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顺乎世界之潮流-中国梦版--公开课)
林则徐康有为孙中山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陈独秀李大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840年1919年1949年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42鸦片战争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1885中法战争18941895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甲午战争“顺乎世界之潮流”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这场从海上而来的挑战中,完全没有准备的清政府,遭遇了完全没有预料的失败。道光年间的中国,作为东方的大国,拥有80万的军力,而英国派出的远征军初期只有7000人,到战争结束时也不过2万人,偌大一个帝国为什么会败于远道而来的英军?——复兴之路解说词林则徐魏源一、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技术(器物)①主持编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摘自魏源《海国图志》魏源林则徐、魏源眼里的西方长技是什么?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李鸿章运动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有哪些核心因素推动了维新运动的深入发展?---看图思考维新变法背景:维新:提倡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特指政治上的改革运动。(1)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机深重。(2)洋务运动的开展,使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奠定了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3)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维新派代表主张共同点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维新派代表主张共同点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打着孔子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儒家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相结合。想一想:康有为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资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级力量弱小a、目的:b、根本原因:有人评价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是“跪着造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他敢于挑战传统思想②他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③他要求发展资本主义④他不敢与封建势力文化彻底决裂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课堂练习维新派中的激进派,大胆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在维新派的仁人志士中你最崇拜谁?为什么?为变法流血第一人——谭嗣同严复先生《天演论》,当时犹如惊蛰之春雷响彻神州大地,多少人读之有如醍醐灌顶之感。吴玉章、胡适、鲁迅、陈独秀、李大钊、郭沫若、毛泽东等人都深受影响。曹聚仁先生曾说,他在20年中读过500种以上名人回忆录,其传主(即回忆录的主人公)差不多都看过《天演论》,可见影响之深广。——陈文振《追思严复先生》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请思考: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主张共同点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⒈反对君主专制⒉主张君主立宪制⒊变法图存⒋发展资本主义打着孔子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维新变法思想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①爱国性;②进步性;③启蒙性。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维新派与林则徐、魏源的思想有何异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挽救国家林则徐、魏源维新派相同学西方的根本目的学西方的内容性质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改变封建专制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西方的先进技术西方的政治制度爱国救亡运动爱国救亡运动、资本主义改良运动【例6】(2009浙江文综高考,18)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革命派Vs改良派的论战;1)双方:2)阵地:3)内容:4)实质:5)影响:革命派(孙)和改良派(康、梁)《民报》和《新民丛报》三个“要不要”:资产阶级就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上的准备。要不要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1840年1919年1949年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42鸦片战争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1885中法战争18941895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甲午战争一个主题:一个方向:三个阶段:①学器物(林则徐、魏源;洋务派)②学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③学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向何处去向西方学习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果按此次序排列,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A.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本文标题:顺乎世界之潮流-中国梦版--公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519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