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编导艺考文常笔记精要:中国影视简史
编导艺考文学艺术常识(文常)备考课程编导艺考文常笔记精要中国影视简史第一节初期电影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传入中国,由此开始了中国电影的拓荒期(1896-1931)。早期电影主要为短故事片,到1926年掀起“古装片”、“武侠神怪片”的浪潮,直到1930年有声电影出现。电影的诞生电影最初在中国被称为“西洋影戏”,1896年由欧洲传入上海和香港。中国放映电影的第一人是上海徐园主人徐凌云。中国第一部电影出现于1905年,是由北京泰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主持拍摄、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任庆泰所建“大观楼电影院”是北京第一家带有专业性质的电影院。上海是早期电影发展的重要基地。1913年郑正秋编剧并与张石川联合导演了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劳工爱情》是我国库存最早的一部短故事片。第一部长故事片是1921年由中国影戏研究社拍摄的《阎瑞生》。香港的第一部短故事片是1913年由主持“人我镜”剧社的黎民伟拍摄的《庄子试妻》,在这部戏中出演的严姗姗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女演员。黎民伟被称为“香港电影之父”。1923年,明星电影公司完成的《孤儿救祖记》(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开创了中国有电影以来的最高票房纪录。它标志着中国电影草创期的结束,促成了前所未有的“国产电影运动”。影片主演者王汉伦是中国第一位女职业电影演员,曾有“悲剧明星”之誉。这一时期的电影公司,除“明星公司”外,还有长城画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等。“古装片”、“武侠片”1926年下半年开始的四年多时间里,中国电影兴起了“古装片”、“武侠片”、“神怪片”等商业电影的创作热潮。“古装片”又称“稗史片”,基本根据旧文学素材改编,多演绎“才子佳人”或“英雄佳人”故事。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的《美人计》和民新影片公司的《西厢记》是其中较为优秀者。1928年明显公司的《火烧红莲寺》引起了“武侠神怪片”的创作热潮,一时间“到处有火,有寺必烧”,出现了《火烧青龙寺》、《火烧百合台》、《火烧剑锋寨》等一系列作品。此外武侠神怪片还有《荒江女侠》、《儿女英雄》、《女侠红蝴蝶》等。这些武侠片类型化程度很高,剧情基本为除霸型、复仇型、比武型、夺宝型四种。南国电影剧社1926年,我国现代戏剧奠基者田汉创办了南国电影剧社,他受日本唯美主义作家谷崎润一郎影响,将电影看作“人类用机械造出来的梦”。1928年,南国电影剧社改组为“南国社”。1930年因出演舞台剧《卡门》被解散。田汉早期电影活动对电影发展的贡献:一、强调电影不是单纯的盈利工具,而应具有社会教育功能和崇高的艺术价值。他的《到民间去》被称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有进步意识的电影”。二、是将新文艺界的思想引入电影界的第一人,为“左翼电影”运动作了铺垫。有声电影的出现1929年,上海夏令配克电影院放映的美国影片《飞行将军》是有声电影在中国的第一次正式公映。1929年,孙瑜导演的《野草闲花》第一次加了一段歌曲《寻兄词》。有声片分为蜡盘发音和片上发音两种。中国最早的有声片是蜡盘发音。1931年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的《歌女红牡丹》是第一部整部影片用蜡盘唱片配音的有声片。中国最早的两部片上发音的影片为《雨过天青》和《歌场春色》均由外国技术人员摄制完成。1931年,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的《旧时京华》是我国第一部自己制作的片上发音片。第一代导演“第一代导演”活动时间大概为20世纪20年代末,以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为代表。其中以张石川和郑正秋成就最大。他们导演了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及早期最有影响的《孤儿救祖记》。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先驱,他们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不同程度表现出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第二节电影探索期左翼电影运动左翼电影运动是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自1931年兴起至抗战爆发结束,带来了中国电影整体性的艺术转变。1932年到1933年出现了一批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矛盾的电影作品。其中1933年各电影公司制作影片有70多部,具有左翼倾向的约占三分之二,这一年被称为“中国电影年”,是左翼电影的第一个高潮。产生了《姊妹花》(郑正秋编导,胡蝶主演)、《渔光曲》(蔡楚生编导)这样的经典之作。30年代在有声电影出现的同时,中国的默片发展成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如《大路》(孙瑜导演)、《新女性》(蔡楚生导演)、《神女》(吴永刚导演)等。有声电影探索方面的代表是袁牧之、应云卫合作的《桃花劫》。1936年前后,有声电影完全取代默片,电影的探索开始集中到声画蒙太奇的结合方面,《马路天使》(袁牧之编导)即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多贡献。在左翼电影运动中,第二代导演成长起来。他们主要活动于30-40年代,代表有蔡楚生、郑君里、费穆、吴永刚、桑弧、汤小丹等。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在思想内容方面,开始将电影从娱乐中解放出来,开始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在艺术表现上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较好的将“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位引起广泛赞誉的女演员阮玲玉,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电影明星,如女演员有被誉为“电影皇后”的胡蝶、白杨;男演员有被誉为“电影皇帝”的金焰、赵丹、蓝马等。孤岛电影1937年11月上海失守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间的这一段时期的上海租界形成了偏安一隅的“孤岛”。受环境影响,这一时期的电影的显著特点是高产和商业化。这一时期古装片再度盛行。由欧阳予倩、卜万苍导演的《木兰从军》是成就最显著、影响最大的一部古装片。这时还产生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孤岛”时期,商业电影类型空前繁荣,言情片、喜剧片、歌舞片、侦探片等很多作品是以“时装片”名义走上银幕的。“时装片”是当时人们对现代题材电影的统称,包括一些根据中外文学名著改编和直接反映“孤岛”现实生活的影片。战后电影经过抗战时期的磨练,我国电影的整体艺术水平取得了很大提高。战后,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如《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松花江上》、《天堂春梦》、《万家灯火》、《小城之春》等。1948年,由梅兰芳主演的彩色戏剧片《生死恨》是我国摄制彩色片的第一次尝试。启明影业公司拍摄的《祥林嫂》是第一次将越剧戏曲搬上银幕。(越剧改编自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第三节电影发展期新中国电影一开始就与政治有着紧密联系,它在展现中国革命史的同时,也强化着成为国家话语的意识形态。到“文革”时期,则完全称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新中国电影一、革命正剧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了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十七年电影主要是革命的正剧,也称“革命的抒情正剧”。它的题材是表现人民革命斗争生活,通过影片的情节、人物和电影语言抒发革命情怀,以对观众产生认识、教育和审美作用。它还吸收民间叙事艺术,是以戏剧冲突为基础的戏剧式电影。代表影片有《中华儿女》、《战火中的青春》、《红旗谱》、《林则徐》、《聂耳》、《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等。二、第三代导演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形成了“第三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谢铁骊与谢晋被称为“南北二谢”。谢铁骊代表作有《暴风骤雨》、《早春二月》,谢晋此时期代表作有《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等。此外成荫的《钢铁战士》、《南征北战》,水华的《白毛女》、《林家铺子》,崔嵬的《青春之歌》、《小兵张嘎》,凌子风的《中华儿女》都是这一时期的杰作。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王苹,她拍摄的《柳堡的故事,》,显示了女性独到的眼光,被称为“新中国的一缕温柔”。此后她还执导了《永不消失的电波》、《江山多娇》、《霓虹灯下的哨兵》等。三、难忘的1959年1959年国庆之际,文化部举办“国产新片展览月”,展出了《老兵新传》、《林则徐》、《林家铺子》、《五朵金花》、《战火中的青春》、《冰上姐妹》、《红旗谱》、《青春之歌》、《聂耳》等17部影片,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并且走向世界。其中《五朵金花》先后输出到过46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电影在这一年出现了空前的盛况。此时期喜剧电影创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影片有《大李小李和老李》、《女理发师》、《哥俩好》、《锦上添花》等。“文化大革命”电影“文革”期间,电影为政治操控,完全失去了独立品格和审美价值。树立革命样板戏的政治要求、“斗争”哲学衍生的叙事模式、“三突出”理论指导的表现原则和影片整体呈现出的“矫饰美学”风格,是“文革”电影的突出特点。这一时期除了《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等几部较好的影片外,电影创作成绩寥寥。1966-1972年,占据整个电影荧幕的是八部“样板戏电影”。电影史上出现了“八亿人民八个戏”的畸形文化现象。“三突出”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八个“革命样板戏”:包括五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两部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一部交响音乐《沙家浜》。“文革”期间,在八个“革命样板戏”出台之前,国内一度只能看到“三战”片:《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1974年后,才出现了几部较好的影片,如《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等。第四节电影繁荣期“文革”后,中国思想界从封闭走向解放,在老中青三代电影艺术家的努力下,中国电影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题材、类型、风格纷呈,电影事业达到了从未有过的繁荣。新时期新电影1979年是中国电影转折的一年,这一年拍摄的影片在题材、体裁、风格等方面开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有革命历史题材的,有反映“文革”的,有表现现实生活的。80年代出现了《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今夜星光灿烂》等优秀作品。还有风光故事片、儿童片等80年代出现了很多由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包括《阿Q正传》、《伤逝》、《龙须沟》、《骆驼祥子》、《子夜》、《雷雨》、《城南旧事》、《边城》、《包氏父子》、《茶馆》。新时期的电影形式有了很大转变,很多影片结构突破了“电影戏剧化”的传统束缚,开始从偏重外在动作的戏剧结构转向偏重内在心理结构。影片题材和风格更为多样化。现实题材影片的代表有郑洞天执导的《邻居》,王启明、孙羽导演的《人到中年》、雷献禾、康宁导演的《离开雷锋的日子》,吴天明导演的《人生》,黄健中导演的《过年》,谢飞导演的《香魂女》等。军事题材方面,张铮导演的《小花》、谢铁骊导演的《今夜星光灿烂》、张子思导演的《默默的小理河》、谢晋导演的《高山下的花环》等标志着军事题材影片创作的重大变化。此后有李俊总导演的《大决战》等鸿篇巨制,还有叶大鹰导演的《红樱桃》、吴子牛导演的《南京大屠杀》等优秀作品。革命历史题材方面,出现了《红河谷》和《鸦片战争》这样的巨片。人物专家方面较成功的有表现伟人的如《彭大将军》、《周恩来》、《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及表现普通人与基础干部的《蒋筑英》、《焦裕禄》、《孔繁森》。动画片方面有《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三个和尚》、《猴子捞月》等。新时期电影人一、第四代导演“第四代导演”的主体是60年代电影学院的毕业生,其创作成就则主要体现在1977年以后。他们在新时期提出有别于以往的电影理论:打破戏剧框架;提倡纪实性,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结构;注意从凡人小事中去开掘社会和人生哲理,促进了电影的发展。代表人物有吴贻弓、吴天明、黄健中、滕文骥、郑洞天、谢飞等。二、第五代导演“第五代”导演指80年代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一批导演。1983年,张军钊推出的《一个和八个》因在电影语言上以叛逆的姿态出现,被公认为“第五代”的发轫之作。主要代表有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吴子牛、黄建新、李少红、胡玫、周晓文等。第五代导演的艺术创新:1、力求标新立异,宣称“宁愿在探索中失败,不愿在保守中苟安”,形成一股带有实验性的电影潮流。2、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3、作品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第五代导演创作了一大批让观众耳熟能详的作品,如陈凯歌的《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霸王别姬》
本文标题:编导艺考文常笔记精要:中国影视简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419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