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㈠秦始皇一、秦统一六国1、秦国为什么能顺利统一六国?(统一的条件)(1)客观条件:①社会经济发展,各民族、各地区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②久经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③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基础。(2)主观条件:①广泛吸引各国贤士②制定正确的统一方略——“先弱后强远交近攻”③接受法家思想理论2、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符合人民愿望,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内容:①确立皇帝制度;②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名称及职责)③地方实施郡县制度(2)特点:①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②地方绝对服从中央(通过郡县制)③皇帝直接任免官吏(3)影响:①巩固统一,加强了对人民统治,②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2、军事上:南征百越设四郡、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意义——拓展了疆土,奠定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见课本疆域范围)3、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4、经济上:①统一度量衡制度②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5、交通上:统一车轨,修筑驰道、直道,建立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络。(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6、措施颁布意义:①有利于巩固统一;②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三、秦始皇的暴政1、暴政主要表现:(1)“焚书坑儒”:①目的②焚书范围③后果—摧残文化,钳制思想【课本】(2)严刑酷法:(3)繁重的徭役和兵役:①修长城(目的、基础、起止点)②大兴土木,建宫殿、陵墓③北伐匈奴、南征百越2、影响: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朝很快灭亡。(公元前207年,被农民起义推翻)四、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有作为的皇帝。①统一中国,结束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②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③“焚书坑儒”摧残了古代文化,钳制了思想发展。④秦始皇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朝很快灭亡的根本原因。㈡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一、东征西讨定基业:①617助李渊起兵反隋②618李渊建唐③617-624统一战争(顺序薛举、刘武周、王世充)二、击破东、西突厥①626玄武门之变②629灭东突厥影响:解除来自北方严重威胁,巩固北方边防,为唐初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③635深入吐谷浑灭精兵④641与吐蕃建立密切关系,文成公主进藏。⑤642击溃西突厥先锋,不久西突厥被灭掉。灭西突厥影响:巩固西北边疆,广大版图。二、贞观之治(627——649)(一)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生产发展民风淳朴社会和谐民族关系融合对外开放(二)措施(盛世出现的原因)领域内容影响政治选贤任能,虚怀纳谏从民本思想出发,慎用刑法完善三省六部制政治清明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存百姓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促进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思想文化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社会稳定;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民族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被称为“天可汗”利于民族融合,国家统一对外友好开放,兼收并蓄促进国家发展,文化的多元性三、晚年的反省——《帝范》自省四、评说:①杰出的军事家:随父起兵,建立大唐。平定割据,统一天下。灭突厥,开疆土。②杰出的政治家:经济上,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科举制。民族上,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入了鼎盛时期。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③杰出的皇帝:知人善任。㈢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一、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1、清政府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2、统一全国和保卫边疆的任务仍然繁重①台湾——郑成功②黑龙江流域——沙俄③漠西、漠北——蒙古各部3、满汉民族矛盾尚未平复4、辅政鳌拜专权二、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一)巩固统一国家1、剪出鳌拜2、平定“三藩”(1673—1681)(顺序: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平西王吴三桂)历史影响:消除了割据、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助于清除积弊,促进经济发展,安定民生。3、收复台湾(1681—1684)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实现了统一。历史影响: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4、抗击沙俄1685雅克萨进兵。1689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尼布楚条约》性质:是一个通过平等谈判基础上签订的平等条约。评价: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是中国领土,赢得了一个长期相对安宁的环境。5、平定准噶尔部⑴主要战役:1690乌兰布通、昭莫多⑵结果影响:噶尔丹自杀,平叛取得胜利。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6、加强民族团结⑴尊崇儒家文化①表现:A.拜祭孔庙B.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②影响:既缓和了阶级和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⑵加强与蒙、藏民族团结,尊重喇嘛教①表现:A.在多伦与内外蒙首领会盟B.册封五世班禅(达赖是顺治帝册封)②影响:加强了对蒙古和西藏的管理。7、治理国内:①治理黄河②改革赋税,厉行节俭③重视文教,进用文士编订《康熙字典》④开启康乾盛世评价:①功绩:康熙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奠定基础。②消极: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㈠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背景: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礼法秩序受到冲击,“礼崩乐坏”③思想上,百家争鸣,学在民间,私学兴起。一﹡、孔子的生平①自学礼乐:15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成为儒士,苦研《诗》《书》《礼》《乐》,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已任。②从政失败:50岁时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司寇,试图实现恢复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③周游列国:55岁时,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没被采纳。④献身文教:68岁时回到重国,整理编订《六经》,专门从事教育。二、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①“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②核心: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③中庸: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三、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内容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②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③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④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最基本教材。四、评价孔子⑴对中国:①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②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的发展下来;③“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⑵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⑶对欧洲: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五、影响1、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2、孔子提出“仁”(核心),反对暴政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㈡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1)哲学上主张理念论,把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对立起来,理念先于物质,知识是人先天固有,这是一种唯心论,但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2)政治上提出理想国,认为国家应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构成,各守其职、各具其德;由哲学王来统治。这一主张虽然未能实现,但给人们以一些启发。(3)教育上创办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学校——阿卡德米学园,采用对话方式教学,培养了亚里士多德等一批人才,在欧洲教育史、科学史有重要影响。㈢亚里士多德1、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①17岁时在雅典阿卡德米学园学习,师从柏拉图,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被称“学园的灵魂”②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成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之师。为师期间,利用优越条件,继续研究各类科学,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③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被称“逍遥学派”。提出“中庸之道”。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和科学成就及对人类的贡献:①哲学:A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但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和唯心主义之间。B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②生物学: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③物理学:在《物理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④逻辑学:提出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⑤教育:创办“吕克昂”学园,著书讲学。⑥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3、评价亚里士多德:①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一方面总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一些规范性的理论,在西方文化界产生了长久深刻的影响。②“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著书立说的人”,他系统的论著,分门别类的讨论,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③他的作品是批判和发展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使他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④他是一个职业教师,使古希腊教育理论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局限:①基本哲学观是徘徊在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②体现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局限性。4.关于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较: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不同:①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②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③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㈠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一、主要活动1、1640年—1642年参与《大抗议书》的制定。2、1642—1649①组建军队:自耕农组成、打破只有骑士和贵族才能充任军官的陈规、军纪严肃马斯顿荒原战役——铁骑军纳西比战役——新模范军——全歼王军主力②1949年处死国王,宣布英国为共和国。3、1649年—1658年克伦威尔统治时期①血腥征服爱尔兰、苏格兰②1653年就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军事管理模式】③经济:发展工商业④宗教信仰:提倡宗教信仰自由⑤扶持文化教育、改善法律⑥对外:《航海条例》打击荷兰三、评价克伦威尔二、评价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导者,在革命中做出重大贡献。组建“新模范军”并在他的领导下打败王党军队,处死国王,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在其统治期间,维护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颁布《航海条例》,巩固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另一方面,就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远征爱尔兰、苏格兰,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因此,他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史上一位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㈡美国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597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