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教育资料】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测试学习精品
教育资源教育资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⑤所属物质类别的是()A.①单质、⑤化合物B.④碱、⑤含氧化合物C.②碱、⑤氧化物D.④含氧化合物、③氧化物2.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的液体,其pH范围是()A.大于7B.小于7C.等于7D.无法确定3.下列物之间的转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①CH4→CO2②CaO→Ca(OH)2③H2O2→H2O④HNO3→HCl⑤Fe3O4→Fe.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4.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B.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因此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C.稀有气体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内部分子间有间隔,而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内部原子间没有间隔5.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入10滴紫色石蕊溶液,装入玻璃管中,然后从玻璃管的两端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并迅速封闭两端管口,很快可观察到管内有白烟产生,待白烟消失后还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氨水和盐酸都属于易挥发性物质B.该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发生C.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同D.图示黑点表示石蕊溶液变成了红色6.类推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B.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D.碳酸盐遇酸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教育资源教育资源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B.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无色C.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紫色D.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A.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B.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C.向H2SO4和CuSO4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9.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盐酸除去铁钉表面上的铁锈D.用氨水(NH3•H2O)处理工厂污水中的硫酸10.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采取的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加入的试剂或操作ANaCl溶液(CaCl2)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BCaCO3(CaO)髙温煅烧CCu(NO3)2溶液(AgN03)足量铜粉,过滤DCO2(HC1)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气A.AB.BC.CD.D教育资源教育资源11.(2019•曲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C.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碱D.金属与稀硫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溶液质量一定增加12.下列关于常见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A.浓NaOH溶液具有强碱性B.Ca(OH)2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C.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其与氧气反应D.浓盐酸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问后,其溶液质量减小13.在烧杯中加入10mLNaOH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恰好由红色变成无色为止,则所得溶液的pH为()A.0B.3C.7D.1014.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牛奶6.3﹣﹣6.6鸡蛋清7.6﹣﹣8.0柠檬2.2﹣﹣2.4番茄4.0﹣﹣4.4其中碱性最强的是()A.牛奶B.鸡蛋清C.柠檬D.番茄15.若是人体内的CO2不能顺利排出体外,会造成人体血液的酸性()A.增强B.减弱C.不变D.先增强后减弱16.(2019•亭湖区一模)欲除去不纯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待提纯物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ACO2(H2O)生石灰气体通过盛有生石灰的干燥管BCu(Fe)稀硫酸搅拌、过滤、洗涤、干燥CCuSO4溶液(硫酸)氧化铜蒸发、洗涤DNaCl(Na2CO3)氯化钡加过量氯化钡溶液后过滤A.AB.BC.CD.D二、填空题17.现有白纸和几种溶液,有人用这些材料设计了一个名为“雨落叶出红花开”的趣味实验。实验的过程如下:先用洁净的毛笔蘸________(填序号,下同)在白纸上画上花,再用________画上叶,将白纸挂上墙壁,晾干后用________向纸上喷即成。A.酚酞溶液B.石蕊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稀盐酸18.为验证“酸的化学性质”,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图实验.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①B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②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③要全面验证酸的化学通性,D试管中能与酸反应的固体单质是________(写一种即可).教育资源教育资源④实验完成后,将全部废液倒入废液缸内,测得pH=2,则废液中所含溶质最多有________种(溶质不计指示剂与气体).19.据实验现象,填写指示剂溶液变色情况:白醋柠檬汁石灰水氨水食盐水肥皂水紫色石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色酚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碱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所以,酸和碱分别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21.化学实验探究【实验发现】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提出问题】在NaOH溶液中存在H2O、Na+、OH﹣粒子,是什么粒子使酚酞变红呢?【假设猜想】猜想一:使酚酞变红可能是NaOH溶液中的水分子.猜想二:使酚酞变红的可能是________.猜想三:使酚酞变红的可能是________.设计实验①取2ml蒸馏水,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实验现象:溶液呈无色,说明猜想________不正确.②取2mlNaCl溶液,滴入几滴酚酞实验现象:溶液呈无色,说明猜想________不正确.实验结论: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说明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粒子是________.22.盐酸和硫酸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两种酸.(1)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两种溶液中含有相同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2)向两种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都呈________色;(3)BaCl2溶液只能与其中一种酸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23.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自己使用的某品牌牙膏的主要成分.(1)【查阅资料】①牙膏的成分有活性物质、摩擦剂、保持牙膏湿润的甘油等物质.②常用的牙膏摩擦剂的主要成分有CaCO3、Al(OH)3、SiO2.③牙膏除了碳酸钙以外,其他物质均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④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Al(OH)3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偏铝酸钠和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和稀盐酸可以发生中和反应.(2)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表: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物质Al(OH)3NaAlO2AlCl3溶解性不溶溶溶该品牌牙膏含有上述摩擦剂中的两种成分,为探究摩擦剂的组成,化学兴趣小组取适量该牙膏加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该牙膏中的摩擦剂.【提出猜想】猜想1:摩擦剂的成分为Al(OH)3和CaCO3.猜想2:摩擦剂的成分为________.猜想3:摩擦剂的成分为SiO2和Al(OH)3.(3)【设计实验】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现象预期实验结论组装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取少量摩擦剂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石灰水变混浊则猜想1成立锥形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摩擦剂部分溶解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则猜想3成立(4)【实验结论】经过实验验证,猜想1成立.【实验反思】同学们为进一步确认摩擦剂中含有氢氧化铝,先在少量牙膏样品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再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依据该现象可以判断摩擦剂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铝.24.右图是小刚对浓硫酸的性质的探究,锥形瓶内的小试管盛装饱和的澄清石灰水。(1)甲装置放置一段时间后,澄清的石灰水出现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2)把乙装置中的胶头滴管内的水滴入浓硫酸中,发现澄清石灰水也出现变浑浊,原因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25.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A中反应开始时,弹簧夹C处于打开状态,一段时间后,关闭C,装置A中仍在反应.过一会儿,观察到装置B中出现白色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为.小组同学探究反应后装置B中的溶液的溶质成分.教育资源教育资源(1)【提出问题】反应后装置B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2)【猜想与假设】猜想1:NaCl、HCl;猜想2:NaCl、CaCl2;猜想3:NaCl、NaOH;猜想4:NaCl、NaOH、Na2CO3.【交流讨论】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________一定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3)【实验探究】将反应后装置B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取少量滤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向滤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则猜想________不正确.实验2:(填写如表)实验操作先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然后再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________实验结论猜想4正确(4)【反思评价】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经过交流与讨论后认为:探究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时,不仅要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________.四、综合题26.(2019•邵阳)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________作用;(2)邵阳地区的生活用水多是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________而减小;(4)医生给胃酸过多的病人所开处方中,常包括含Al(OH)3的药物,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治疗原理________.27.下图体现了有关碱的化学性质,请回答问题:(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Ca(OH)2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Ca(OH)2溶液呈________性。(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3)请写出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有害气体二氧化硫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4)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Ca(OH)2溶液中,发现溶液变浑浊,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8.(2019•昆明)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题目:(1)常温下测得某水样的pH=6,则此水样呈性________(填“酸”、“中”或“碱”).教育资源教育资源(2)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________(填“能”或“不能”)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填“过滤”、“煮沸”、“蒸馏”或“静置沉淀”,下同);实验室中制取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3)俗话说“水火不相容”,然而化学老师给我们演示了一个“水中起火”的实验,如图所示.该实验中白磷能在热水中燃烧是因为:①白磷是可燃物;②白磷与________接触;③温度达到了白磷的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2.【答案】B3.【答案】B4.【答案】B5.【答案】A6.【答案】C7.【答案】D8.【答案】C9.【答案】C10.【答案】C11.【答案】C12.【答案
本文标题:【教育资料】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测试学习精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499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