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新课标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记忆知识点
最新课标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记忆知识点第一单元:1.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数。(a×b=c,当c大于a时,说明b1)2.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小于原数。(a×b=c,当c小于a时,说明b1)3.小数乘法运算时,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应该有几位小数。4.小数乘法的积的末尾有0时,一定要先点积的小数点,再去掉积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取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因为去掉后会改变近似数的精确度。例如:3.6和3.60的精确度是不同的。)5.因数扩大10倍,积就向右移动一位小数点;因数扩大100倍,积就向右移动两位小数点……6.因数缩小为原数的101,积就向左移动一位小数点;因数缩小为原数的1001,积就向左移动两小数点……7.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完全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第二单元:1.纵为列,横为行;描述位置时先说列,后说行;以观察者的角度,从左往右数列,从前往后数行。2.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1)先写一个括号;(2)在括号的中间写一个逗号;(3)逗号的前面表示“列”,逗号的后面表示“行”。3.在同一平面图上,两个数对第一个数据相同,表示这两个物体的位置在(同一列)上,若第二个数据相同,表示这两个物体的位置在(同一行)上。4.向右或向左平移的图形,行数不变,列数改变;向上或向下平移的图形,列数不变,行数改变。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的意义同整数除法的意义完全相同)1.方法:外移几,里移几;方向一致要注意;里缺补零要牢记;上下点点要对齐。2.被除数(0除外),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3.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小于原数。(a÷b=c,当c小于a时,说明b1)4.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商小于原数。(a÷b=c,当c大于a时,说明b1)5.一个数(0除外)除以0.1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一个数(0除外)除以0.125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8倍;一个数(0除外)除以0.2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5倍;一个数(0除外)除以0.25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4倍;一个数(0除外)除以0.5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2倍;6.(1)除数扩大多少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扩大相同的倍数;被除数扩大多少倍,要使商不变,除数也要扩大相同的倍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多少倍,商就缩小多少倍;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多少倍,商就扩大多少倍。(3)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多少倍,商就扩大多少倍;除数不变,被除数缩小多少倍,商就缩小多少倍。7.小数除法取近似值时,一定要比实际的数位多一位,再进行四舍五入。8.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余数也扩大相同的倍数。9.判断一个除法算式的商是不是一个循环小数,一定要看是否出现相同的“余数”。10.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取近似值,一般用容器装东西时,要用“进一法”;一般用材料做东西时,要用去尾法;一般情况下用“四舍五入法”。做题时一定要考虑是用“去尾法”、“进一法”还是“四舍五入法”第四单元:1.在一定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即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具有确定性,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2.在一定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可能预知的,有时会发生,有时不会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用“可能”来描述。3.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可能性的大小是由物体数量多少来决定的。数量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大,数量少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小。4.统计结果中记录的次数越多,说明被摸到的可能性就大,对应的物体数量就相对多些。5.区域越大,指针停在该区域的可能性就越大;区域越小,指针停在该区域的可能性就越小。第五单元1.用字母表示数。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数和字母相乘时,省略乘号后,一律将数写在字母前面。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是a+b=b+a;加法结合律是(a+b)+c=a+(b+c);乘法交换律是ab=ba;乘法结合律是(ab)c=a(bc);乘法分配律是(a+b)c=ac+bc。3.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及计算公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指定的数量,再把字母的取值代入式子中求值,只要在答旬中写出得数即可。4.方程与等式的区别。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5.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6.方程的解与解方程。“方程的解”是一个数,是使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解方程”是指演算过程。7.解形如x±a=b和ax=b的方程。依据等式性质来解此类方程。解方程时要注意写清步骤,等号对齐。8.验算。把未知数的值代人原方程,看等号左边的值是否等于等号右边的值。9.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2)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3)解方程;(4)检验,写出答语。10.算术解法与方程解法的区别。(1)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未知数用字母表示,参加列式;算术解法中未知数不参加列式。(2)列方程解决问题是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求未知数的过程由解方程来完成。算术解法是根据题中已知数和未知数问的关系,确定解答步骤,再列式计算。11.验算。除了把未知数的值代人方程检验之外,还可以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题进行检验,这样验算更有效,也更简便。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1.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平方米到公顷是10000,其它相邻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2.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一定相等,但形状不一定相等3.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不一定等底等高4.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5.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等底(高)等面积,那么三角形的高(底)就是平行四边形高(底)的2倍6.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同时扩大若干倍,面积将扩大二者扩大数的乘积倍(乘法结合律可以验证)7.梯形的上下底同时扩大若干倍,高不变,其面积只扩大若干倍(用乘法分配律可以验证)。8.两个完全一样(面积相等,形状一样)的三角形(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9.利用三角形(梯形)的面积与高求底(上下底),一定要先将其面积乘2。10.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一定要简单分割、正确分割,还要合在一起11.求面积时一定要看清正确的面积单位12.给某个多边形的广告牌刷漆,要看清是单面还是双面13.铺地板是用地板的面去铺,先算出房间的面积再计算需要多个块砖,可能需要单位换算14.计算某块地的产量,先计算面积再按单产量×单位面积=总产量15.三方篱笆围成的直角梯形地的面积计算(高、上下底的和)16.能密铺图形的特点,几个图形能拼组成180度或360度。(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第六单元:(一)植树问题:1、两端要栽:棵数=总长÷间距+1总长=间距×(棵数-1);间距=总长÷(棵数-1)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上楼梯问题可以理解为两端都栽,上楼梯所走段数=层数-1)2、两端不栽:棵数=总长÷间距-1总长=间距×(棵数+1)间距=总长÷(棵数+1)间距=总长÷(棵数+1)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二)锯木问题:段数=次数+1;次数=段数-1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三)方阵问题:最外层的数目是:边长×4—4或者是(边长-1)×4整个方阵的总数目是:边长×边长(四)一端不栽一端栽或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棵数=总长÷间距;总长=棵数×间距间距=总长÷棵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表示周长,S表示面积,ɑ表示边长周长=边长×4:C=4ɑ面积=边长×边长:S=ɑ×ɑ或S=ɑ22长方形:C表示周长,S表示面积,ɑ表示长,b表示宽周长=(长+宽)×2:C=2(ɑ+b)面积=长×宽:S=ɑb3三角形:S表示面积,ɑ表示底,h表示高面积=底×高÷2:S=ɑ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4平行四边形:S表示面积,ɑ表示底,h表示高面积=底×高:S=ɑh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5梯形:S表示面积,ɑ表示上底,b表示下底,h表示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ɑ+b)×h÷2梯形上底=面积×2÷高-下底梯形下底=面积×2÷高-上底梯形高=面积×2÷(上底+下底)
本文标题:新课标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记忆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638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