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电影史考研重点整理
名词解释•王朔现象P215中国电影史第一章电影拓荒期第一节中国电影的诞生•电影在中国放映的第一次记录: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主人徐凌云“西洋影戏”。•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主持拍摄,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了第一部无声影片《定军山》。•1913年,郑正秋编剧、张石川联合导演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1921年,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由中国影戏研究社拍摄完成。•1913年,香港第一部短故事片是黎民伟以华美影片公司的名义拍摄的《庄子试妻》。严姗姗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员。黎民伟被称为“香港电影之父”。•1922年,明星影片公司创办我国第一所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孤儿救祖记》•1923年,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成就与影响:开创了中国有电影以来的最高票房纪录,而且在艺术上确立了国产无声片的基本模式,是中国第一部在商业和艺术上获得巨大双重成功的国产片,同时它还标志着民族电影业草创阶段的结束和初盛时期的到来。作为一个电影事件,它所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便是促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产电影运动”。第二节“古装片”、“武侠片”从1926年下半年开始的四年多时间里,中国影坛相继形成了“古装片”、“武侠片”、“神怪片”等商业电影创作热潮。第三节南国电影剧社•1926年,我国著名的现代戏剧奠基者田汉创办了南国电影剧社。1928年南国电影剧社改组为“南国社”,除电影部外另有文学、绘画、音乐、戏剧部,其宗旨定为“团结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田汉早期的电影活动对中国电影的贡献:•1,在多以营利为目的的电影圈中,田汉高举电影运动的旗帜,强调电影不再是单纯的盈利工具,而是相当有社会教育功能和崇高的艺术价值,他本着纯真的态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光荣的第一页”。他的作品《到民间去》被有些史论家称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有进步意识的电影”。•2、他是新文艺界中国文学艺术家中第一个尝试拍电影的人,也是把新文艺界思想引入电影界的第一人,从而结束了我国电影长期游离于新文艺运动的历史,为而后的“左翼电影”运动的开展作了铺垫。第四节有声电影的出现•1929年2月4日,上海的夏令配克电影院放映美国影片《飞行将军》,这是有声电影在中国的第一次正式公开放映。•1929年,孙瑜导演的《野草闲花》,第一次加入歌曲。•1931年,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片是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的《歌女红牡丹》。第五节第一代导演•第一代导演的活动时间大约是在20世纪初到20年代末,其中以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为代表。•第一代导演对中国电影史的意义:•1、他们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艰苦、简陋,又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这些影片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反封建的民主思想。•2、从艺术技巧而言,他们还了解什么是电影,往往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第二章电影探索期第一节左翼电影运动(1931-1937)•左翼电影运动是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1932年到1933年左翼电影运动迅速兴起,出现了一批思想观念鲜明,艺术上也有一定成就的影片。这些影片直接反映社会现实存在的尖锐矛盾,令人耳目一新,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姊妹花》(郑正秋编导、胡蝶主演)、《渔光曲》(蔡楚生编导)•吴永刚导演的《神女》是无声电影的高峰之作。•袁牧之与应云卫合作的《桃李劫》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较全面、有意识的按照有声电影的艺术规律进行创作的影片,被认为是中国有声电影声画结合的划时代之作。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30-40年代,主要要蔡楚生、费穆、孙瑜、袁牧之、应云卫、郑君里等。成就:•1、从他们开始,中国电影的思想内容真正从单纯的娱乐“玩耍”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的反映社会生活,从娱乐中发挥社会功能。•2、在艺术上,第二代导演的最大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他们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渐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3、尽管他们的戏剧意识还很强,但他们对戏剧的模仿已经从形式转向了内涵,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所长。可以说,从这代导演开始,中国电影才显出自己独立的价值。第二节孤岛电影(1937-1941)•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上海进入“孤岛”时期。随着“孤岛”偏安一隅相对稳定的局面形成,新华影业公司首先乘影坛凋敝、无人竞争之机恢复拍片,大受欢迎,引得其他公司纷纷仿效。到1938年,上海电影业又达到了自己的一个新的繁荣期。•此时仍有留下的电影工作者坚持斗争,他们排除困难,拍出了一批令人刮目相看的影片,如1932年2月由欧阳予倩编剧、卜万苍导演的《木兰从军》就是号召国民抗战的佳作。此外,于伶的《花溅泪》、柯灵的《乱世风光》等,都在暴露现实的同时,反映出抗日救亡的时代心声。•我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长70分钟。第三节战后电影•抗战之后,民族电影产生了丰硕的果实。《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松花江上》、《天堂春梦》、《万家灯火》、《小城之春》•文华的《假凤虚凰》是抗战时立后第一部在美国上映并受到好评的中国影片。•梅兰芳主演的《生死恨》是中国摄制彩色影片的第一次尝试。第三章电影发展期第一节新中国电影•1949年新中国建立至1966年之间的电影统称为“十七年电影”(P84-P99)这一时期,电影在银幕上形象的展现了中国革命发展史的同时,也在强化着成为国家话语的意识形态。•十七年电影发展特点:艰难曲折,四起四落(建国初期1951;1956前后;1959;60S初期)一、建国初期P85-89•1946.101st东北电影制片厂(“长影”)•1949.4新中国1st长故事片《桥》•1951.3国营电影厂出品展览•强烈时代气息,工农兵形象占领银幕•繁荣原因:a.政策b.艺术家个人积累努力•问题:如何看待30s以来进步电影的传统问题•1951.5批判《武训传》繁荣局面结束•作品:《中华儿女》《白毛女》《我这一辈子》《钢铁战士》《赵一曼》《翠岗红旗》等二、1956年前后P89-93•1953.2-3批“左”,倡导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1956.5双百方针10-11月舍饭寺会议“三自一中心”•1952《南征北战》•作品:《智取华山》《梁山伯与祝英台》(新中国1st彩色舞台艺术片)《鸡毛信》《董存瑞》《铁道游击队》《祝福》(新中国1st彩色故事片)等•1957反右拔白旗结束三、1959年第三次大发展(50s最高峰)•1959献礼片•我国电影艺术和技术水平达到相当高度,影片艺术风格开始多样化方向发展•创作队伍已熟练掌握电影艺术形式,队伍已成熟四、1961-1963.12第四次发展•1961“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60S与苏联关系破裂,基本与外界隔绝,电影转向我国传统文艺•作品:《刘三姐》《红旗谱》《革命家庭》《杨门女将》《阿诗玛》等•文革全盘否定,messup革命的正剧(红色经典08年、10年真题)•十七年电影,就风格样式而言主要是戏剧式的,占主导地位的是革命的正剧。代表作有《中华儿女》、《战火中的青春》、《红旗谱》、《林则徐》、《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其基本特征:•1、题材内容直接表现人民革命战斗生活,塑造人物强调典型化,用“杂取”或“原型”方法塑造英雄•2、直接抒发创造者的革命情怀,潜移默化的以情动人,对观众产生认识、教育或审美作用。•3、多吸收和借鉴中国民间叙事艺术的传统。十七年时期的喜剧13年真题•1955-1958喜剧探索活跃期,吕班导演拍摄的“讽刺喜剧”最具代表性•讽刺为表现手段•讽刺官僚主义和人民内部不良倾向•《新局长到来之前》《不拘小节的人》《未完成的喜剧》•其他喜剧形式如歌颂性喜剧、轻喜剧(生活喜剧)其他风格样式P116-118•散文式电影:如《林家铺子》《早春二月》;优美含蓄、情景交融;不追求壁垒分明的戏剧冲突•史诗式电影:如《南征北战》;广阔历史生活背景,全景式的宏观视野,记录性的风格,以场面和群像为主要表现手段,人物塑造偏弱偏类型化。•其他如惊险样式影片,《冰山上的来客》等。十七年各时期艺术特点•建国初期:真情实感,真实朴素,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从生活/人物出发,从纪录片基础发展故事片,影片结构较自由不很戏剧化•1956前后:大胆突破(1)向生活各方面拓展:现实主义深化(2)艺术上大胆突破:写人情人性(3)风格样式丰富:特别是喜剧•1959:(1)反映史实,时代精神融入革命历史题材;(2)创作方法与时代一致“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3)艺术质量普遍提高,新生力量壮大。存在问题:(1)一部分影片脱离现实;(2)现实主义深化的受挫;(3)没有条件探讨电影各种艺术形式问题•1960:百花纷呈创新第三代导演•代表人物: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谢晋、郭维、李俊、王苹、林农等。创作特点:•1、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用影片努力反映时代,深入展现矛盾冲突。•2、他们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的追求上,都有十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南北二谢:谢晋、谢铁骊•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王苹,被誉为“新中国的一缕温柔”。代表作品《柳堡的故事》、《江山多娇》、《永不消逝的电波》、《霓虹灯下的哨兵》。十七年电影的特点:•1、注重人物形象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2、具有鲜明的现实性与时代感:革命历史题材•3、造就一批具有特色的艺术家•4、继承我国优秀民族文艺传统,在句式上进行多样探索。十七年电影的缺陷:•1、电影直接为政治服务•2、没有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3、很少借鉴国外电影的艺术成就•4、对电影本体的研究基本没有展开PS:注意问题可能结合具体作品分析,熟悉作品第五章“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1966《纪要》发表;“文艺黑线专政”;对十七年电影全盘否定•运用京剧传统艺术形式表现现代生活,塑造英雄人物•“左”的教条和模式•样板戏电影的摄制“经验”(真题)a.主要任务:塑造高大完美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b.电影语言:敌远我近,敌暗我明,敌小我大,敌俯我仰,敌寒我暖,分镜头艺术规律被机械比例和强行规定代替c.狠批导演中心制文革时期故事片的创作情况(可能考)•1966-1973:0故事片1973-1976:76部故事片•“三突出”,脱离生活,缺乏时代气息,追求“高大全”,公式化、概念化、雷同化,“以阶级斗争为纲”•1974以后较优秀影片:《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难忘的战斗》等(与四人帮斗争结果)•四人帮“反走资派”电影:《春苗》(具有相当艺术性但为政治内容服务)《决裂》《欢腾的小凉河》《反击》《盛大的节日》等•树立革命样板的政治要求,斗争哲学衍生的叙事模式,三突出理论主导的表现原则和影片整体呈现出“矫饰美学”的风格,成为“文革”电影的标志。•卷入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八部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红色娘子军》、《白毛女》、《龙江颂》。•“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好的影片:《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第六章“新时期”中国电影•恢复时期(1976-1978)与政治形势紧紧相关;未能彻底摆脱文革电影的影响;徘徊状态,未有明显突破•1979之后1.解放思想方针;转折、创新;文艺界解放2.电影巨大变化:五个方面P1443.新时期头十年(1976-1986)五代导演同时活跃4.新时期四个阶段:形式技巧的创新(1979-1980)、纪实美学的追求(1981-1983)、影像美学的崛起(1983-1986)、多元化的探索(1987-1988)第三代导演新时期的新成就P152-172•汤晓丹《南昌起义》(1981)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统一,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统一•成荫《西安事变》1.真实美学理想的体现2.驾驭错综复杂、浩瀚历史事件与矛盾冲突的能力:高度概括,抓本质,洞察力3.善于刻画人物性格:细微处挖掘,人物照性格逻辑行动
本文标题:中国电影史考研重点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517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