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教案
1《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炀”“赭”“滫瀡”“愠”“更”“虞”“黔”等词的读音及意思进而疏通文意2.学习借鉴文章的巧妙构思3.理解作者对朋友深沉的情感以及通过贺朋友火灾所表达的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批判及态度教学重点文章的曲笔构思,作者通过独特构思表达的思想情感学习过程一、导入看标题,可知王参元家里不幸失火,而柳宗元不仅不慰问反而恭贺他?也许有同学会觉得很奇怪甚至不解,觉得他做人不厚道,不过我们不要让感情影响了我们的正确认知,一起研读这篇文章。【学生自学、展示交流】1:关于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他出生于安史之乱平定后的第二十个年头。这个时期属中唐。生于安史之乱后唐帝国已经是一蹶不振,除了社会经济因长年动乱已大伤元气外,中唐时期仅就直接威胁上层统治的政治问题而言,突出的有两个:一是藩镇割据,二是宦官擅权。他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改革集团,锐意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重获起用回长安,因为刘禹锡的一首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又被贬谪,改任柳州刺史,最终客死柳州。2:运用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解决文中生字词。(1)给括号前的一个字注音焚炀(yáng)赫(hè)烈脂膏潃(xiǔ)瀡(suǐ)赭(zhě)其垣(yuán)宥(yòu)而彰之开其喙(huì)(2)解释括号前的一个词吊(安慰)而更以贺也水火之孽(灾难)为世嫌(猜忌)之所加(凌驾)盈虚倚伏(吉凶祸福相互转化依存)辽阔诞漫(宽阔无边、漫无边际)善小学(研究文字、音韵、训诂的学问)嗤嗤(喜欢讥笑别人的人)相(辅助)黔(烧黑)其庐又何阙(缺憾)焉(3)解释通假字宥(侑)而彰之又何阙(缺)焉(4)词类活用善.小学形容词作动词,擅长而后能光明..名词作动词,看见光明常与孟几道而痛.之使动以震骇..左右使动(5)指出句式唯恬安无事是望也(宾语前置)吾是以始而骇也(宾语前置)然时称道于行列(状语后置)有以异乎古(状语后置)士之好廉名者(定语后置)(6)重点语句翻译。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由于路途遥远,书信言辞简略,还未能确切地了解您的具体情况。假若果真是荡然无存,那么,这正是我特别要祝贺您的了。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您殷勤地奉养父母,安宁地过日子,只希望平安无事(唯…是…,宾前)。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必是必信,是以中而疑也。2然而,这个道理宽阔无边、漫无边际,即使是圣人也不能认为这是一定真实的,因此我到中间又怀疑起来。士有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那些喜好廉洁名声的士大夫,都顾忌别人说坏话不敢称道您的才能,只是自己心中明白,藏在心里,不敢说出。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予而不栗。大火帮助(通假)您,让您的真实情况显现(使动)出来,使那些把称赞您的话藏在心底的人,都能够张开他们的嘴巴,主持考试的人,授给您官职而不再害怕。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大火烧黑(形作动)了您的房屋,烧红(形作动)了您的垣墙,来显示您的一无所有。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现在我说的这些情况,和古代的有些不同(状后),所以把慰问改成祝贺。【精讲点拨、互动探究】1、朗读第一段,思考问题:获悉王参元失火消息后,作者的心理活动是什么?①作者的心理活动:骇疑喜2、根据骇、疑、喜三个字,找到关键句,划分层次。齐读第一层。①作者惊骇的原因是什么?明确:突然而至,滫瀡不给。骇是听到不幸消息的自然反应。齐读第二层①提问: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焉,乃始厄困震悸......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这几句话体现出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文章在思想上与之对应?有没有寓言说明这个哲理?有没有实例证明这个观点?明确:《孟子二章》,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塞翁失马》《太史公自序》②作者为什么用了一个疑?明确: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有了怀疑,才有下文的立意之奇,可见杰出的文学家首先必须是思想者。柳宗元命运多舛,这也是一切思想者共同的命运,诗《江雪》,藏头诗,千万孤独。但是时间总能证明思想者的价值。我们后人总能隔着时间的河流与先贤对话,他们永远活在历史、现在与未来。齐读第三层①提问:作者大喜而贺的原因是什么,喜从何来?他的观点能成立吗?明确:天火涤荡,显白不污。天火涤荡掉什么?财产、嫌疑。究竟是什么显白不污?才能。天火可以黔其庐,赭其垣,但是天火不能黔其才,赭其志。柳宗元祝贺的其实并不是王参元家失火,而是祝贺王参元可以因失火而得以施展才华,他的贺就是吊,是对王参元的宽慰和祝福,观点能够成立。3、朗读最后一部分,作者是怎样勉励王参元的?明确:勉励王参元做一个安贫乐道的人。4、学习借鉴本文的巧妙构思起笔突兀,出人意料,颇有悬念,引人入胜。王参元是鄜坊节度使王栖曜的小儿子,是作者柳宗元的朋友,朋友家里“失火”,生活失去着落,作者3不去劝解、安慰,反而要“祝贺”,实在是“奇特尤甚”(清·过珙《详定古文评注全集》卷七)。总领全篇,纲举目张。文章开篇,先交代自己从朋友杨敬之处得到王家失火的消息,作者描写了自己听到消息时的思想情绪的变化,“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始”“中”“终”,从时间的角度,反映了作者对“失火”一事的认识过程;“骇”“疑”“喜”,则形象地交代了思考的结果,简洁地概括了为什么要把“安慰”改为“庆贺”的原因。这句话也是全文的纲领。文章接下来就从“始骇”“中疑”“终喜”三个方面,分三个层次一一进行了说明。【当堂反馈、效果评价】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炀:焚烧B.蓄之衔.忍,而不能出诸口衔:藏在心里C.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黔:黑色D.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皆相吊.吊:慰问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A.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B.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非子房其.谁全之?C.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D.故将吊而.更以贺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3.解释下列句中古今异义字(1)乃吾所以..尤贺者也的原因(2)为文章,善小学..研究文字、音韵、训诂的学问(3)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我(4)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消除(5)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你的真才实学(6)因人南来,致书访死生..偏义,只指生,健康状况(7)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同僚1、失火后,王参元能否因此而得以发挥自己的才能?你认为他的命运会因此改变吗?(结合课文以及韩愈的《师说》)当时社会的积弊丛生。小人当道、积毁销骨,连柳宗元这样得耿介之人甚至做了监察御史之后说话也无济于事;贪赃枉法,贿赂公行,猜忌横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廉名之士不敢称善可见舆论环境不正常,廉名之士不敢行公道之事,不能振拔于流俗,更是可悲可叹;君主不贤明,社会黑暗。柳宗元不可能意识到这是制度的问题,他以为妨碍王参元施展才能的只是嫌疑。如今一把天火终于烧去所有的嫌疑,柳宗元怎能不为之而大喜,怎能不为此而恭贺王参元?
本文标题:《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665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