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编导艺考文常笔记精要:外国文学
编导艺考文学艺术常识(文常)备考课程编导艺考文常笔记精要外国文学第一章古希腊到中世纪第一节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是欧洲文学的发源地之一古希腊神话是古希腊最早的文学成就之一,主要包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是后来希腊诗、悲剧、喜剧的来源。《荷马史诗》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伊利亚特》、《奥德赛》是其代表。《伊利亚特》描写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奥德赛》写,希腊英雄俄狄修斯在特洛伊战后返乡的故事。是欧洲文学中第一部以个人遭遇为主要内容的作品,为文艺复兴和十八世纪流浪汉小说及批评现实主义的先驱。《伊索寓言》以写动物关系来影射社会,著名的故事有《农夫和蛇》、《龟兔赛跑》、《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等。古希腊时期产生了两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即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而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文学是对现实的模仿,因而是“模仿的模仿”。同时认为灵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即“灵感说”。他在代表作《理想国》中将诗人赶出“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在文艺理论著作《诗学》中,首先阐释文艺和生活的关系。他继承“模仿说”。但他认为现实世界是真实的,肯定了文艺的认识和教育作用,为现实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节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主要继承和模仿古希腊文学。维吉尔是罗马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他所作诗史诗《伊尼德》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在心理刻画上超过荷马史诗。贺拉斯是著名的讽刺诗人、抒情诗人和文艺理论家,有文艺理论著作《诗艺》。奥维德作品以神话诗《变形记》最为著名。第三节中世纪文学中世纪指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公元476年到17世纪中叶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段历史时期。这段时期基督教统治欧洲,教会垄断着中世纪的文化。这不仅表现在对“异教”文化的排斥,而且在宗教影响下,中世纪文学在艺术方法上比较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寓意。教会作家主要用拉丁文写作,不过世俗文学从英雄史诗、骑士传奇到戏剧、寓言等一般都用民族语言或方言创作,是欧洲各国文学和语言的开始。基督教主要思想武器是《圣经》,包括《旧约》与《新约》两部分。《旧约》是希伯来《圣经》中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中包括了施行割礼、严守安息日等规章制度,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新约》是基督教的正典,从中可以看到基督教文学的四种类型:福音书、史传、书信、启示录。一、教会文学教会文学在中世纪占有重要地位,主要用拉丁文写成,种类包括圣经故事、祷告文等。后来一些非僧侣人士和下级教士也用教会文学的形式表现进步思想,如朗格兰的长诗《农夫彼尔斯的幻象》即运用教会文学表达劳动人民感情。二、骑士文学骑士文学代表了世俗贵族阶级,主题大都是骑士为了爱情、荣誉和宗教,表现出一种冒险游侠精神,是一种反映封建主阶级意识的文化。与英雄史诗不同,骑士文学没有历史依据,主要靠诗人虚构。法国是骑士文学最兴盛的地方。其中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是骑士抒情诗的主要发源地,那里的骑士抒情诗人被称作“特鲁巴杜尔”,代表作品《破晓歌》;法国北部则是骑士叙事诗的发源地,那里的诗人被称作“特鲁维尔”。三、英雄史诗英雄史诗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内容主要包括两类:一、封建制度确立前的氏族部落生活;二、封建制度发展后的英雄爱国故事。在基督教影响下,他们的爱国行为往往表现为反对异教徒的斗争。《欧裴沃夫》是流传至今最完整的一部早期英雄史诗,歌颂了部落英雄。《罗兰之歌》是后期英雄史诗的代表作。另有西班牙英雄史诗《熙德之歌》;德国有《尼伯龙根之歌》和一些英雄歌谣,如俄罗斯谣曲和英国的“罗宾汉谣曲”。四、城市文学城市文学是西欧十一世纪后,随着城市的发展,世俗文化力量的壮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他反映了市民阶层反封建精神和对市民文化的要求,打破了教会的思想文化垄断。城市文学多为民间创作,有强烈的现实性和乐观精神。它的主要艺术手法是讽刺。城市文学中最重要一种民间创作是《列那狐传奇》,是一批以狐狸为中心的故事。《玫瑰传奇》是法国城市文学的一部重要作品。五、但丁但丁是中世纪最伟大的作家,同时又是文艺复兴的先驱,恩格斯称他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的创作标志着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但丁最著名的代表作是《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他以第一人称讲了诗人在幻游地狱、炼狱、天堂时,遇到古今著名人物,通过诗人与他们的各种谈话,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状况及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重大问题。《神曲》的成就:首先,《神曲》揭露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尤以对教会的揭露最为尖锐。其次,《神曲》中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形成一座丰富多姿的人物形象画廊,如教皇的贪婪,君主的残暴。再次,《神曲》是一部用三韵句写成的长诗,奇偶连韵,匀称工整。最后,《神曲》用意大利语写成,促进了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和民族文学的发展。但丁也因此成为意大利第一个民族诗人。不过,作为承前启后的作品,《神曲》在诸多方面显示出矛盾之处。如但丁本人是天主教徒,一方面用教会的道德标准来评判人物,另一方面又往往对他们给予同情。他渴望祖国统一,但又把爱国理想寄托在神圣罗马皇帝身上。六、亚非地区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长篇写实小说,代表了日本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一千零一夜》又称《天方夜谭》是阿拉伯地区的一部民间故事集,高尔基誉之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其中《渔翁的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个大盗》等很多故事都广为流传。第二章文艺复兴时期第一节人文主义文学一、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十四至十六世纪在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发生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这个时期古希腊、罗马文化重新受到重视,因而有“文艺复兴”之名。但文艺复兴不是古代文化的简单复兴,而是标志了资产阶级文化的萌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条件:1、十三世纪末十四世纪初社会生产力发展,出现了新的阶级——资产阶级,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产生冲突,为文艺复兴提供高了可能。2、城市市民文化形态在十三世纪前后已经产生,反映了城市市民的要求,这种文化形态在十四世纪发展起来成为人文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3、古希腊罗马文化史欧洲思想文化的源头,其人文精神与新兴资产阶级有一致之处,成为反抗封建神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二、人文主义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被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文学的核心精神是对人的关注,它反对中世纪的以神为本的的神学观念,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颂扬人的理性和力量。其基本主题是着力描写现世生活、肯定人的权利,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第二节意大利、西班牙文学一、意大利意大利是资本主义关系最早出现的地方,也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但丁和后来的彼特拉克、薄伽丘被成为佛罗伦萨文坛的“三杰“。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的先驱,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代表作是用意大利文写的《歌集》,继承“温柔的新体”的诗派传统,将十四行诗发展到完美。薄伽丘是第一个通晓希腊文的人文主义作者,代表作《十日谈》取材于历史故事、中世纪传说、东方民间故事等,抒发了人文主义精神。在艺术手法上,创造了一些巧妙的讽刺手法。其散文以古代罗马作家为典范,为意大利散文奠定了基础。二、西班牙流浪汉小说是十六世纪中叶在西班牙产生的一种小说类型,他多半描写城市下层的生活,主人公常是失业者,他们没有道德准则指导自己的行为,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态度。在形式上,一般采用第一人称、自传体的形式,描写流浪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西班牙最早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小癞子》。塞万提斯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小说家,是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代表作《堂吉诃德》,是一部讽刺骑士制度的小说,它故意模拟骑士小说的写法,描写堂吉诃德和他的侍从桑丘·潘沙的“游侠史”,通过他们不合时宜的处处碰壁,荒唐可笑,尽情嘲讽了骑士理想和制度;也通过他们的游历,反映了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初西班牙广阔的社会现实,开创了欧洲近现代长篇小说的先河。他的短篇小说集《训诫小说集》是继《十日谈》之后给予西方文坛影响最深的短篇小说集。第三节英、法、德文学一、法国法国人文作家有两种不同倾向:“七星诗社”具有贵族倾向;拉伯雷则更为民主。这一时期小说和抒情诗最为繁荣。龙沙是“七星诗社”的代表人物,有浓重贵族趣味,追求典雅的艺术风格。拉伯雷是法国代表平民的人文主义作家,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之一,代表作《巨人传》,其中的巨人形象在法国民间流传已久。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后期的人文主义作家,他用漫谈的口吻写的《随笔集》是其代表作。蒙田被誉为欧洲近现代散文这种文体的创始人。二、英国英国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高峰。乔叟是具有新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作家中最早的代表。代表作品是《坎特伯雷故事集》,反映了十四世纪英国的的社会现实。乔叟用伦敦方言写作,他在许多故事中创用诗体——双韵体,以后成为英国诗歌中最通行的一种。乔叟也因此被称为“英国诗歌之父”。托马斯·莫尔是英国最主要的早期人文主义者,代表作是用拉丁文写的《乌托邦》。这部对话体幻想小说,被认为是欧洲最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之一。三、德国德国在文艺复兴时期相对落后,其主要通过宗教改革和农民起义向封建主义发起冲击。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领袖。他用德语翻译《圣经》,奠定了德国文学语言的基础。他的赞美诗《我们的上帝是一座坚固的堡垒被誉为》十六世纪的《马赛曲》。恩格斯称他“不但清扫了教会这个奥吉亚斯的牛圈,而且也清扫了德国语言这个奥吉亚斯的牛圈,创作了现代德国散文。”欧洲文艺复兴后文学的主要发展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第三章十七到十八世纪第一节巴洛克文学和清教徒文学一、巴洛克文学巴洛克风格原指十六到十七世纪富丽繁复、精雕细刻的建筑风格,后延展到音乐、美术、文学。巴洛克文学内容上多写带有神秘宗教色彩的生死、哀怨。艺术上借鉴了中古文学象征、寓意、梦幻等手法、并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它对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为那些产生了重要作用,也对十九世纪以来的拉美文学产生了影响。意大利是巴洛克文学的发源地,代表诗人马里诺有长诗《阿多尼斯》,形成了“马里诺诗体”。德国巴洛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格里美尔豪森。他的《痴儿西木传》是一部带有明显巴洛克风格的流浪汉小说。英国巴洛克文学的代表是英国的骑士派和玄学派。二、清教徒文学清教徒运动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倡节俭,代表了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他们以《圣经》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清教徒文学表现出强烈的批评锋芒。弥尔顿是英国十七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也是欧洲杰出的诗人。他的长诗《失乐园》取材《旧约·创世纪》,主要描写撒旦造反和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被赶出伊甸园的故事。《复乐园》取材《新约·路加福音》,叙事耶稣被引诱的故事。《力士参孙》取材《旧约·士师记》第二节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是十七世纪欧洲主要文学思潮,它形成于意大利、繁荣于法国,盛行于欧洲各国,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1、古典主义者在政治上维护王权统治,他们的作品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宣言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2、古典主义文学崇尚理性。3、在创作实践和理论上都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4、古典主义文学要求艺术形式的完美。作品结构严谨,语言明确、清晰。5、古典主义文学以戏剧成就最高。理论提倡:笛卡尔的唯理主义是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他的《方法论》是法国第一部重要的哲学和科学著作,也是欧洲哲学史上的重要著作。其“我思故我在”的思想是现代哲学的开端。布瓦洛是古典主义的理论家,他的诗体理论著作《诗的艺术》,总结了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等作家的经验,提出了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是古典主义的法典。第三节启蒙主义文学启蒙运动十八世纪在全欧形成的一场宣传资本主义思想的思想运动。启蒙运动家以先进的思想教育民众,为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因而有“启蒙”之称。启蒙运动在法国声势最为浩大。启蒙主义文学的特点:1、崇尚自然理性,宣传唯物论。2、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民主性,把文
本文标题:编导艺考文常笔记精要:外国文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419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