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必修二政治生活复习提纲2018(完整版共8页)
1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一、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体(又叫国家性质)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是什么★(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b——人民当家作主。★(2)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b——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注意:★★A、人民民主的两个特点b:广泛性(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民主主体的广泛性)。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在人权事业上取得的成就)2、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是正义的事情)(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已经写入宪法。(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人民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坚持对敌对势力的专政,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安定。二、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注意:特指选举或被选举为人大代表)★★地位: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注意:自由是有限的,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对自由的体现和保障)★地位: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3.监督权:含义: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注意监督对象)内容: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三、公民的政治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三条)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平等的享有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平等的适用法律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权力与义务的关系:两者是统一的,不可分离。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是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怎样坚持: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又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原因: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五、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内容与要求1.公民政治生活的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2.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1)明确政治生活作用(2)学习政治知识(3)贵在参与政治实践六、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一)民主选举1、我国的选举制度我国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注意:直接选举:①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③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间接选举:①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②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2、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1)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的具体条件确定;(2)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3、选举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各有优缺点)。2①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优点:一是它更能直接地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二是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三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局限性:在选民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有相当大的难度,选举的成本也比较高。②间接选举:选民选出自己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优点:选举的成本比较低,便于组织。局限性: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③等额选举:正式后选人名额与应选人名额相等优点: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选民的积极性。④差额选举:正式后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优点: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局限性:如果竞争不加以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发生。4、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①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②是否积极参与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③行使好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二)民主决策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怎么样)①间接参与:选出代表民意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②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1)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3)有利于决策的有效实施(有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4)有利于培养提高参与决策的能力(参与民主决策的实践,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三)民主管理(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1、村委会性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村民自治的内容:村委会干部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这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管理的主要途径。村里的公共事务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村民通过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来管理日常事务。2、居委会性质: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注意:村委会与居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权组织,不是国家机关)★3、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意义:(1)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2)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3)从社会角度看: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的基础性工程。(4)从公民角度看: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民主管理的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四)民主监督1、怎么样行使监督权★★(1)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此外,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都是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2)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3敢于行使——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敢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合法行使——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2、为什么(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1)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2)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一、政府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的政府。★★二、政府的基本职能: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保卫国家独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宣传,抵制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是大力发展我国教、科、文、卫、体等各项事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4、加强社会建设——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住房等)。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注意: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各项职能有交叉;政府职能的履行主体只能是政府(非政协、党或其他组织)三、便民利民的政府1、政府作用:管理与服务。一方面,人们生活受到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政府提供公共服务。2、公民对政府的正确态度:(1)要了解政府性质和职能,相信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2)要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这是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四、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五、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对人民负责基本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六、公民向政府“求助有门投诉有道”★1、政府向公民提供求助、投诉的途径:①开设热线电话②设立信访部门③依法建立行政裁决制度2、公民向政府求助或投诉的意义对政府的意义:改进政府工作,有利于增强政府威信。对公民的意义:解决困难,维护权益。七、政府的权力(如何行使)——依法行政+接受监督1、依法行政(1)是什么: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2)为什么要依法行政A.国家性质(国体)、政府性质、宗旨、原则决定的B.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C.意义:(依法行政的意义)四个方面: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威信;利于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3)怎么样依法行政★①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②从决策环节来看,一要科学决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科学性)、民主决策(增强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依法决策(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二要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三要完善和发挥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4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的作用,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③政府接受监督。(接受监督是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2、接受监督(1)为什么监督政府的权利?A、根本原因:国体(其他原因:政府性质、宗旨、原则)★B、必要性:权利的性质(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一旦被滥用,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利的滥用,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C、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从而建立起一个有威信的政府。★★(2)怎么样监督政府的权利?A、关键——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P46B、保障——发挥行政监督体系(外部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内部监督(上级部门、监察部门、审计部门、法制部门)的作用。C、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和办事公开制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注意:政务公开的意义:①对政府: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公信力;②对公民: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便于监督政府工作,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体(又叫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组织基石——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国家权力机关★★(2)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3)组织系统:全国人大—地位: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人大闭会时,常委会行使人大部分职权。)★★—职权: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地方各级人大①地位:本行政区域内最高②性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4)组成人员:人大代表A、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B、任期:5年。C、产生:民
本文标题:必修二政治生活复习提纲2018(完整版共8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473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