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章作业成本法第一节作业管理成本计算法概述第二节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第三节作业成本计算第一节作业成本计算法概述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广泛应用于企业,在现代制造业中,有两个引人注目的特点,一是作业观念已引起管理上重视;二是制造管程中间接费用的比重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竟争弹性制造系统(FMS)适时制生产方式成本管理深入到作业作业管理产生的时代背景——作业观念的重视生产条件变动制造费用比重上升直接人工比重下降为直接人工的400%~500%占产品成本比重约为10%~20%作业管理产生的时代背景——传统制造费用分配方法面临挑战作业管理产生的时代背景——传统制造费用分配方法面临挑战传统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分配制造费用,无论从费用分配率来看,还是从费用分配过程来看,都会使产品成本由于制造费用分配不准确而使其失去真实性,从而造成成本信息严重失真,这不利于企业进行正确的价格决策。从费用分配率来看:随着制造费用比重的明显增长,仍采用单一的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就会使制造费用的分配不准确。从费用分配过程来看:如果按照传统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来分配费用,会使生产数量多的产品承担较多的制造费用,而生产数量少的产品则承担较少的制造费用,这与事实不符。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决策相关性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决策相关性是指基于作业基础计算出的成本信息能够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多方面(期末存货计价、损益确定、特殊定价、业绩考核)的需求。传统成本计算法的决策相关性缺点:1.传统成本法对制造费用的分摊标准单一;2.传统成本计算按直接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分配制造费用,导致生产数量多的产品负担较多的制造费用,生产数量少、批量小的产品负担较少的制造费用;3.传统成本计算法的绩效考评在成本性态上缺乏必然联系。第二节作业管理一.作业管理的涵义作业管理,简称ABM,是指以客户需要为出发点,以作业分析为核心,以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价值为目的,通过对作业链的不断改进和不断优化,从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方式。二.作业管理的相关概念◎作业、作业链和价值链的概念◎成本、成本性态和成本性态分析的新解释◎成本动因和作业中心的涵义作业管理的相关概念——作业、作业链和价值链作业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独立并相互联系的活动。作业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设立的一系列前后有序的作业的集合体。价值链是指企业作业链的价值表现。作业管理的相关概念——成本、成本性态和成本性态分析成本是指资源的耗用,而不是为获取资源发生的支出。成本性态是指成本动因与成本之间的依存关系。成本性态分析是指依据成本动因,将全部成本划分为短期变动成本和长期变动成本两大类的分析过程。短期变动成本:是指随业务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直接材料是典型的短期变动成本短期变动成本的显著特征是:成本的变动在时间上与业务量的变动同步,其成本动因是业务量。分配费用时,以业务量(即数量)为标准,可选择的分配标准有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用量、机器小时等。长期变动成本: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与作业消耗量(也称业务活动量)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如:生产批次、订货次数、检验时数等长期变动成本的显著特征是:作业消耗量的变动与成本的变动在时间上不同步。对于此类成本,其成本动因与业务量无关,因此分配成本时,应采用非业务量的成本动因,即非数量的成本动因。传统意义上的变动成本短期变动成本长期变动成本传统意义上的固定成本长期变动成本成本动因亦称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导致成本发生的事项或活动。作业中心亦称成本库,是指按同一作业动因,将各种资源耗费项目归集在一起的成本类别。成本动因有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两类作业管理的相关概念——成本动因和作业中心资源动因反映作业量与资源耗费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类成本动因发生在各种资源耗费向相应作业中心分配的过程中,它是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的分配标准,资源动因与最终产品的产量没有直接的关系。作业动因反映产品产量与作业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类成本动因发生在各作业中心将归集的作业成本向各产品分配的过程中,为作业成本的分配标准。区别作业管理传统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对象以作业为对象以产品为对象成本控制性质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局限于企业内部研究范畴分析视角延伸至供应商和客户局限于企业内部的供产销分析内容从作业链角度分析从成本项目角度分析成本改进的侧重点缩短产品的生产时间成本本身的降低作业管理与传统成本控制的区别第三节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理论作业成本计算法简称ABC,是指以作业为计算产品成本的中间桥梁,通过作业动因来确认和计量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并以作业动因为基础来分配间接费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理论依据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成本计算真正在实践中得以应用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美国哈佛大学的库珀和卡普兰两位教授是作业成本计算的推动者。一.作业成本计算法的目标1.消除低增值成本或使之达到最小;2.引入效率与效果,从而使经营过程中展开的增值活动衔接流畅,以改善产出;3.发现造成问题的根源并加以改正;4.根除由不合理的假设与错误的成本分配造成的扭曲。二.产品成本的经济实质作业成本法认为:企业的作业过程构成“作业链”,“作业链”同时也表现为“价值链”,作业的推移,同时也表现为价值在企业内部的逐步积累和转移,最后形成转移给外部顾客的总价值,这个总价值就是产品成本。三.产品成本的经济内容作业成本法认为:产品成本是完全成本,强调费用支出的合理有效性,而不论其是否与产出直接相关。期间成本是指无效的、不合理的支出。三.成本计算对象作业成本法认为:成本计算对象是多层次的,可分为资源、作业、作业中心和制造中心等层次。(一)资源资源是指企业从事各项作业所必需的经济要素。包括:货币资源、材料资源、人力资源、动力资源和厂房设备资源等内容。作业成本计算法把资源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是要在价值形成的最初形态上反映被最终产品吸纳的有意义的资源耗费价值。成本计算要处理两个问题:一是区分有用消耗和无用消耗;二是区别消耗资源的作业状况,看资源是如何被消耗的,找到资源动因。(二)作业作业是成本分配的第一对象。资源耗费是成本被汇集到各作业的原因,而作业是汇集资源耗费的对象。从作业成本计算角度看,作业是基于一定的目的、以人为主体、消耗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内的工作。(三)作业中心作业中心是负责完成某一项特定产品制造功能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作业中心是基于管理的目的(作业中心既是成本计算对象,也是责任考核方法),而不是专门以成本计算为目的设置或划定的。将作业中心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有利于汇集资源耗费。(四)制造中心制造中心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实质上是指计算制造中心产出的产品的成本。第四节作业成本计算一.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的成本计算程序(一)确认作业中心,将资源耗费价值归集到各作业中心(二)确认作业,将作业中心汇集的各资源耗费价值予以分解并分配到各作业成本库(三)将各作业成本库价值分配计入最终产品成本计算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作业价值分析——作业动因价值分析作业按其等级不同单位层作业批量层作业产品层作业公司层作业单位层作业是指作业动因随单位产品数量变动而成比例变动的作业。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想想?作用动因是谁?批量层作业是指作业动因随批别的变动而成比例变动的作业。如机器调整、产品检验等。作业动因是谁?产品层作业是指为满足客户的需要,作业动因随特定产品种类的变动而成比例变动的作业。作业动因是谁?公司层作业是指为企业整体服务,与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有关的作业。如人事管理、一般管理等。此类作业动因很难确定!不同种类的作业,具有不同的特点,所采取的成本控制措施也不同。记住:作业价值分析——作业链的连结价值分析作业1作业2作业3作业n-1作业n……理想作业链中各项作业连结状况示意图作业1作业2作业3作业n-1作业n……现实作业链中各项作业连结状况示意图在实际工作中,应尽量消除作业链的重复与断开之处,使其转化为理想的作业链。作业价值分析——增值作业的确认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的判断标准是:如果去掉某项作业,仍然能够为客户提供与以前同样的效果,则该项作业为非增值作业,否则为增值作业。在理想状态下,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只有产品设计、产品加工、产品交付为增值作业。常见的非增值作业则包括:存货中的存储、整理和搬运;生产中的待料停工以及机器维修停工;因质量问题出现的返修、重复检测等。如果要彻底消除这些非增值作业,企业必须进行生产系统的变革,实行适时生产系统。适时生产系统的核心是按制造单元组织生产,从而实现零存货、零缺陷的目标。
本文标题:第十章 作业成本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43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