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试论武术在中学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摘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给中学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武术是中学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功能,在中学体育文化素质教育中广泛开展武术教学法的作用和意义在中学体育教学法中将现代竞技体育与武术教育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健康,培养他们坚强的性格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全文通过对武术的特点及文化内涵的分析,阐述了武术在中学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关键词:武术;中学体育;地位;作用1前言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武术运动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他有着与别的运动不相比的优越性。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并蕴涵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武术课是中学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体育课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内容和手段,在中学体育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武术教学中的内容丰富,它包括对人的政治思想素质、行为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和高尚意志品德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所以中学武术课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并有一定的作用。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利用自己在实习期间,在学校观察学生在上武术课,其中男同学400人,女同学300人,初一学生占45%。初二学生占55%。2.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查找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并提取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观察法利用交流比赛期间进行观察队员的训练情况和训练期间教练对队员的要求不同而得出了结论分析综合法通过分析综合进行讨论与分析而得出相关的论点3研究结果与分析3.1武术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3.1.1武术的特点3.1.2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武术动作的攻防技击性是它的本质特征,作为中国武术特有表现形式的套路运动,虽然拳种不同,风格各异,有的还具有地方特色,但无论何种套路,其共同特点都是以踢、打、摔、拿等攻防动作构成套路的主要内容。虽然套路中不少动作的技术规格与技击原形不同,或因连接贯串及演练技巧的需要,穿插了一些不具备攻防意义的动作,但通过一招一式表现攻与防的内在含义仍然是套路技术的核心。散打的技术更是与实用技击术相一致,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3.1.3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既讲究动作的形体规范,又要求精气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运动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所谓内,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气息的运行;所谓外,指人体物眼身步的活动,如太极拳要求“以意识引导动作”,形意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等。套路演练在技术上特别要求把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的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做到手到眼到,形断意连,使意识、呼吸、动作协调一致。这一特点充分2体现了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倍受中国古代哲学、医学、美学等方面的渗透和影响,形成独具民族风格的运动形式和练功方法。3.1.4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武术的内容和练习形式丰富多样,不同类别的武术项目其练功方法、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负荷不尽相同,分别适应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需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加以选择。同时,武术运动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场地器材也可以因陋就简,这种广泛的适应性给开展武术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3.2武术的文化内涵武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在中华历史上绵延数千年。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它是更富哲理的运动,有其浓厚的文化底蕴。从武术运动的发展过程和文化形态的形成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2.1中国古典哲学是武术的思想渊源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点也是本体论的一个重要体现。所谓“天人合一”,即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武术是人体的运动,要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练武实践必须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武术传统练功十分注意按自然界四季和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提高锻炼效果,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中国武术是在一定的社会需要下产生的,“学以致用”正是演练武术中的体现。而武术意境、神韵等又很难用言语表达,这就要求学习者身体力行,用直觉去领悟、体验、进而把握。这也是我国民族传统思维的特征。3.2.2尚武崇德是武术文化的重要内涵所谓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华土壤中的武术各方面无不贯穿着浓厚的伦理思想,即强调练武与修身的统一,使尚武与崇德成为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武德的理论很丰富,它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武德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具体要求。在武德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直居于封建社会正统地位的儒家仁学思想逐渐成为传统武德的主要内容,主要表现为“仁、义、礼、信、勇”等方面。“仁”的基本含义就是要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它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的全部道德意识,同样也是习武者最高层次的品德追求和德性的最高境界。“义”是依“仁”而行的方法、途径和标准,是强调人的行为必须遵循一定规范和准则的伦理观念。“礼”来自人的恭敬辞让之心,是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礼节仪容,如国际武术联合会规定的抱拳礼就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武术礼节。“信”是指诚实可靠、信守诺言。守信用,重承诺是武林中人的传统与俗尚。“勇”指的是通晓仁义道德,明辨是非善恶之后,果断采用的举止行为,即惩恶扬善,见义勇为的道德品质。3.2.3武术与传统医学的关系武术与传统医学同属人体文化的性质范畴,它们有着共同的哲学方法论基础,并在同一文化区域内相互融合、渗透,又共同丰富、发展。武术则将传统医学理论吸收到自己的理论体系之中,逐渐形成了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内养性情、外练筋骨的养身思想和健身之道。武术不少拳种就是在中医经络学说的指导下进行练拳健身的。另外,武术与传统医学的骨伤科也具有血肉相连的关系。所以说,武术与中国传统医学的长期相互融合促进了二者共同发展。3.2.4武术与传统文学艺术的关系3武术所独有的外在形式美与内在精神美为文学艺术的创造提供了一个广空间。例如,武侠文学就是在武术影响下产生的独特的民族文学,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形式。另外,武术与杂技、舞蹈、戏曲、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都有着亲缘和相互滋养的密切关系。武术所包容的丰富文化内涵,是任何其他运动项目都不可比拟的。4武术在中学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4.1武术在中学体育中的地位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各级中学体育教学必修内容之一,一直以来深受各年龄段学生的喜爱,特别是近20几年来,随着我国武术运动的蓬勃发展,武术在大、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进一步受到重视。最新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增加并规定了武术教学的内容和时数比例。许多高等院校已将初级长拳第三路和24式简化太极拳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将武术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学校武术教育也开始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朝多形式、多层次的方向发展。体育院、系还设置了武术专业,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等武术专门人才。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上海体育学院设立武术专业博士学位点,标志着传统武术已步入现代科学文化的学术殿堂,成为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的专门学科。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之后,武术的学术研究气氛和学术交流活动日益活跃,呈现出相关学科交叉融汇、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的发展态势。可以相信,今后武术必将在中学体育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4.2武术在中学体育中的作用4.2.1培养爱国道德情操的作用武术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讲礼仪、讲道德的优秀传统。十分重视武德教育,素有“习武德为先”、“习武以德本”、“习武不动武”之说,通过武德教育可使学生明确习武的目的并非为了逞强斗狠而是为了宏扬传统文化,为了懂得做人的道理。社会生活中的日常道德是建构武德的基础,而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拳种又有各自的戒约,但一般的都有要求习武者尊师重德、诚实求信、乐于助人、遵纪守法。同时还要求习武者要见义勇为、无私奉献、扶正义、报效国家。明代的少林寺僧在国家危难之际,自觉与侵犯的倭寇浴血沙场;近代的武林高手霍元甲、韩幕霞等都将生死置之度外,先后胜挫外国拳击手,为国争光,这都是武林界人士以民族大义,国家荣誉为己任的历史见证。另外,武术动作舒展大方、造型优美,经常锻炼还可培养学生热爱美、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陶冶学生的情操。4.2.2增强体质的作用要练好武术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而通过武术练习又可发展人体的灵敏、速度、柔韧、灵活、协调等素质。如武术中有许多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跌扑翻滚的动作,经常练习,可有效的发展人体的力量、速度、柔韧和协调能力。武术套路练习时要求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密切配合,对神经的调节功能有较高的要求。武术动作的方向、结构、路线较复杂,还能有效的刺激和改善大脑的功能。另外,太极拳还具有养生的价值。经常练习,可修身养性,身心双修。长期的实践证明:练习武术对增强体质,特别是对增强青少年儿童的心肺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适合不同体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的人选择,在中学体育中推广,有助于大中小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养成终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可为未来的工作的事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44.2.3提高防身自卫能力的作用武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练拳习武,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学习一定的攻防格斗技术,掌握防身自卫的知识和方法,提高人体的灵活性和对意外情况的应变自卫能力。4.2.4磨练意志的作用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习武者获得武术真谛的保障。拳谚讲:“要练武莫怕苦”,“要练功莫放松”。武术的练习,特别是追求技艺提高的过程中,需要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不仅能培养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4.2.5发展智力的作用长期的实践和科学实验,正逐步揭示和论证了武术运动可以通过改善学生大脑的物质结构和机能状况,对全面发展观察力、广泛的训练记忆力、启迪和诱导想象力以及提高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创新和实践恰恰是武术运动的重要特征。像现代武术运动中的自选拳、刀、枪、剑、棍,太极拳竞赛套路国际武术竞赛套路等,都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具有重要的作用。4.2.6提高文化素质的作用武术在我国历史悠久,在其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乳汁的滋养,不仅有丰富多彩的精湛技术,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美学、文学、伦理学、中医学等文化内涵。通过学习武术,不仅可使学生掌握健身防身的技术与方法,还可从中了解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有利于文化素养的提高。5结论与建议5.1结论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中学体育中,具有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功能与作用。通过武术锻炼不仅能使学生有效的增强体质,还可培养道德情操,磨炼意志,是培养21世纪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形式。5.2建议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搞好武术教学,进行训练前,要做适当的热身,出拳时适度发力,不可用力过猛,否则,很容易因为运动过度而产生运动损伤。由于武术运动强度较大,如果练习者出现腿部疲劳、局部痛状不适、眩晕、心率过快等情况,最好停止练习。所以,在学校大力推广武术健身时,要加大普及和推广力度。
本文标题:散打论文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478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