2NH3+H2Ob.AgOH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2O(I)配制银氨溶液所需的药品是。(2)经检验,实验Ⅰ的气体中有NH3,黑色物质中有Ag2O.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产生的现象是。②产生Ag2O的原因是。(3)该同学对产生银镜的原因提出假设:可能是NaOH还原Ag2O。实验及现象:向AgNO3溶液中加入,出现黑色沉淀;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4)重新假设: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NH3还原Ag2O。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现象:出现银镜。在虚线框内画出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取NH3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5)该同学认为在(4)的实验中会有Ag(NH3)2OH生成。由此又提出假设: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Ag(NH3)2OH也参与了NH3还原Ag2O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①有部分Ag2O溶解在氨水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实验结果证实假设成立,依据的现象是。(6)用HNO3消洗试管壁上的A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答案】:(1)AgNO3溶液和氨水;(2)①试纸变蓝;②在NaOH存在下,加热促进NH3.H2O的分解,逸出NH3,促使Ag(NH3)2++2H2OAg++2NH3.H2O平衡正向移动,c(Ag+)增大,Ag+和OH-反应立即转化为Ag2O:102Ag++2OH-=Ag2O↓+H2O;(3)过量NaOH溶液;(4);(5)①Ag2O+4NH3.H2O=2Ag(NH3)2OH+3H2O;②与溶液接触的试管壁上析出银镜;(6)Ag+2HNO3(浓)=AgNO3+NO2↑+H2O。28.(17分)优良的有机溶剂对孟烷、耐热型特种高分子功能材料PMnMA的合成路线如下:11己知芳香化合物苯环上的氢原子可被卤代烷中的烷基取代。如:(1)B为芳香烃。①由B生成对孟烷的反应类型是②(CH3)2CHCl与A生成B的化学方程武是③A的同系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2)1.08g的C与饱和溴水完全反应生成3.45g白色沉淀。E不能使Br2的CC14溶液褪色.①F的官能团是②C的结构简式是③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字母)a.B可使酸性高锰放钾溶液褪色b.C不存在醛类同分异构体c.D的酸性比E弱d.E的沸点高于对孟烷(4)G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种峰,其峰面积之比为3:2:1。G与NaHCO3反应放出CO2。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答案】:(1)①加成(还原)反应;②+(CH3)2CHCl催化剂HCl+;③苯;(2)①碳碳双键;②;12③+3H2;(3)ad;(4)n催化剂。【考点定位】此题为以有机推断为基础的题目,综合考查了有机化学的主干知识。
本文标题:【化学】2012年高考真题——(北京卷)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312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