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魏晋南北朝文学乱离的时代黄巾起义与中央集权的削弱董卓专权和关中大乱军阀混战和匈奴劫掠西晋末年的混乱局面董卓专权和关中大乱董卓入京董卓专权火烧洛阳董卓被杀和关中大乱混乱的局面汉魏以来,王侯旧第宁有得保妻子者乎?公族构篡夺之祸,骨肉遭枭夷之刑,群王被囚槛之困,妃主有离绝之哀。——《晋书》民不见德,唯乱是闻。朝为伊周,夕为桀纣,善恶陷于成败,毁誉胁于势利。——干宝《晋纪总论》相对开放的社会空气礼义的突破《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征召“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之术”的才士。“礼岂为我辈设也”——阮籍人情的张扬“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王戎个性的觉醒文学的独立和自觉人情的张扬对人生的善感——“仆本恨人”忧生叹世:对社会叹逝哀残:对生命恨别怀远:对人生真情而率性清醒的理性态度人生之善感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植《箜篌引》:“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陶渊明《饮酒》:“一生能复几?倏如流电惊。”“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张华《七哀诗》:“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江淹《恨赋》:“仆本恨人,心惊不已。”以真情对抗礼仪张翰悼友阮籍丧母王戎丧亲对待生死的理性态度曹操:“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终令》);“殓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遗令》)曹丕:“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痛哉!祸由乎厚葬封树。”(《终制》)个性觉醒·尊重个性文人个性的成熟和人格的重建时期汉代:•行类倡优:“主上所戏弄,倡优蓄之,流俗之所轻也”(司马迁《报任安书》)•压抑个性:班固《汉书》“(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离骚序》“(屈原)露才扬己”魏晋南北朝:肯定个性才华和个人欲望•才不为用,则肯定自我,否定社会。或慷慨激昂,或淡泊宁静以自持高洁•越名教而任自然文学的独立:文笔之分《文心雕龙》:“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形式《典论·论文》:“诗赋欲丽”——风格《文赋》:“诗缘情而绮靡”——功能萧纲《诫当阳公大心书》:“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审美文学的自觉:文学批评的成熟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基本特点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萧绎《金楼子·立言》:“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文学集团的活跃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二十四友、竟陵八友等对美的追求:新变与增华题材:田园诗、玄言诗、山水诗、宫体诗等形式: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永明体(律诗的开端)修辞:藻饰、骈偶、声律、用典文学与哲理的结合魏晋六朝诗歌发展的几个阶段建安文学:三曹七子、蔡琰正始文学:竹林七贤太康文学: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东晋:玄言诗(孙绰、许询)田园诗(陶渊明)南朝:刘宋:山水诗(谢灵运)齐梁:永明体(谢朓、沈约)梁陈:宫体诗(萧纲;徐庾体)第一章建安文学建安与建安文学献帝崎岖危乱之间,飘薄万里之衢,萍流蓬转,险阻备经,自古帝王未之有也。观其天性慈爱,弱而神惠,若辅之以德,真守文令主也。曹氏始於勤王,终至陷天,遂力制群雄,负鼎而趋,然因其利器,假而不反,回山倒海,遂移天日。(袁崧《后汉书》)建安风骨汉末建安时期,包括“三曹”、“七子”在内的文人,描写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歌唱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形成了一种慷慨悲凉、刚健有力的风格,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建安风骨”,并被后人所沿用。从乐府诗歌到建安文学继承:乐府传统五言诗的持续发展:“五言腾踊”对现实题材的关注乐府旧题的大量沿用发展:文人化特征的加强文人个性发展带来的风格多元化文人化的抒情方式语言的文人化:锤炼之功的日渐加强三曹的个人风格曹操:“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敖器之《诗评》曹丕:“便娟婉约,能移人情”——沈德潜《古诗源》曹植:“如三河少年,风流自赏”——敖器之《诗评》文心雕龙·时序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区宇方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瑯。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一曹操的诗歌忧生叹世的悲怆、慷慨激昂的情志以及对生命的珍惜之情结合在一起记叙汉末史实和个人经历。如《蒿里行》(选234)《苦寒行》(237)抒写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步出夏门行》第一章《观沧海》(238);《短歌行》(235)游仙诗。清醒理性的积极态度《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的特点万民之主的忧生叹世之心舍我其谁的胸襟气魄开阔的视野和深沉的情感以叙事为主的表现方式曹操《存恤令》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苦寒行》(237)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曹操《步出夏门行》(238)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诗的艺术成就缘事而发,情感慷慨郁勃语言古质率真,不加修饰境界苍茫,气韵沉雄四言诗:对《诗经》的学习与发展。开阔浑成的艺术境界郁勃慷慨的情感力度五言诗:多用汉乐府旧题,风格亦受其影响。二、曹丕:清丽娟秀的文士气居世一何不同。上留田。富人食稻粱。上留田。贫子食糟与糠。上留田。贫贱亦何伤。上留田。禄命悬在苍天。上留田。今尔叹息将欲谁怨。上留田。(《上留田行》)《燕歌行》(257)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燕歌行》特点现存第一首文人七言诗女性化的抒情视角多角度、多侧面的抒情方式•清新自然的抒情语言三、曹植其人其诗后人对曹植的评价钟嵘:“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谢灵运:“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同用一斗。”前期生活:才高志大,豪纵不羁才华横溢《三国志》年10岁余,太祖尝试其文,谓曹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出言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抱负远大曹植《与杨祖德书》:“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赋为君子哉?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则将采庶官之实录,辨时俗之得失,定仁义之衷,成一家之言。”曹植《白马篇》(背诵)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的主题普通人的人生性命父母妻子故乡超越平庸,捐躯为国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荣誉)曹植《与杨祖德书》:“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赋为君子哉?”后期生活:备受压抑,雄心依旧曹操时期:争储失败。杨修被杀。曹丕时期:丁仪兄弟被诛杀;贬爵离洛;曹彰暴毙;甄氏之死。曹睿时期:每欲求见自试而不得,生活上极度孤寂。《求自试表》:“无功而爵厚,无德而禄重,或人以为荣,而壮夫耻之。故太上立德,其次立功,盖功德所以垂名也。”《赠白马王彪》序(263)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蕃,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赠白马王彪》与班彪《北征赋》相比同:恋异:怨(一怨时世,一怨人情)与曹操《苦寒行》相比悲: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怆慷慨怨:进退失据、无力回天的悲愤绝望情感的环环相扣与结构的环环相扣曹植诗歌的女性题材女神题材:《洛神赋》弃妇题材:《七哀》、《浮萍篇》怨女题材:《美女篇》、《杂诗》(南国有佳人)《七哀》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自云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游仙诗人生不满百,戚戚少欢娱。意欲奋六翮,排雾陵紫虚。虚蜕同松乔,翻迹登鼎湖。翱翔九天上,骋辔远行游。东观扶桑曜,西临弱水流。北极登玄渚,南翔陟丹邱。李白《庐山谣》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曹植诗的艺术独创性钟嵘《诗品》:“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抒情性增强,个性更加鲜明。在结构上更讲究,尤其是发端往往很精警更注重诗歌的艺术技巧,尤其表现在注重对偶以及锤炼字句上对自然景物有了较多的描写从《美女篇》(270)看汉乐府到文人诗的转化以抒情为主,而非叙事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曹植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文人情感,孤独寂寞又孤芳自赏。“啸”形式上辞藻从古朴到华茂。与《陌上桑》相比结构,用倒置的方法,避免平铺直叙寄托比兴手法的运用四、建安七子汉末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七子之冠冕:王粲王粲《七哀诗》其一(247)《登楼赋》(185)思乡身逢乱世之恨怀才不遇之悲生命迁逝之叹王粲《七哀》(节选)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五、蔡琰和『悲愤诗』蔡琰和蔡邕丁廙《蔡伯喈女赋》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在华年之二八,披邓林之曜鲜。明六列之尚志,服女史之箴言;参过庭之明训,才朗悟而通玄。蔡琰的三次婚姻初嫁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母家。当三春之嘉月,时将归于所天;曳丹罗之轻裳,戴金翠之华钿。羡荣曜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丁廙《蔡伯喈女赋》)被掳匈奴,嫁左贤王,生二子。再嫁董祀,后避居山林。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勗厉。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弃。(《悲愤诗》)蔡琰的文学创作五言《悲愤诗》(252)骚体《悲愤诗》《胡笳十八拍》蔡琰《悲愤诗》:对时代动乱的描写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后人评价沈德潜《古诗源》:“激昂酸楚,读去如惊蓬坐振,沙砾自飞。在东汉人中,力量最大。”梁乙真《中国妇女文学史纲》:“妇女的意义,便在母心。一切的爱,创于此,终于此”。第二章正始诗歌一、正始文学概述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249),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以嵇康、阮籍为首的“竹林七贤”。正始诗歌的特点在整体风貌上,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以及浓烈的忧生之叹成为作品的主调。五言诗的抒情性进一步加强,把对时事的批评
本文标题:魏晋南北朝文学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641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