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下册教案
1《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下册教案第1课茶杯套教学目标:1.欣赏用各种材料制作的茶杯套,感受线材料和铜片的特点。2.巩固结、穿、绕、缠、编、抽等编法技术,学会用云雀编制一个茶杯套。3.理解技术和应用之间的关系、养成热爱劳动技术和生活的积极情感。教导重点:用云雀结编制茶杯套教学难点:运用打结方法编制富有创意的花纹教学准备:毛线、铜片、茶杯、剪刀教学过程:一:观察实物,感受材质1.引导学生观察用不同材料制作的茶杯套,感受不同材质所具有的不同功能。2.用我们已学的中国结编制方法,就能制作出魅力的茶杯套。二.研究茶杯套底部的编制方法.1.教师示范:①.根据茶杯的高度确定线绳的长度,一般线绳的长度为茶杯高度的2倍②.根据铜片的大小,剪下若干段线绳,并运用云雀结绕铜片盘法③.在距离铜片1.5–2cm处,将相邻的两根线绳打云雀结④.打完第一圈的结后,接着打第三圈的结,同时保持长度不变⑤.一次完成所有的云雀结⑥.用剪刀剪去杯套顶部的多于线绳⑦.取三根线绳,编结成麻花辫⑧.将辫子绳穿过杯套的顶部2.学生尝试练习.1).控制线绳的长度.2).杯底的云雀结是否扎实三.学习云雀编制茶杯套的花纹.1.教师示范.⑴在线绳的不同长度的位置打结.让学生观察菱形花纹的格状是否发生变化⑵采用不同的交叉组合.让学生观察花纹是否有幻化⑶小杯套的收口2.学生尝试练习.2⑴通过线绳的交叉改变花纹⑵顺利完成收口⑶对个别同学进行指导四.编制实践.选择自己喜欢的线绳和图文.编制1只小杯套.五.茶杯套的展示.1.在班中展示完成的茶杯套2.讲茶杯套在杯子上试一试.再次调整.3.鼓励学生用小被套盛放各种物品,感受他的使用价值六.课堂总结2.奇妙的针法组合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棒针编制中的几种基本针法的编制符号.能看懂图样2.能依照进行作品的编织、设计、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思维3.通过动手编制练习,明白通过相同针法的不同组合,可以编织出不同的作品教学重点:能看懂样品的使用的针法.按照图示学习编织一种织物。教学准备:普通绒线棒针2根教学过程:一:观察实物,感受不同的编织1.出示毛衣,感受不同的针线编织2.想:你曾在那些服饰中见过?二:学习几种基本织片的编织1.上针的平面织法:A教师示范①起针②位于表侧的第一行编制上针③翻至里侧的第2行,编织下针④重述上述编法B:学生尝试①学生一边看图样,一边尝试编制②与样品进行比较32.起伏编织教师示范编法:一行下针和一行上针交互而成的织片.不管是表侧还是里侧,都是编织下针①起针②位于表侧的第一行编织下针③翻至里侧的第二行,也编织下针④重复上述编法,反复编织下针学生尝试:学生分小组编织,组长负责指导3.双松紧编织:为两针上针和两针下针交互而成的织片,不管是位于表侧行还是位于里侧行,都是先编织两针上针,再编织两针下针教师示范:①起针②先编织两针上针,在编织两针下针③按照上述针法,反复编织三.学生尝试编织1.选择上述一种针法,试着编织一件织品2.上下针组合变化的方式还有很多,如单松紧针法.规划针法等四.织品展示:1.展示已经完成的织品2.可以织成一条围巾五.课堂总结.第3课.小钱包教学目标:1.通过对织片缝制,装饰,做成一只精美的小钱包,了解编织技术的生活价值2.通过动手编织制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激发创作的欲望教学重点:利用上节课中完成的织片,通过缝制,装饰,制作一个精美的小钱包教学难点:装拎带与缝合织片教学过程:4一.作品赏析1.出示几件完成的钱包成品2.思考上节课完成的织品的用途①想想可以把他制成那些生活中的小饰物②想一想他的编织方法是怎样的?3.揭示主题:小钱包二.学生做做:1.编织基本织片:选用自己喜欢的针法.组合编织完成一块基本织片.一般长为20cm宽为8cm2.娤拎带①教师示范:取下棒针,用穿编的方法传入两根绒线,两端各留出可抽拉的线头②学生尝试练习,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3.缝制织片①教师示范:将织片对折,用缝衣针缝合下边和侧边②学生练习注意:缝制时将织片沿长边对折,缝合底边和另一侧边即可4.装饰:用自己挑选的装饰材料缝在小钱包上,起到美化的作用①装饰品可以是现有的,也可以是动手编织②装饰注意图像色彩三.作品展示学生作品展示评价优劣四.课堂交流扩张1.作品评价:应注意穿编,缝合技术掌握程度及作品整体的美观程度2.思考:这些织片除了编钱包外,还能制作那些小饰品:?(手机袋..钥匙袋)3.利用可与时间尝试其他的编织制作四.课堂总结5第4课.植树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和方法2.初步学会植树的一般方法和培育管理的基本技能3.养成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植树的一般操作和养护管理的操作教学难点:栽植的深浅.操作时学生难以把握教学准备:树苗铁锹剪刀水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植树造林有什么作用?①植树造林不但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可以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②植树造林关系到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大事2.我国每年的植树节是几月几日?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植树节前后,全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3.为什么选择3月12日为植树节?春季,在下雨前的一两天植树最好,因为这些天气的空气湿度大,栽植前后树叶水分蒸发减少,能使数目成活率高二.介绍植树的一般方法1.植树的工具:铁锹剪刀水桶等2.植树的一般掌握①侧枝:若果树苗的枝条过多,移栽后仍需蒸发大量的水分,可能造成供养不足,使树苗枯萎死亡.所以在移栽树木时要进行合理剪枝.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促使树木的成活②挖坑:用铁锹在将要植树的地面上挖一个树坑,树坑的深度和直径要比树苗的根系或所带的土球大一些③栽植:先在树坑的底部回填部分松土,然后将树苗轻轻的放入树坑中扶正,一边填涂土一边将土踩实④浇水:泥土回填完毕后,现在树坑周围挖成高15–20cm的土壤,土坑内地应大于树穴,槽约10cm,然后向土壤内浇足够的水,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土根紧密结合,以利用根系的发育,最后盖土成丘.(注意:第一次浇水时一定要浇足浇透)三:课堂交流61.为了让小数健康成长,使其造福人类,植树后的养护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对比,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呢?2.学生交流讨论3.总结:养护管理时应该浇水,施肥,除草等等四.时间活动1.联系区委会,少工会给学生创作机会2.在时间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第5课.可爱的小陶童教学目标:1.学会对黏土的捏,揉,搓,压等技法2.能制作出原粒形内空的泥人胚子,并对胚子进行刻画,上色等美化,完成彩色小陶童的制作3.了解泥土到烧制成陶器的过程,增添生活的乐趣,培养合作互助及创新精神教学重点:学习对黏土的捏,揉搓等技法教学难点:是对胚子的雕刻教学准备:黏土,圆柱体棒,彩色颜料笔,小刻刀,釉,烤箱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陶器是由黏土或以黏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的总称,陶器工艺品是我国最古老的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灰陶,江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商店已出现釉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中间陶瓷至今兴盛不衰,宜兴的紫砂壶,台湾的陶塑,崇宁的雕镂陶等文明于世,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制作小陶壶二、设计制作方案1.阅读课文“陶器的制作”小组讨论设计十个小陶壶的制作方案2.以小组为单位,记录制作方案及分工三、学学做做1.圆柱体棒做模具,在模具外围上一圈料土(注意:模具的外形要简单以便脱模)2.将料土捏成小彩童的基本形状:8字形,上面是脑袋,下面是身体(注意:头要大一些才可爱)73.用小竹签或小刻刀在料土上刻出小彩童的帽子,头发,头巾等,并用收捏出娃娃的圆脸蛋4.将彩童晒干后,涂上颜色(晒干泥胚一定要方在阴凉处,不能直接在阳光下暴晒,否则容易裂开)四:作品展示1.学生作品展示,评价交流2.请个别学生进行经验介绍五、课外扩展课外学做一只小狗,一只小猫或其他动物第6课.哈哈照相机教学目标:1.通过运用纸工的剪.切.画等技法,学会做一件纸工小玩具,在制作过程中了解到橡皮筋动力的作用2.通过纸工玩具的制作,增及童趣和童乐,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并且提高对纸工玩具制作的兴趣和制作发明的欲望教学重点:相机的构造和设计教学的难点:橡皮筋的安装教学准备:卡纸橡皮筋棉线图片剪刀小刀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我们利用一些卡纸和橡皮筋,制作一部有趣的玩具照相机,不过里面的照片可以事先准备好,就看你怎么给小伙伴一个惊喜了二、新课引入1.请学生谈谈有关照相机的更新过程2.教师引入:哈哈照相机是20实际60年代的玩具3.作品欣赏:思考①为什么拉制棉线后,哈哈照相机的镜头会晚上弹?②相机内的照片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你会设计出更生动有趣的照片来吗?4.小组合作:尝试分工8三、学学做做①先将两张扑克牌大小的卡片上下对齐,在卡纸上点A.B.C三点,将卡纸分成四等分②以B.C两点为中点画一个长方形,并在A.C两点的右侧取两点为点D.E③用小刀按长方形的外廓线切割,并将纸片向上翻折,当作相机的镜头,然后在A上钻个小孔,穿上单根橡皮筋,并打个结,另一头穿过点F打个结,注意调整好橡皮筋的拉力,使他打开穿④在点D’和点E’处,用两根橡皮筋横向固定⑤在点E处的橡皮筋中间系一条细线,拉动细线使橡皮筋下垂,这对照相机的镜头就打开了⑥准备拍照,盖上镜头⑦拉动细线,镜头向上翻四、学生评价1.根据相机的制作,美化和创新进行评价2.交流创新照相机可以设计成各种形状,利用各种之和或其他物品,设计制作更多的照相机五、课外扩展让学生模仿小记者采访同学,进行拍照第7课.常春藤扦插育苗法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常春藤扦插育苗的一般方法与优越性2.初步学会常春藤扦插育苗及扦插培育管理的基本技能3.养成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教学重点:常春藤扦插育苗操作操作难点:插条扦插技巧及扦插管理教学材料:常春藤插条剪刀铲子洒水壶花盆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1.扦插育苗是植物繁殖的常用方法之一,它具有繁殖速度快,插条易采集,遗传性状变化小,管理方便等特点92.思考:怎样做才适合常春藤插条的成活?(使泥土保持一定湿度,前期需要适当遮光,冬季适当保暖)二、学学做做1.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①修剪插条:常春藤的插条厂10–15cm,一般有3个结位,扦插前剪去下端的叶子②做苗床,根据插条的多少,设计并做好扦插育苗的苗床(花盆)③扦插:在苗床泥土中间铲子梨出深10cm的插槽,将插条2/3插入,用手按实泥土(注意:株距3cm)④浇水:扦插完后浇水(注意:第一次浇水一定要浇透)三、课后管理1.课堂中常春藤扦插操作主要看准备是否充分2.课后管理是关键,包括后期的及哦水,扦插成活率第8课.校服上的小标记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中国四大名秀的有关艺术特点及常用针法2.了解并初步掌握绣花的基本针法,斜行针,链边针,锁边针等3.自行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并完成校服上的小标记教学的重点:了解并初步掌握绣花的基本针法的技能教学的难点:自行设计一个简单图案并完成校服上的小标记教学准备:针剪刀绣花线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哪些地方需要绣花?2.你会绣花吗?打算绣怎么样的图案作为校服的标记呢?3.介绍中国的四大名绣①苏绣。艺术特点:以针法精细,色彩雅致而著称,其图案修理,题材广泛,技巧活泼灵动常用针法:齐针散套打点②粤绣。艺术特点:构图紧密热闹,色彩富丽,绣线较粗且松,针纹重叠微凸。③蜀绣:用针工整,平齐光亮,丝路清晰,不加代笔,花纹边缘如同刀切一般齐整。④湘绣:以图画为题材,形态生动逼直,风格豪迈。4.上网查材有关绣品,让学生欣赏。10二.学学做做:1.学习绣花的一些基本针法。①斜行针②回针③连环针:绣成链环状。④齐针:是绣花中用途较广的一种针法。2.在校服上绣图案的上步骤介绍。①将设计好的图案用铅笔画在校服上②用绣花绷将校服绷紧③用齐针绣图案。3.学生尝试三.学生学会用十字绣第9课.养鸡(选学)第10课、肉饼蒸蛋教学目标:1.了解蒸制食物的方法.2.认识有关蒸制的炊具,了解蒸制菜肴时的注意事项.3.能自己选择食物进行搭配,并从营养,卫生,经济环保等方面作简单的评价.4.能自己制作一个蒸制菜,掌握蒸制的方法和技能.获
本文标题:《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下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662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