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2018年小学德育论文12篇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02018年小学德育论文12篇小学生正是慢慢接受教育的年龄,老师的教育对他们的世界观有很大影响。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2018年小学德育论文12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篇一】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摘要:随着新课改在现代教学中不断深化,需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尤其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开展思想品德课程实现,促使学生在对这项课程知识内容学习之后,提升道德意识水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推动小学生健康成长。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老师密切关注的重点,基于此,对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教学策略进行分析,通过提高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者德育教学意识,立足于小学德育教育课程实践,探讨出提高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策略。关键词: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分析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工作被摆在开展教学的首要位置,通过有效开展德育教学,帮助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和道德水平,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小学生★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20个人思想素质的形成和塑造。在本文中,通过对小学德育教学重要性的阐述,并结合当前小学德育教学实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推动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一、新时期小学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可以提升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规范小学生思想和行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德育教学中,老师需要注重学生之间的知识水平差异,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引导,从而帮助小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对礼仪道德进行学习,并做出正确的选择,形成健康的人格,促使小学生德育教育与我国新世纪人才培养相契合。同时,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不仅仅对小学生成长具有促进作用,对学校乃至于我国社会发展也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为促进现代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需要注重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在教学中借助于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二、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分析9.[2]李方艳.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6,76.★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20[3]邹敏仪.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J].魅力中国,2016,94.[4]简跃虹.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7,100.【篇二】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思考摘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其各方面性格的养成都受到这一时期的巨大影响,所以这一时期是打好人生基础的第一步,影响着小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这一时期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性格的是十分必要的。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实现对小学生德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德育教学的途径,从简单的语言讲解,到情境创设再到老师的言传身教,都会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简单探讨了在小学语文中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加强德育教学。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存在着许多的德育思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文内容为媒介,发挥自身的教育素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而同步提高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和德育思想。一、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1.实现德育目标,辅助德育工作开展教育部对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指出:要帮助小学生培养★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20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情感,并且树立起基本的是非观念和法律意识,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小学语文教材中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对这些内容有所体现,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在课内言传身教,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对其中的德育教育目的进行深入探讨,贯彻落实德育发展的目标。2.开展德育教学,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小学语文是一个集简单人文、地理、科学、教育为一体的学科,其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兴趣,在其中渗透的德育教学理念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小学生属于不成熟的个体,为了确保其以后一直走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小学不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语文教师由于自身教学功底的欠缺,对课文中的德育内涵挖掘得不深、不透彻,不能有效地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德育的作用,只是简单地追求文化课成绩和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一些小学生由于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好,并没有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教育,导致小学生在言谈、举止、观念上都有所偏差,严重阻碍着小学生长久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是至关重要的。二、如何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201.课内课堂教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以教材为本,拓宽学生思路,充分结合语文教学和德育渗透。219.[2]陈文艳.网络时代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7-20.[3]施元平.论网络时代职专班主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78-79.[3]康欢欢.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67-68.【篇八】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摘要:教育是国家建设的基本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各界开始越来越重视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但是以往的小学教育中存在着管理僵硬化、安全管理不够全面的弊端。为了促进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本文将基于小学学校管理,对德育教育以及安全管理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关键词:小学管理;德育教育;安全管理泱泱大国五千年文化,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留下了不计其数的文化与道德思想,传承下无数的优秀品质,古代设立私塾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因此在目前的小学管理当中,应该注重学生相关的德育教育。另外★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20因为小学生年纪尚小,对于各种事物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所以也要注意学生的安全管理。但是,在过去传统的小学教育当中,还存着管理方式不当、从事人员思维模式僵化的问题。本着德育教育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优化管理模式,规范教师的行为,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安全的学习氛围和教育环境。一、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德育教育的教育方针首先德育教育就是指道德和行为规范上的综合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把握教育的历史定位,明确德育教育的方式,理解教育的本质内容,深入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传统的小学教育当中,教师的思维模式还处于成绩为重的传统观念,分数成为评判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忽视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加上传统小学管理的方法大多是以刚性为主,在实际的管理教育当中缺乏弹性,只重视了对学生的强制性。这一模式导致了传统小学教育陷入了自上而下金字塔式的畸形发展,在这种模式的长期管理下,学校的教育工作逐渐呈现出呆板、僵硬的状态,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因此,在新课程的改革当中,将德育教育的实行作为重点之一,为了改变传统小学管理形成的弊端,要求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20视德育教育在教学管理中起到的作用。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主体,小学管理者应该充分尊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在按照规定的同时给予一定的教育自主权,发现每个人身上的优势,使其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激励教师热爱这份行业,并且努力认真地去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正如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曾说的那样:“用人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与传统刚性的教育相互比较,重视两者相互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的德育教育管理观念,教师的主体位置得到认同,促进了教师的参与性与主动性,使得教学氛围更为融洽、和谐,解决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更为科学有效,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在小学的德育教育过程当中,不仅是要注重教师在教育管理当中的主体地位,还需要有针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施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不断推动,全国各地的教育管理机构都在进行改革创新,各种新颖优秀的管理方法不断涌出,从而打破了以往注重成绩,忽视德育教育,管理方式不当的固有状态,正式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基于这些,小学管理工作中应该在科学、健康的德育教育中加上民主化的科学理念,才能够使教育工作更加保质保量、高效地完成实施。学校在不断加强教育工作者的相关专业技能的时候,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到教育管理工作的讨论当中,开展研讨式的教育活动,加强了教师联系学校★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20与学生的纽带作用。另外,学校制度的优劣同样关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优化制度建设,才能为教师的发展奠定基础性的作用。二、加强学校管理问题,为小学生打造和谐校园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许多事情,其中校园安全问题更是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焦点。学生进行稳定生活与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校园环境的和谐与安全,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安全问题没有充分的认识,防范意识比较差,极易受到伤害,这就使得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担负着重大的安全使命。对于学校可能发生的楼梯践踏、校园火灾、打架斗殴、体罚学生、食品安全等问题教师都必须高度重视,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使其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下学习。对于学校的安全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首先,学校的管理人员应该制定十分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表示哪种行为不可做,哪种行为可以做,确立奖惩制度,让学生认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并重视起来。此外校园管理者应该明白自身的职责,确定管理内容与方向,一旦意外发生之后,应该在第一时间进行认真处理,警示其他人。其次,学校应该注重校风建设,进而有效地减少或者避免打架斗殴现象的发生。环境对人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校风能够影响到学生的言行举止,培养学生养成积极进取、团结发展、谦虚礼貌的优秀道德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20价值观、人生观。最后,学校管理者应该建立成熟有效的安全预警机制,并且对全校师生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课程,使安全防范意识牢牢扎根在学生的心中。所谓安全预警机制就是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的一种预防练习。例如,学校应该有完善的紧急出口,并且加以标识,必须准备火灾防御系统、紧急急用药品。三、结论综上所述,小学教育是教育工作的初始阶段,也是为后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重要基础的一个阶段。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小学教育的工作必须朝着民主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抛弃旧的刚性管理方法,转而向着以人为本,重视德育教育,发挥教师在教育工作当中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主动参与管理决策当中,营造美好、和谐发展的校园学习氛围。另外,小学管理者不能忽视学校当中潜在的危险,应当重视安全问题,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每项安全管理工作。从而可以有效地防范事故的发生,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管理者,应该紧追社会发展的步伐,积极学习优秀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机会,促进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参考文献:[1]王国勇.浅析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2
本文标题:2018年小学德育论文12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465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