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大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
大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2014-07-17摘要: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十分重要。加强大学课程建设,要把握其发展趋势。从课程在学校的地位来看,课程建设正在从边缘走向中心;从教育思想理念发展来看,课程建设正在从“重教”走向“重学”;从改革发展过程和课程建设发展内在逻辑来看,课程建设正在从课程开发走向课程理解;从教育教学方式变革来看,课程正在从封闭单向走向开。放互动。关键词:大学课程,课程建设,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笔者2013年9月在《中国高等教育》上发表了《抓住四个关键问题,加强大学本科课程建设》一文,从中观和微观层面对课程建设作了初步论述。本文则从宏观层面探讨大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以期引起大家的讨论。一、从边缘到中心近两年的研究和实践让人深切地感受到,课程,是大学最重要的事,但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事。从某大学校务信息公开的资料中可以看到,近半年来,该校召开了8次校长办公会,共讨论议题42项,其中4项与教学有关,但没有一项是关于课程的。其议题主要是人员处理、设备购置与管理、校园建设、机构设置、安全事故处理等。据了解,其他学校情况也大体如此。从进入CSSCI来源期刊的有关高等教育研究刊物中,选取《高等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现代大学教育》、《大学教育科学》、《江苏高教》8种期刊,从中随机抽取2013年某一期进行统计,其结果是,在8种期刊共发表的190篇文章中,和课程有关的论文仅18篇,直接论述课程的不多。由此可见,课程建设处于高校工作和高等教育研究的边缘。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尚未完全确立,高校的工作没有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来考虑。[1]如果学校的工作“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课程、课程建设势必成为学校关注的中心。第二,对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教学,因而课程建设是教师的事,学校无须关注和过问。其实,课程建设是一项合作的事业,涉及范围非常广,诸如教育思想观念的选择,课程目标、结构、评价的确立和调整,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等,仅仅靠教师个人的努力是无法解决的。第三,从世界范围来看,各个国家的课程研究、课程建设,往往都是先从中小学开始,大学的课程建设相对滞后。从我国的情况看,中小学的“新课改”已经进行了10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第四,由于我国缺乏学术自由的传统,很多课程或教材都由相关行政部门指定,所以学界对课程的研究和争议也不够充分。以美国为例,在历史上,美国经历了对课程的多次研究争论,甚至斗争,才产生了一批课程专家,形成了若干课程理论。可喜的是,我国大学现在开始出现了重视课程的趋势。在政府的推动下,各个学校开始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中心的首要任务是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一批有远见卓识的校长开始关注课程,倡导和推动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民间的学术组织也开始关注课程建设。例如,2012年7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举办“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2014年7月,院校研究分会将举办以“大学课程建设”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推进课程建设。为什么我国大学现在开始重视课程建设呢?主要原因是:首先,社会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已进入国际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教育实践中,“大学在应对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时,往往以课程为突破口,注重通过改革大学课程、增设新的课程、改革大学课程结构,来增加新的职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进而达到改革高等教育的目的”[2]。其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从2002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至201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了332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任务已经完成,现在开始进入质量提高阶段。党中央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显然离不开课程、课程建设。再次,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要求。《高等教育法》赋予了学校办学自主权。在人才培养方面,其第31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第33条规定:“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第34条规定:“高等学校根据教学需要,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由于计划经济的惯性,前些年,政府仍然管得过多,学校办学自主权并未完全落实。现在,大学逐步取得了办学自主权,课程、课程建设的若干问题需要自主研究、自主实施,以确保教学质量。由此可见,课程建设将由学校工作的边缘走向学校工作的中心。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对课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这是加强课程建设的前提。笔者认为,课程是学生和大学的结合点,是学生和社会的结合点,是教学和科研的结合点,是学生个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结合点,十分重要。1.课程是学生和大学的结合点为什么要创办大学?是为了培养人才,立德树人既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又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目的的达到,任务的完成,主要依靠课程。大学根据学科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开设系列课程,学生一门一门地学习,达到课程要求,就能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那么,课程必须体现人才培养的要求。人又是活生生的生命体,有思想、有个性、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人是一个整体,德、智、体、美不可分割,而德是方向,是人生发展的关键。大学生既要成才,又要成人,成人是成才的基础。那么,课程要体现对学生德的要求,通过相应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关心人、尊重人、具有社会责任感等。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是现时代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要改革课程,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学生通过大学学习,还要掌握本专业必须具备的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这也必须通过课程来实现。学习是一个自主的过程,但要达到“自主”,需要一个督促、强迫的过程,人都是有惰性的,一味地放任自流只可能导致教育的失败。正是课程,有教师讲授和指导,有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等基本环节,从而帮助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里举两个事例。第一个事例是我在和本科毕业生谈心时,让他们回顾四年大学生活,谈谈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一件事。一位学生说,有次上课,教室坐满了,老师开始讲课。几分钟后,一位学生迟到了,这时,老师却出去了。不久,老师搬来了一把椅子,对这位迟到的同学说:“同学,请坐,以后不要迟到了。”这位同学眼泪马上流出来了。这件事,不仅这位迟到的同学,当时所有听课的同学,一辈子都忘不了。另一个事例是,一位企业家校友在母校毕业生座谈会上,讲述自己成功的原因。他说他上大学时,做事比较马虎。有一次在他的作业本上,老师将错误之处全部改过来了,并在作业本上写了一句话:“你做作业可以不认真,我改作业不能不认真。”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他,从此他做作业认真,做事认真。正是“认真”二字,成就了他日后的事业。可见,课程是学生和大学的结合点。2.课程是学生和社会的结合点学生身处社会,毕业后要走向社会,学生和社会紧密联结,其结合点在课程。首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现在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上。例如,英国根据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国家课程目标:让年轻人成为成功的学习者,自信的个人,负责任的公民,高效的建设者。[3]其次,社会错综复杂,各种信息混杂,造成学生价值选择的两难困境。学校通过课程,选择教育资料,强化正面影响,将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再次,通过开设社会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成长。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作为一种情感的现实的人类活动,实践是人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最基本的方式。人正是通过自己的批判和创造性实践,参加并影响着现存感性世界及其发展方向,促成了其向人的世界的生成运动。实践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可见,课程是学生和社会的结合点。3.课程是教学和科研的结合点大学的职能是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大学的科学研究不仅仅是为了产生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人才。首先,要将科研活动引入课程。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在研究中学习。这种学习,包括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研究能力、研究方法和科学知识的掌握等。只有亲自参与科研实践,才能知道科研过程必须严格遵守规则、程序,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不可能产生科研成果。只有亲自参与科研,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次,要将科研成果引入课程。教师的很多科研活动,例如“863”、“973”重大项目,并不一定直接与教学相关,但可以通过将其成果引入课程,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这种引入,至少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创建新课程。我国大学课程资源不够丰富,一所大学所开设的课程一般在5000门左右。发达国家的大学所开设的课程达8000至10000门。新课程的创建要建立在科研上。有学者认为,在一个领域,如果有10篇左右的高水平论文发表,便可以创建一门新的课程。另一种方式是将科研成果引入原有课程。科研一般处于学术前沿,产生新的知识。教师及时将这些成果引入教材、课堂,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处于学科前沿,生动活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见,课程是教学和科研的结合点。4.课程是学生个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结合点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克姆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个人社会化,将其塑造成为一个社会性的人。教育过程也就是一个将社会文化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文化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化包括概括社会化、角色社会化和目标社会化。概括社会化,即找出他与他所生活的时代与文化背景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角色社会化,即以社会提供的成人角色为基础,再加进自我所进行的总体构建。目标社会化,即面对无可转变的总体生活方向,应该选择一条怎样的道路,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达到怎样的目的。人的社会化,受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影响,对于大学生而言,学校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个体社会化要以掌握一定的知识为前提。学校要通过课程设置,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必要的历史、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为其将社会文化转化为个体文化打下扎实的基础。其次,大学生社会化过程,充满剧烈的矛盾和冲突,如价值观的冲突、道德困惑、人生态度上的自主与依赖等。学校在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矛盾、困难与问题,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控制和自我选择的能力。再次,大学生社会化的形式经历了一个由感性内化到理性内化,再回到外化体验的过程。学校课程教学中,既要重视理论教学,又要重视实践教学,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可见,课程是学生个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结合点。二、从“重教”到“重学”从“重教”到“重学”,即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从着重以教师为主,研究在课程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到以学生为主,研究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这是教育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关于这一方面的认识,笔者在《论“以学生为中心”》[4]一文中,从为什么要提出“以学生为中心”,怎样理解“以学生为中心”,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在这里,仅从社会、教育、教育理念的历史发展几个方面作一些补充论述。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的。在古代的农业经济社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古代教育在教育形式上,是个别化、小规模;在教育内容上,主要是道德教育,甚至将教育等同于德育;在教育方法上,以师徒式的个别教育为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以学生为中心;在教育思想理念上,相信人成长的内在力量,教育只是外在引导、强调,真正的学习只能依靠学习者自己。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对古代教育最好的说明。
本文标题:大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316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