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龙源期刊网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作者:肖东芝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4期【摘要】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与原子型相类似,但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出版社数量少,增长特别缓慢;集中度低,出版社规模相差不大,没有形成两极化发展模式;产业布局过于均衡、分散;行政性市场垄断和低层次过度竞争并存。而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出版社成立严格的审批制、书号的配给制和行政干预三个方面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形成的行政垄断。所以,继续推进图书出版产业的体制改革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关键词】图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图书出版体制;行政垄断一、引言广义的图书出版产业包括出版、印刷和发行。但是不管是行业分类表还是新闻出版总署在统计数据时,图书出版产业仅仅是指图书出版,而不包括印刷和发行,为了进行区别,将之称为狭义的图书出版产业。本文的研究基于狭义的图书出版产业上。图书出版产业属于朝阳产业、无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图书出版产业属于文化产业,具有双重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以政府考虑的不仅仅是它的盈利能力,还有它在思想意识方面的影响。因此,政府对图书出版产业的管制非常严格,制约了它的发展。二、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特点从计算得知,1996-2014年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八厂商集中度i最高不超过30%,按照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来看,我国的图书出版产业属于原子型也就是竞争性,但是又与典型的原子型结构有所不同。原子型结构的特点是产业内企业非常多,且不存在集中现象,表现为过度竞争。而我国的图书出版产业由于某些原因表现出不同的特点。1、出版社数量较少,增长特别缓慢。出版社数量从1996年的564家增加到目前的580家,而美国2006年出版商的数量就高达8.85万家。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我国成立了相当数量的民营出版工作室,据统计,2005年的数量达到8500多家,有80%的畅销书出自民营图书工作室ii。我国民间图书工作室的快速发展充分说明了我国出版社数量的严重不足。2、集中度低,出版社规模相差不大,没有形成两极化发展模式。我国目前出版社的规模虽然有所差别,但基本上都属于中等规模。从发达国家的图书出版产业的市场结构特点来看,在大众市场的市场集中有利于提高规模经济,而众多微型出版社的出现又满足了小众市场的需求,大型出版集团和个体微型出版社互补的市场结构才是有效率、有竞争力的。早在上世纪龙源期刊网末,美国的贝塔斯曼·兰登书屋和新闻集团等五大出版集团在美国国内图书的市场份额达80%。iii同时,美国也存在众多微型出版社致力于小众市场,满足具有特殊兴趣、特殊需求的读者。据统计,个体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种类能占到美国新书种类数的70%多。3、产业布局过于均衡、分散。我国出版社成立于计划经济时代,带有计划经济的明显烙印。我国出版社形成了中央级按行业均衡分布,地方出版社按地域均衡布局、条块分割的局面。具体表现为中央级的出版社主要按照各主管部门的性质设置的,例如气象出版社、纺织出版社等;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出版社的性质、数量和格局都大体相同。各省的出版社一般包括人民、教育、科学技术和少年儿童等出版社,且规模最大的通常是教育出版社。这样就形成了除了北京以外(因为中央出版社大多在北京),其他地方的出版社数量相差不大,没有形成产业集聚。而美国的图书出版产业主要集中在伦敦、爱丁堡和格拉斯哥,日本的主要集中在东京。4、行政性市场垄断和低层次过度竞争并存。我国图书出版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中央出版社和地方出版社之间的竞争、正版书籍和盗版书籍之间的竞争等,主要靠打价格战、缺乏创新。图书出版产业的行政垄断具体表现为地方出版社呈现条块分割格局,且各出版社都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挂钩,为了维护本地出版社的利益,区域封锁十分严重,跨地区的出版社非常少,市场垄断十分严重。就连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出版业集团化发展也没有打破区域限制,基本上是各省内部的几个出版社进行组合重组。三、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特殊市场结构形成的原因1、出版社成立严格的审批制。我国出版社的成立都要通过政府的严格审批,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第12条规定,设立出版单位必须由其主办单位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同意后再报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即使是中国加入WTO,面临国外出版集团的严峻考验,政府所采取的办法是利用行政手段促使各省内出版社的组合,而对出版社的审批则更为严格,从2009年至今,出版社数量一直保持在580家。2、书号的配给制。书号和版权页是我国图书出版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如果没有的话,就不允许销售和定价。我国出版图书用的书号是由新闻出版署按照分各出版社的实力和规模进行分配的。书号管理制度设立的本意是调整图书结构、提高版权质量。但是这种类似计划经济的配给模式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种出版权利分配必然会产生租金,从而出现买卖出号等寻租行为。本来分配制就使得资源不能进行最优配置,而寻租更是严重破坏市场竞争,造成惩优奖劣的后果。3、出版社管理的行政干预。我国的出版社、出版集团虽然进行了企政分家甚至股份制改造,但是行政色彩还是很浓。出版社的负责人不是市场选择的,通常带有行政色彩。这种情况下,负责人更多的是对政府行政部门负责,就可能与市场产生背离。这三个方面因素的相互交织是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出现行政垄断的的根源,也是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源。龙源期刊网四、结论与对策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现有的市场结构不太合理,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新闻出版行业的体制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要坚定不移的继续深化图书出版产业体制改革,推进图书出版产业市场化、法制化进程。1、图书出版体制改革要区分企业和事业。就图书出版而言,将一些主要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出版社等作为事业单位,其他种类的出版社可以放松管制,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才能使得利益最大化。目前,最阻碍图书出版产业发展的是出版单位成立审批制以及书号的限制,市场经济严重排斥这种定产定量的管理方法。2、图书出版产业行政管理要法制化和市场化。政府对图书出版产业的管理要“完全按照市场管理的要求,确立自己依法行政的目标”,要真正做到政企分家,做到“办市场的人不能管市场,管市场的人不能办市场”。对政府来说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由过去“以审批为主的权力型的政府”转变成“为大家办事的服务型的政府”。3、建立健全图书出版产业法律法规。到目前为止,出版产业和图书出版产业最高“指导纲领”是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而没有通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更高层次的法律,例如《出版法》。说明我国在出版业的立法上还有一些滞后,这会直接影响我国出版业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在长期不利于出版产业和图书出版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注释:i计算方法为前8家出版社的图书总定价金额与所有出版社的图书总定价金额的比值,数据来源于《中国出版年鉴》。ii刘芳,《中国民营书调查》,2005.iii中国行业研究网,2013.12【参考文献】[1]吴明华.中外出版产业集中度比较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02(9).[2]杨春晖,周国华.基于市场结构的产业集中度形成机制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3]隗静秋,隗玮.国外开放获取图书出版商业模式[J].科技与出版,2016(1).[4]王丙炎,刘若男.小众图书出版的众筹之路探索[J].出版发行研究,2016(1).龙源期刊网
本文标题: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672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