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中国民族史教案-3.3
第三节突厥语诸族丁零(敕勒高车)铁勒丁零族源古代的北狄族称“狄历”、“丁零”、“敕勒”、“高车”、“赤勒”、“涉勒”、“铁勒”车语言阿尔泰语系丁零语族两汉时期公元三世纪末到四世纪初公元四、五世纪之际南北朝社会经济畜牧业手工业迁徙发展迁居内地司马、参军管理划定区域分置各部留居漠北公元四世纪末叶强大起来487年,西迁491年,攻占高昌541年,高昌灭国铁勒薛延陀薛延陀薛延陀一利晊氏六世纪中叶突厥役属七世纪初叛离西突厥605年契苾部首领契苾歌楞易勿真莫何可汗薛延陀乙失钵野晊可汗611年东附始毕可汗乙失钵西臣于叶护可汗628年臣附于颉利可汗629年夷男真珠毗伽可汗638年册封大度设与突利失为可汗639年阿史那思摩乙弥泥孰俟利苾可汗641年李勣大破薛延陀642年,谢罪求婚645年,内乱646年,灭国贞观二十一年所设府州突厥突厥起源及其与铁勒的渊源关系广义狭义5世纪中叶成为部落名称丁零《晋书·北狄传》→“赤勒”《慕容儁载记》→“敕勒”和“涉勒”《魏书·高车传》→“勑勒”《隋书·北狄传》→“铁勒”732年《阙特勤碑》突厥的立国520年,摆脱柔然542年阿史那土门552年伊利可汗乙息记可汗(553年)木杆可汗(553—572年)室点密(562一576年)563~567年,灭嚈哒突厥政治、经济、文化可汗可贺敦职官叶护、特勤、设、屈律啜、阿波、颉利发、吐屯、俟斤世袭制畜牧业经济文化北方游牧民族第一个创制自己文字毗伽可汗碑突厥的分裂室点密西征佗钵可汗(572—581年)沙钵略可汗(582—587年)庵罗称第二可汗阿波可汗达头可汗突利可汗583年,分裂东突厥沙钵略可汗585年,附隋叶护可汗(587-588)都蓝可汗(589-599)599年意利珍豆启民可汗(600-609)始毕可汗(610-619)处罗可汗(620)颉利可汗(621-630)东突厥灭亡后的突厥人唐对东突厥故地的管理647年,唐置燕然都护府650年,唐置瀚海都护府663年燕然都护改名瀚海都护瀚海都护改称云中都护664年,改云中都护府为单于大都护府669年,改瀚海都护府为安北大都护府西突厥十姓部落西突厥兴衰泥利可汗泥撅处罗可汗(603-619)射匮可汗(611-619)统叶护可汗(620-628)侯屈利俟毗可汗(629-630)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629-632)五咄陆部五弩失毕部咄陆可汗(633-634)沙钵罗咥利失可汗(635-639)乙毗咄陆可汗(638-641,北庭)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639-641,南庭)乙毗射匮可汗(642-650)阿史那贺鲁(651-656)657年,西突厥灭亡唐设安西、北庭两都护府五咄陆部昆陵都护府阿史那弥射兴昔亡可汗五弩失毕濛池都护府阿史那步真继往绝可汗安西大都护府北庭大都护府679年阿史那泥熟匐可汗伏念可汗682年颉跌利施可汗默啜可汗(694-715)迁善可汗颉跌利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后突厥毗伽可汗(717-734)伊然可汗(734)苾伽骨咄禄可汗(登利可汗)(735-741)乌苏米施可汗(743-744)白眉可汗(744-745)阙特勤碑暾欲谷碑毗伽可汗碑回纥回纥的名称与起源维吾尔“联合”“袁纥”、“韦纥”、“回纥”、“迴纥”、“乌护”、“乌纥”788年回鹘丁零、高车、敕勒、铁勒回纥部的构成九个氏族(内九族)药罗葛胡咄葛咄罗勿貊歌息讫阿勿嘀葛萨斛嗢素药勿葛奚耶勿回纥由十姓回纥与九姓乌古斯两个部分结合而成回纥的兴衰时健俟斤乌罗浑菩萨627年“活颉利发”647年瀚海都督府武则天时期南迁727年重返漠北744年骨力裴罗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奉义王、怀仁可汗葛勒可汗(746-759)唐天宝(742-755)年间助唐平叛牟羽可汗(登里可汗,760-780)回纥的灭亡与迁徙795年怀信可汗王室易姓840年回纥汗国灭亡南下回纥西迁回纥“投吐蕃”河西回鹘“投安西”西州回鹘“西奔葛逻禄”黑汗王朝社会经济概况社会“十姓回纥”、“九姓乌古斯”时健俟斤经济畜牧业:羊、马商业:“回鹘路”手工业:皮毛加工、武器、农具农业狩猎回纥社会经济与文化语言文字语言文字风俗习惯风俗婚制葬礼回纥的宗教信仰萨满教摩尼教(763)段连勤:《丁零、高车与铁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周伟洲:《敕勒与柔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杨圣敏:《回纥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林幹:《突厥与回纥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岑仲勉:《突厥集史》,中华书局2004年
本文标题:中国民族史教案-3.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509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