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探讨一、选题理由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选题理由1、项目初期,公司即为项目设立了“确保省优,争创鲁班奖”的质量目标,提出了“追求高品质、打造精品”的品质要求;2、响应公司“精益管理”的要求;3、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水平。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3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3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截面内部尺寸基础±6钢尺检查柱、墙、梁+3,-3钢尺检查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4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大于5m6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32m靠尺和塞尺检查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一)、模板工程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模板工程1、通病现象:夹渣蜂窝防治措施:柱、梁柱节点、混凝土墙以及梯板的模板安装均应在其根部预留100×100mm的垃圾出口孔,清洗垃圾后再予封孔,防止接口处出现夹渣现象。垃圾出口孔按下列要求留设:(1)柱、梁柱节点每根(处)留一个垃圾孔;(2)楼梯板每跑留一个垃圾孔;(3)混凝土墙每3m留一个垃圾孔。2、墙柱烂根:防治措施:采取在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在墙、柱根部支设模板分别用4m和2m刮杠刮平,并控制墙体两侧及柱四周板标高,标高偏差控制在2mm以内,并用铁抹子找平,支模时加设海绵条或浇筑混凝土前墙、柱根部用水泥砂浆塞实。3、模板漏浆处理:顶板模板和墙体的接缝处理用企口方木代替板模,在方木上留一个宽25mm、深15mm的企口,顶板模板搭在企口上,顶板模与方模接触处垫上海面条,防止漏浆,方木用夹具夹紧在墙上,见下图: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图A贴海绵条图A带企口木方12mm竹胶板50x100木方木方木方夹具次龙骨主龙骨100x100木方顶板模和墙体接缝处理(一)、模板工程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模板工程3、通病现象:墙、柱截面偏差防治措施:焊接或钻孔植定位钢筋,保证构件截面尺寸和轴线位置,模板位置应认真检查、核对。4、错台、漏浆:防治措施:外墙柱、电梯井埋设锁脚螺栓,位置准确、连接牢固,防止错台、漏浆。柱每面埋设不少于2根,墙埋设间距小于或等于600mm,位置距楼板面150mm。5、墙、柱等模板上口胀模:防治措施:外墙、电梯井、楼梯模板上口应设置水平方木,确保上口顺直,次楞应伸长至水平方木位置并加固牢固。6、立杆失稳变形:防治措施:满堂架立杆按照方案设置纵横向水平杆,第一道扫地杆距地200mm,第二道距第一道1500mm,梁底和板底应设置纵横向水平杆,严禁出现独立杆。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二)、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国家标准创优标准轴线位置基础、独立基础1510钢尺检查柱、梁、墙(剪力墙)105垂直度层高≤5m85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层高>5m88全高高层H/1000,且≤30H/1000,且≤30经纬仪、钢尺检查多层H/1000,且≤20H/1000,且≤20标高层高±10±5水准仪、钢尺检查全高±30±30截面尺寸基础+8、-5±5钢尺检查柱、墙、梁、板+8、-5±3表面平整度832m靠尺和塞尺检查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二)、混凝土工程角、线顺直度-3拉线、钢尺检查楼梯踏步宽度、高度-±3钢尺检查电梯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25、-0+20、-0经纬仪吊线尺量全高(H)垂直度H/1000且≤30H/1000且≤30阳台、雨罩位置-±5吊线、钢尺检查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1510钢尺检查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103钢尺检查螺栓外露长度5+5、-0筋的内缩量限值支承式锚具螺帽缝隙11观察、钢板尺检查支承式锚具加每块垫板缝隙11锥塞式锚具53夹片式有顶压53夹片式无顶压6-86锚固端保护层厚度凸出式锚固端锚具≥50≥50观察、钢板尺检查外露预应力筋≥20≥20易腐蚀预应力筋≥50≥50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二)、混凝土工程1、蜂窝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对过大。防治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粘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2、露筋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防治措施: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自重挠度减少;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排除后才能移动。3、麻面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防治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二)、混凝土工程4、孔洞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防治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5、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防治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6、楼板表面平整度差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梯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防治措施:浇捣楼面应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梯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的模具定位;砼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二)、混凝土工程7、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防治措施:基础混凝土是属厚大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浇注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必要时二次浇筑。8、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终凝后)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保湿养护:(1)根据气候条件,淋水次数应能使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2)用塑料布覆盖养护,应全面将混凝土盖严,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3)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淋水。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二)、混凝土工程9、梁板裂缝防治措施:9.1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当埋设线管较密、或线管交叉时,板厚不宜小于120mm。建筑外转角处的室内角部板块和井式楼盖的角部板块,其板厚不宜小于120mm(见图9.1a、9.1b)。建筑物平面刚度突变处的楼板宜适当加厚。图9.1.a图9.1.bAs3bh/1000h≥120(用于双向板)As3bh/1000h≥120(用于双向板)(用于单向板)LoAs3bh/1000As3bh/1000h≥120≥Lo(用于单向板)LoAs3bh/1000As3bh/1000h≥120≥Lo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二)、混凝土工程9.2、挑出阳台宜用梁式结构;当挑出长度L≥1.5m时,应采用梁式结构;当1.0m≤L1.5m且需采用悬挑板时,其根部板厚不小于L/10且不小于120mm。9.3、悬吊于梁下的外墙混凝土装饰板,不论整浇或后浇,均应设置足够的抗裂纵筋,限制裂缝宽度,如图9.2所示。悬吊板抗裂纵筋梁悬吊板抗裂纵筋梁图9.2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三)、钢筋工程1、梁二排钢筋绑扎不规范防治措施:梁二排钢筋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图1.1a图1.1b(1)一、二排纵筋之间的净距不小于25mm和一排纵筋直径的较大者。如箍筋弯勾阻挡二排纵筋位置,应按如图1.1a、1.1b或图2.1b处理。(2)分隔筋直径不小于25mm和纵筋直径的较大者,一、二排纵筋与分隔筋三者必须靠紧,用粗铁丝绑扎。(3)梁面第一分隔筋距支座0.5m处设置,以后每增加3m设一处,同一面纵筋每跨不少于2处;(4)梁底第一分隔筋距支座1.5m处设置,以后每增加3m设一处,每跨不少于2处;分隔筋梁面二排纵筋梁面一排纵筋分隔筋梁面一排纵筋梁面二排纵筋梁底二排纵筋分隔筋梁底一排纵筋分隔筋梁底一排纵筋梁底二排纵筋分隔筋梁面二排纵筋梁面一排纵筋分隔筋梁面一排纵筋梁面二排纵筋梁底二排纵筋分隔筋梁底一排纵筋分隔筋梁底一排纵筋梁底二排纵筋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三)、钢筋工程2、箍筋绑扎不规范防治措施:框架梁、柱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1)框架梁、柱箍筋应按图2.1a制作;当梁、柱纵筋较密,无法按图2.1a制作时,应做成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如图2.1b或规范的焊接工艺),不得焊伤箍筋。φ12钢筋段φ12钢筋段柱纵筋柱纵筋钢筋段与箍筋点焊节点箍筋箍筋焊接满焊10d1350弯勾平直段10d钢筋段与箍筋点焊节点箍筋φ12钢筋段φ12钢筋段柱纵筋柱纵筋钢筋段与箍筋点焊节点箍筋箍筋焊接满焊10d1350弯勾平直段10d钢筋段与箍筋点焊节点箍筋图2.1b图2.1a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三)、钢筋工程(2)梁柱节点箍筋必须按图2.1a或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制作,并按设计要求的间距加密箍筋。当现场安装有困难时,可在柱每侧设置不少于1根ф12钢筋段与节点箍筋点焊制成钢筋笼,随绑扎后的梁筋一齐下沉至设计位置,如图2.2a、图2.2b。5d10dAA箍筋直径焊接10d135010dA-A图2.2b图2.2a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三)、钢筋工程3、垫块不满足要求:防治措施:禁止使用碎石做梁、板、基础等钢筋保护层的垫块。梁、板、柱、墙、基础的钢筋保护层宜优先选用塑料垫卡;当采用砂浆垫块时,强度应不低于M15,面积不小于40mm×40mm。梁柱垫块应垫于主筋处,厚度为纵筋保护层厚度减去箍筋直径;基础垫块厚度同基础保护层。垫块上应按图3.1预留18#绑扎固定铁丝。18#绑扎固定铁丝≥40≥40厚度18#绑扎固定铁丝≥40≥40厚度图3.1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四)、厨房、卫生间楼地面渗漏:防治措施:1、厨卫间楼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2、厨卫间的楼地面周边除门洞外,应现浇砼坎台(混凝土浇筑前楼板面要凿毛),高度不小于200mm,厨卫间标高比相邻板面标高低30mm。3、主管道穿过楼板处应设置金属套管。4、上、下管道预留洞口座标位置应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5、PVC管道穿过楼面时,宜采用预埋接口配件方法。6、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砼浇筑至板厚2/3处,待砼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管道安装后,应在管周进行2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再做防水层。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四)、厨房、卫生间楼地面渗漏:7、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刷成小圆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8、地面找平层朝地漏方向排水坡度为1~1.5%,地漏口比相邻地面低5mm。9、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mm,无渗漏为合格。10、卫生间墙面应用防水砂浆分二次刮糙。11、烟道根部向上300mm范围内宜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规范相关要求:《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第4.10.8条(强条):厨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砼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120mm。施工时结构层标高和预留孔洞位置应准确,严禁乱凿洞。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规范相关要求:第4.9.3条(强条):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铺设前必须对立管、套管和地漏与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第4.10.5条:防水材料铺设后,必须蓄水试验。蓄水深度应为20~30mm,24h内无渗漏为合格,并做记录。第4.10.10条(强条):防水隔离层严禁渗漏,坡向应正确,排水通畅。第4.10.4条:铺设防水隔离层时,在管道穿过楼板面四周,防水材料应向上铺涂,并超过套管的上口;在靠近墙面处,应高出面层200~300mm。阴阳角和管道穿过楼板面的根部应增加铺涂附加防水隔离层。二、质量通病
本文标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597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