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创新思路求发展 转变观念拓财源
创新思路求发展转变观念拓财源——对红安县县域经济增长点的调查和分析红安县财政局耿卫华财政是支持政府实施其全部职能的重要经济支柱,也是政府部门参与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杠杆,而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和强度主要取决于政府掌握的财力和对财力的有效分配和使用,而财力增长则依托于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因此,如何加强财力建设,优化财源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不仅是财政部门,而且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带着上述问题,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走访调查等形式,对红安县当前县域经济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等突出问题进行了细致调查和认真分析。一、红安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红安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南临武汉,北接河南,东邻麻城,西接黄陂、大悟,县城距省会武汉100公里,紧邻京珠、沪蓉、沪西三条高速公路和京广、京九两大铁路干线以及长江黄金水道。全县版土总面积1796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场,396个行政村,总人口65.3万,其中农业人口50万。“十一五”以来,红安县一手抓集中财力兴骨干,迅速壮大支柱财源,提高收入质量,增强财政实力,保障必需供给;一手抓改革创新,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县级财政实现了由补贴型财政到贡献型财政的跨越式转变。2008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31亿元,增长19.7%,同比提高了3.4个百分点;全县人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10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52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14元。全县完成财政收入61118万元,占年度预算的106.3%,列黄冈市第三位,比上年同期增收9800万元,增长19.1%。县域经济发展态势,在“十五”时期GDP取得了年均增长9.2%的成效,尤其在中后期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工业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1.4个百分点。其中县域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83.3%,带动农民增收35.05%。工业主导经济增长、农业和第三产业业为辅的格局已经形成,经济态势呈现出以下特点:(1)县域工业发展迅速,有效引入各种投资,形成了食品饮料、机械制造、商业连锁等支柱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快,新投产企业增势迅猛,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节节攀升,其快速的发展已成为红安县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2008年的元至六月,该县完成工业总产值5.98亿元,销售收入1.94亿元,利税总额2889.6万元,同比增长23.5%,实现利润1829万元。该县把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龙头”来抓,带动了一、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4.29亿元,同比增长22.6%,工业占全县经济的比重达到了37.9%。(2)举全县之力,加快步伐引入大企业,带动了当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该县大胆引进规模企业,坚持走工业强县的路子,充分发挥企业的辐射效应,大力发展饮料食品工业,通过企业形成了产业链条的联动,带动了当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好佳食品公司、娃哈哈食品公司、南京雨润集团等企业如雨后春笋,机械制造工业也异军突,同时着重帮助华盛达铸钢公司解决好生产和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使其初步达到设计生产规模;同时引导三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搞好资产重组,帮助寻求合作伙伴,目前已与深圳鼎泰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初步意向:投资6500万元对三友机床进行整体搬迁改造。该县还抓住轻纺服装工业、医药化工工业不放松,加大嘉威服饰有限公司、金彪纺织扩展改造建设力度,加大红信化工和同德堂药业的新产品开发,提升了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充分发挥其自身资源优势,发展食品饮料、医药工业园和机械、建材、轻工工业园。通过这些基地联动发展工农业,有效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通过实施“双百企业”、“成长型企业”和市“五个一百”工程,不断促进了该县工业企业扩规、提速、增效,在全县掀起了全民创业高潮。从增长速度上看,以股份及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增速明显高于国有集体企业;从增长贡献看,民营经济规模占到88.9%,在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达到了90%以上,民营经济发展后劲十足。(4)借资源优势,提出“旅游活县”发展战略,转变观念,抢抓机遇,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红色的革命传统、绿色的生态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近年来,该县借资源优势,提出“旅游活县”发展战略和以红色旅游推动全县旅游业发展的思想,突出红色品牌,旅游业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以天台山森林公园为主体,包括生态休闲、避暑度假、漂流探险、红色教育、宗教朝觐和会议在内的综合性风景旅游区。通过不断的发展壮大,着力将天台山打造成华中地区著名的旅游、休闲胜地和武汉经济圈的后花园。二、红安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这次调查发现,该县县域经济结构调整还局限在工业化初期建设阶段,农村的工农业产业化建设、服务业发展、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的调整实施力度不到位,导致存在一系列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1)产业化程度不够高,城乡差距拉大。县域经济产业层次仍然很低,支柱产业属于初步形成阶段,产业配套能力较弱,工业企业规模和数量偏小。非农产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以商贸流通业、餐饮业等传统产业为主,缺乏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力强的优秀企业,导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差异进一步扩大。(2)县域工农业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该县工业化起步晚,其县域工业多以食品饮料、机械制造为主,工业主要产品目前还较为单一,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导致产品受市场需求约束较大,市场潜力较大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产品基本上没有,与发达地区相比产品档次还处于中低水平。今年以来,受人民币汇率的升高影响,该县农产品出口更是受到强烈冲击,县域农产品的档次也制约了县域农业本身的发展。(3)人力资源素质不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较为困难。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该县对城镇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教育和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薄弱,农民受教育程度低,人口综合素质低,导致自主创业和就业竞争能力弱。现在,全国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非农产业,大量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和进城务工,而红安从事非农产业和劳务输出的不足劳动力的六分之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耕地上,影响农民增收和推进县域经济发展。(4)乡镇财政困难,经济缺乏自主增长力。乡镇财政困难现象十分普遍,全县十二个乡镇(场),90%的乡镇目前还是“吃饭型”财政,均为依靠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乡镇财力不足,乡镇财政只能疲于应付人头费用和维持政府正常运转。乡镇财政困难使政府失去支持发展信息产业,推动新型工业化应有的财政力度,导致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社会事业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削弱了财政调控和支持经济发展的职能,造成推动乡镇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活力严重不足,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十分有限。由于乡镇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发展环境还没有得到很好改善,所以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镇经济发展。(5)旅游产业在空间布局上过于单一,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调查后发现,该县目前主要是以红色旅游推动全县旅游业发展。这种旅游格局,从旅游的属性上讲,其规模大小,并不完全依赖于当地的旅游资源,而是受制于红安的人文历史和旅游产品的对外营销等影响。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除了对天河漂流外,爱情风情峡谷、九焰山古兵寨等几个项目还没完全形成完整项目品牌,对外营销力度也不够,而且规模不大,在空间布局上比较分散,各自管理难于形成规模效益。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将县域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高整体的竞争力。三、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红安经济发展的对策通过调查,让我们充分了解了红安作为一个山区县的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也深入剖析了红安作为一个贫困县,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更重要的是,也让我们思考红安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寻找新的县域经济增长点的举措。我认为:(1)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工业产品竞争力。必须依托武汉城市圈的区位优势,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以及其先进技术,发展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加快县域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支柱企业、龙头企业发展,形成有效产业链,来推动上下游产品及其关联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技术、设备的储备力度,并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产业提升。同时,县域工业应该积极应对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积极有效地研发高科技附加值的工业产品,丰富产品结构的多样性,从而加强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产业内贸易的结构升级。(2)积极推进以商招商,充分发挥企业的招商主体作用。我认为,根据该县的产业优势,积极开展对口招商,引进项目、技术、具体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实现借力发展。去年该县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年”活动,以开放的理念,积极组团赴上海、杭州等地进行招商,成效显著。目前,全县共签订规模以上招商引资项目91项,协议投资额140622万元,实际开工建设89项,实际到位资金63607万元。在全部项目中,工业项目45个,占总项目的49.4%。另有续建项目22个,新增投资20890万元,全县合计到位资金84497万元。一批投资过500万元的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通过坚持上述招商引资等方法,为该县财力可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3)加强人力资本建设,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是我国实施新型工业化的基础和前提,而促使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关键是教育。只有形成了有效的人力教育体系,尤其是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才能更好地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有效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因此,以科教兴国战略为主旨,大力支持教育投资,通过人力资本带动发展县域经济发展是当前各级政府的第一要务。(4)加快城镇化建设,不断完善城镇体系。我认为,首先应迅速发展壮大现有城镇,辐射带动周边小城镇发展,形成城镇梯度网络式发展模式。其次是做好县城和中心城镇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加快发展城关、七里、八里等龙头乡镇农村服务业,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入县发展服务业,完善城镇功能,发挥地域性旅游、贸易中心作用。(5)提高政府职能水平,营造经济发展的优越环境。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和谐优越的环境,是政府及招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是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从客观上为承接中部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引入民营资本和先进技术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防止重复建设,形成合理规划,统筹城乡的协调稳定发展。其次,要提高干部队伍的资历和业务水平,选择好真正能立竿见影地带领群众致富的实干人。第三要落实、完善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全面落实我国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促进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6)放手发展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县域非公有制经济。首先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利用市场配置资源,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有效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作用。同时鼓励、支持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体到县域小城镇中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并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保证非公有制经济体的正当利益,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稳步发展。(7)坚持以工促农,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纵观全县人口结构,该县农村居民占81.25%的比例,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相对比城镇居民低的多。因此,从农业外部着手,大力发展城市经济,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以其第二、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大量吸收和转移农民到城市就业、生活与居住,实现城镇居民化。促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从而为税源的增加创造条件。我认为,鉴于红安县的自身环境和实际情况,首先因地制宜,利用本地特色农业资源,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这种模式能有效降低农民的风险,可以快速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其次,通过在城郊引进大企业形成辐射效应,加快周边交通、教育、医疗、市场的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以城带乡的拉动型路径。(8)大力发展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该县具有一定旅游资源,自成体系,加之临近武汉,有交通便利的
本文标题:创新思路求发展 转变观念拓财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32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