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006道路勘测设计第六章
道路勘测设计学时:46学时第六章选线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路线方案选择第三节平原区选线第四节山岭区选线第五节丘陵区选线第六节特殊地区和不良地质区选线1道路选线选线原则选线步骤选线方法工作程序1.1道路选线原则1.1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回避不良地段,正确运用技术标准,保证线形的均衡性1.2从行车安全、畅通和施工,养护的经济、方便,使路线平、纵、横三个面结合,力求平面短捷舒顺,纵断面平缓均匀,横断面稳定经济1.1道路选线原则1.3注意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做到少占耕田1.4贯彻工程经济与运营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在条件许可时,应论证地选用较好的指标,以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1.1道路选线原则1.5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调查,弄清影响1.6应注意环境保护1.7高等级公路,合理采用上下行车到分离的形式1.2选线步骤1)道路视察初步确定路线总体布局拟定路线的基本走向2)踏勘测量中的选线选定路线的有利地带决定路线分段布局选定轮廓线位1.2选线步骤3)详细测量中的定线最终确定路线的合理位置按照选定的路线方案在地面上确定道路中线的具体位置1.3选线方法1)实地定线采用手水准放坡,结合地形确定控制断面,考虑线形标准,最后拟定曲线及直线位置,确定交角点及路线的具体位置2)纸上定线先按路线平均纵坡拟定导向线(零点线),再拟定交角点及曲线半径,具体布设路线。同时绘出导向线的纵坡线,比较研究最后确定路线方案1.3选线方法3)航测选线利用航摄照片及其镶嵌复照图,借助立体镜仪器,建立室内立体模型进行道路选线,能较好地按三维空间选定路线。路线方案拟定后,沿路线地带进行导线控制点测量,埋设标志。运用航摄大比例尺像片,通过精密立体测图仪绘出等高线地形图,即可进行纸上定线4)电子计算机选线利用电子计算机以数字地面模型储存的航测数据,可进行全套的路线自动化设计1.4工作程序1)路线基本方向的选择政治、经济因素所确定的路线必须通过的点(包括起迄点)称为据点自然条件或工程经济所决定的路线应穿过或避开的点称为控制点一系列的据点和控制点的组合,构成的路线方案就是路线的基本方向1.4工作程序1)路线基本方向的选择明确路线在公路网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在整个交通网系中所承担的运输任务路线经过地区应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在小比例尺(1:25000~1:100000)地形图上,拟定几个可行方案进行比较选定1.4工作程序2)路线带选择在路线基本方向选定的基础上,按地形条件具体选择路线通过的地带按地形大致可分为平原区选线山岭区选线丘陵区选线1.4工作程序3)定线在路线带范围内确定公路线的确切位置在路线带的大比例尺(1:1000~1:2000)地形图上,找出控制路线的所有特征点。考虑平、纵、横三面的协调,并通过试绘试算和反复修改定出路线的位置①地形图定线法1.4工作程序3)定线在路线带范围内确定公路线的确切位置定线人员直接到现场调查分析地形、地质情况,掌握定线带的细部情况,借助方便的仪具,凭定线者对现场的综合判断,定出路线具体位置的方法②直接定线法2影响道路选线的主要因素2.1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意义2.2在综合运输系统中的作用2.3自然条件2.4技术标准和施工条件2.5与沿线旅游景点的关系2.3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文地质构造土壤植物覆盖1)地形决定性条件直接影响道路的技术标准和指标地形划分依据地表形态相对高差倾斜度平整度1)地形地形形态平原丘陵山岭微丘地形重丘地形沿河线越岭线山脊线2)气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地面水的数量地下水位高度路基水温状况泥泞期、冬季积雪和冰冻期等路面使用质量3)水文水文地质情况决定排水结构物的数量排水结构物的大小含水层厚度和位置地基或边坡的稳定性4)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决定地基附近岩层的稳定性路基附近岩层的稳定性有无滑坍、碎落和崩坍土石方工程施工难易程度筑路材料的质量5)土壤路基和路面基层的材料路基形状路基尺寸路面类型的确定路面结构的确定土壤影响6)植物植物影响暴雨迳流水土流失程度路线的布设3路线方案的选择1)收集资料地形图、卫星像片、航摄像片、以往勘测资料交通量及交通组成的调查资料相邻道路的主要技术标准、路线及交通量、设计和施工、运营资料路线行经地区自然条件资料路线行经地区土地规划资料3路线方案的选择2)确定路线总方向和公路等级在小比例尺(1:25000~1:100000)地形图上,初步研究路线走向自然条件为研究重点进行多方案比选3路线方案的选择3)进行实地调查落实各据点的具体位置对路线、大桥、隧道均应提出推荐方案分段提出采用技术标准和主要技术指标3路线方案的选择3)进行实地调查选定路线的控制点,提出具体布局分段估算工程量其他沿线情况调查筑路材料调查4)分项整理调查结果,编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4平原区4.1地形特征1)指一般平原、山间盆地、高原等2)地表平坦、无明显起伏、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3°以内3)平原地区除泥沼、盐渍上、河谷漫滩、草原、戈壁、沙漠等外,一般多为耕地,且分布有各种建筑设施,居民点较密4)在天然河网湖区,还具有湖泊、水塘、河又多等特点4平原区4.2选线原则1)地形制约小2)路线平、纵、横易达到较高的技术标准3)避免采用长直线和小偏角4)避让局部障碍物时注意线形的连续顺适5)易受当地自然条件和地物的障碍6)合理确定路基高度4平原区4.3选线要点1)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平原区新建公路要占用一些农田,要尽量做到少占和不占高产田路线应与农田水利建设相配合路线靠近河边低洼的村庄或田地通过时,应争取靠何岸布线,利用公路的防护措施,兼作保村保田之用4平原区4.3选线要点2)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联系基本原则过境公路:靠村不进村,利民不扰民连接公路:选择适当位置与城市道路连接或穿越城镇4平原区4.3选线要点2)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联系国防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应尽量避免穿越城镇、工矿区及较密集的居民点一般沟通县、乡、村直接为农业运输服务的公路,经地方同意也可穿越城镇,但应有足够的路基宽和行车视距,以保证行人、行车的安全4平原区4.3选线要点2)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联系路线应尽量避开重要的电力、电讯设施。当必须靠近或穿越时,应保持足够的距离和净空,尽量不拆或少拆各种电力,电讯设施4平原区4.3选线要点3)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指定的特大桥是路线基本走向的控制点大桥原则是应服从路线基本走向,一般作为路线走向的控制点4平原区4.3选线要点3)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中小桥涵的位置应服从路线走向一般情况下,桥位中线应尽可能与洪水的主流流向正交,桥梁和引道最好都在直线上4平原区4.3选线要点4)注意土壤水文条件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高地布线应尽可能沿接近分水岭的地势较高处布线4平原区4.3选线要点4)注意土壤水文条件当路线遇到面积较大的湖塘、泥沼和洼地时,一般应绕避如需要穿越时,应选择最窄最浅和基底坡面较平缓的地方通过,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路基的确定4平原区4.3选线要点5)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旧路改建为一级、二级公路,尽量利用旧路新建高速公路,保留原路4平原区4.3选线要点6)尽量靠近建筑材料产地平原地区一般缺乏砂石建筑材料,路线应尽可能靠近建筑材料产地,以减少施工,养护材料运输费用4平原区选线5山岭区选线山岭区指山脊、陡峻山坡、悬崖、峭壁、峡谷、深沟等,地形变化复杂、地面自然坡度大多在20°以上5.1山岭区特征地面横坡陡、高低起伏大、地形变化复杂1)地形方面路线在平纵横三方面都受到约束5.1山岭区特征山区土层薄,岩层厚,岩层产状和地质构造变化复杂2)地质方面山区暴雨多,山洪急,溪流水位变化幅度大3)气候方面5.2山岭区选线原则路线平、纵、横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桥、隧、涵及防护支挡构造物增多工程数量及造价明显增加5.3山岭区选线基本方案山岭地区往往是山高谷深,地形复杂。但山脉水系分明,这就基本上决定了山区路线方向选择的两种可能的方案1)顺山沿水沿河线越岭线山脊线2)横越河谷和山岭山腰线5.4沿河(溪)线5.4.1定义沿着河(溪)岸布置的路线5.4.2适用条件路线主要控制点在山谷一侧相对高程不大5.4沿河(溪)线5.4.3自然条件特点山区河流,谷底一般不宽,两岸台地较窄河流多具有弯曲的特点河谷地质情况复杂山区河流易出现洪水流量5.4.4沿河线河岸选择路线应选在地形宽坦,有台地可利用,支沟较少、较小,水文及地质条件良好的一岸地形、地质条件在不影响路线整体布局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阳坡和迎风的一岸积雪和冰冻地区的选岸5.4.4沿河线河岸选择除国防公路外,一般路线应尽可能选择村镇较多、人口较密的一岸,其他如对革命史迹、历史文物、风景区等要创造便于联系的条件城镇及居民点的分布5.4.4沿河线河岸选择5.4.5沿河线跨河换岸地点慎重选择桥位处理好桥头与桥头路线的关系5.4.6沿河线路线高度线位高低的选定沿河(溪)线的线位高低,是根据两岸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水流情况,结合路线等级标准和工程经济来选定的1)低线一般是指高出设计水位(包括浪高加安全高度)不多(0.5m以上)2)高线是指高出设计水位较多,基本不受洪水威胁的路线1)沿河线路线-低线优点路基土石方工程也较省,边坡低,易稳定路线活动范围较大,便于利用有利地形和避让不良的地形、地质便于在沟口直跨支流。缺点受洪水威胁,防护工程较多低线2)沿河线路线-高线优点不受洪水侵袭,废方较易处理缺点由于高线一般位于山坡上,路线必然随山势曲折弯曲,线形差,工程大遇缺口时,常需设置较高的挡土墙或其他构造物如避让不良地质和路线跨河,都较低线困难高线5.4.6沿河线路线高度综合评价一般讲,低线优点较多,在满足规定频率的设计水位的前提下,路线越低工程越经济,线形标准也越高5.4.7沿河线特殊路段临河陡崖突出山嘴水库地区悬崖峭壁5.5越岭线定义沿分水岭一侧山坡爬上山脊、在适当地点穿过垭口,再沿另一侧山坡下降的路线,称为越岭线关键问题——克服高差路线的长度和平面位置均由纵坡控制控制因素——路线纵坡度5.5越岭线主要应解决的问题垭口选择过岭标高选择垭口两侧路线展线5.5.1越岭线-垭口选择基本符合路线走向1)垭口位置选择标高较低的垭口2)垭口标高选择两侧有利于展线3)垭口展线条件选择5.5.1越岭线-垭口选择可通过:软弱层型、构造型和松软土侵蚀型的垭口4)垭口的地质条件选择应避开:断层破碎带型及断层陷落型垭口5.5.1越岭线-垭口选择垭口的地质条件选择可通过:软弱层型、构造型和松软土侵蚀型的垭口应避开:断层破碎带型及断层陷落型垭口5.5.2越岭线-过岭标高过岭地段山坡平缓,哑口宽而厚的地形1)浅挖低填垭口比较瘦削时2)深挖垭口当垭口挖深在20~25m以上,特别是垭口瘦薄时3)隧道穿越5.5.3垭口两侧展线方案1)定义展线是在两控制点间采用某种方式延长路线长度,以减小纵坡度的过程2)展线方式自然展线是以适当的坡度,顺着自然地形,绕山咀、侧沟来延展距离,克服高差自然展线2)展线方式利用有利地形设置回头曲线进行展线回头展线回头曲线:偏角等于或大于180°山脊利用山包盘旋,以旱桥、隧道跨线螺旋展线在峡谷内,路线就地迂回,利用高架桥跨沟跨线适合于设置回头曲线的地形直径较大、横坡较缓、相邻有较低鞍部的山包或平坦的山脊适合于设置回头曲线的地形直径较大、横坡较缓、相邻有较低鞍部的山包或平坦的山脊适合于设置回头曲线的地形地质、水文地质良好的平缓山坡适合于设置回头曲线的地形地形开阔,横坡较缓的山沟或山坳适合于设置回头曲线的地形地形开阔,横坡较缓的山沟或山坳回头曲线布置不理想回头曲线线形改善示例原线改线恶劣地形的路线恶劣地形的路线垭口两侧螺旋展线垭口两侧螺旋展线利用山谷进行螺旋展线西安汉中高速垭口两侧展线方案利用山谷展线垭口两侧展线方案利用山谷展线垭口两侧展线方案利用山脊展线垭口两侧展线方案利用山坡展线5.6山脊线定义大体上沿分水岭布设的路线,称为山脊线特点土石方工程量小水文和地质情况好,桥涵构造物较少山脊线线位较高,一般远离居民点,不便于为沿线工农业生产服务有时筑路材料及水源缺乏、曾加施工困难地势较高,易积雪、结冰对行车和养护不利5.6
本文标题:006道路勘测设计第六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556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