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 自考00472比较教育模拟试卷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比较教育最初产生于()A.欧洲B.美国C.印度D.中国2.结构功能主义的提出者是()A.安德森B.福斯特C.帕森斯D.康德尔3.贝雷迪的比较教育方法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作()A.《比较教育科学的探索》B.《教育的比较方法》C.《教育中的比较法》D.《教育与殖民主义》4.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比较教育本身()A.也出现了国际化的发展趋势B。出现了民族化的发展趋势C.未受影响因而也没有什么变化D.受到影响但没有多大变化5.美国小学最流行的形式是()A.科任制B.双重进度制C.小队教学制D.包班制6.既确立了英国公共教育体系,又是战后英国教育制度的主要基础的是()A.1902年巴尔福法案B.1944年教育法C.1988年教育改革法D.1950年教育法7.英国“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成立于()A.1986年B.1988年C.1990年D.1992年8.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建立是在()A.1949年5月B。1949年9月C.1950年5月D.1950年9月9.1947年出台的提出了教育民主化的思想,并为法国教育改革指出了方向的法案是()A.《教育改革法令》B.《哈比法案》C.《费里法》D.《郎之万一瓦隆计划》10.日本于1871年设文部省,于次年发布()A.《学令》B.《学制》C.《学校令》D.《教育令》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1.比较教育在“社会科学方法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埃德蒙·金B.艾克斯坦C.贝雷迪D.马林森E.库森12.汉斯明确列举的影响教育的主要因素有这样几类()A.自然因素B.宗教因素C.社会因素D.世俗因素E.人为因素13.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有()A.调查法B.文献法C.比较法D.分析法E.并置法14.就纵向组织而言,美国小学的教学组织包括()A.双重进度制B.分级制C.小队教学D.多级制E.不分级制15.美国高等学校的三大任务是指()A.教学B.科研C.开发D.服务E.消费16.在英国每个学段结束时要进行全国统一考试,它们分别是()A.7岁考试B.11岁考试C.14岁考试D.16岁考试E.18岁考试17.在德国,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主要有()A.职业学校B.职业专科学校C.职业补习学校D.专科高中E.专科学校18.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很有特色,到了高中阶段,出现三种形式,包括()A.普通高中设技术选修课B.技术高中设技术专业课C.职业高中培养技术工人和技术职员D.普通高中设技术专业课E.职业高中设技术选修课19.日本小学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A.自己本身B.理解他人C.了解自然,具有高尚情操D.不许偷取别人东西E.自己与团体、社会的关系20.俄罗斯的普通教育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即()A.初等普通教育B.基础普通教育C.完全普通教育D.高等教育E.普通函授教育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教育依赖理论22.“民族主义”23.《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24.《高等教育改革指导法》25.文部省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26.简述新殖民主义理论的主要比较教育观点。27.英国学制有什么特点?28.简述德国学制的特点。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29.试述俄罗斯未来教育改革的趋势。30.为什么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会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策略?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2.C3.C4.A5.D6.B7.A8.B9.D10.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ABCD12.ABD13.ABCD14.BDE15.ABD16.ABCD17.ABCDE18.ABC19.ABCE20.ABC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教育依赖理论:20世纪60年代末在西方社会科学领域开始流行的一种理论,主要认为不发达国家之所以不发达,是因为它们在经济、政治、文化扣教育等方面仍然依赖于发达国家,并且发达国家为了继续保持对不发达国家的控制、剥削和压迫,也在不断强化着这种依赖关系。到了20世纪70年代,一些比较教育学家开始使用这种理论进行比较教育研究。22.“民族主义”:一个民族由于共同的经历、对未来的共同憧憬和共同的前途而形成的休戚与共的民族感。它强调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或种族特征,寻求民族特性扣民族尊严,要求在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民族意识以及和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方面维护、捍卫和实现本民族利益。23.《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一份由美国总统布什于1991年签发的全美教育改革文件。其宗旨是:彻底改革美国的中小学教育模式,不拘一格地创办全球第一流的中小学,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使美国在21世纪保持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为此,提出了美国教育改革的4项“教育战略”和6项“国家教育目标”,力图使“处于危机中”的国家变成一个“全民皆学”的国家,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24.《高等教育改革指导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第一部高等教育立法,是1968年颁布的。强调根据“学科相通、民主参与、自治自主”三项原则彻底改革大学组织。该法规定:每个学区可设若干所大学;大学由“教学与科研单位”组成,取消院、系的建制;大学在行政、财政和教学方面享有自治权;大学必须设多种学科,但可有自己的重点领域;大学由各类人员代表组成的理事会管理。25.文部省:其最高领导是文部大臣,作为内阁的国务大臣,由首相任命。根据1945年公布的《文部省设置法》和《文部省组织章程》,文部省的主要职责是“振兴和普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学术扣文化”,是“负责总体上推行有关这一切的国家行政性事务和宗教事务”的行政机构。文部省的主要职能是:执行国库补助和负担的教育预算;制定教育、学术和文化发展规划;审定教科书;对有关教育、科技、文化机构的日常活动进行指导,提出建议;对地方教育、科技文化、宗教的有关部门及其日常活动进行指导,提出建议和劝告;批准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的设置。文部省在行使自己的权限时,除有特别法令专门规定外,不允许进行行政上、业务上的干预。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26.新殖民主义理论是描述当今世界西方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剥削与被剥削、控制与依赖关系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把国与国之间现存的这些不平等关系视为新的殖民关系,将其与历史上的殖民主义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卡诺伊、阿尔特巴赫、凯利扣黎成魁等都曾在比较教育研究中运用这种理论。他们认为,虽然殖民地国家已经纷纷独立,但西方国家输出给边缘国家的西式学校教育制度使得西方世界仍然继续维持并强化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支配权力,特别是使西方世界与第三世界在文化上不平等关系继续得以维持。27.英国学制的特点:(l)英国的现行学制建立在《1944年教育法》的基础之上,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等。(2)可分为公共教育系统和独立学校系统两个部分,二者各自为政,互不牵制,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公立学校学生才有机会转入独立学校。,(3)公共教育系统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逐步递进、相互衔接的阶段。独立学校系统包括幼儿园、预备学校和公学。(4)英国的义务教育年限是11年,即5~16岁。28.联邦德国现行的学校制度包括:基础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这几个部分相互衔接,彼此协调,形式灵活,途径多样,构成一个发达而完备的教育系统。联邦德国各州的教育结构基本相同,但相互又有差别。与其他国家相比,联邦德国学制具有自己显著的特征。主要有:(1)当其他国家实现了义务教育的一体化时,德国仍然保留了三类不同的中学。(2)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独具特色,为世界各国所称道和模仿。(3)文化教育管理上的联邦主义导致全国教育管理的多中心,但是,通过州文化教育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商,又使全国教育在结构、内容和结业水平等基本方面较为一致;虽然教育的权限在全国范围内是非常分散的,但是在各州范围内又是明显的集中。(4)联邦德国的各级各类学校中,绝大多数是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在数量上是很次要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没有竞争关系,也不存在原则上的分歧。(5)在德国,按照基本法的规定,宗教课虽是正式课程,但不是必修课。(6)联邦德国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半日制的,全日制的学校极少,公立住宿学校几乎没有。(7)与中小学相反,德国各地区的高等学校结构基本相同。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29.根据1996年俄罗斯颁布的《俄联邦教育法》(修订本)和1996年5月举行的俄罗斯联邦教育部扩大会议和俄联邦各主体教育行政领导人员会议的情况,俄罗斯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可能表现出以下的一些动向:(1)俄罗斯教育改革的方向是试图扩大教育的选择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目前,学生和家长可选择的方面包括:教育机构的形式和接受教育的形式;职业的专业特点和教育的水平;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毕业考试及其形式,等等。(2)鼓励多种形式办学。《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允许创办具有各种法律组织形式的教育机构a教育机构的创办者可以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组织、境内外公民个人。这就确立了社会、个人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允许多种办学形式的存在,这样,俄罗斯就存在国立学校、地方学校和非国立学校(私立学校)。(3)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经费资助体系。《俄联邦教育法》规定国家应该保证每年拨出的教育经费不得少于国民收入的10%,用于高等教育的拨款不得少于联邦教育预算支出的3%。但是,自法律颁布以来,国家教育拨款从未达到这个规定。这样,学校开始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来获取预算外经费。(4)采取措施,保障公民和学生的教育权利。④俄罗斯当局强调要制订并实施联邦和民族地区的国家教育标准,将其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的保证,而且这也有利于提高毕业生在劳动市场的竞争力。②鉴于目前俄罗斯许多儿童处于困境,得不到保护,当局强调要采取措施,防止游离于教育之外的青少年数量的增长;降低未成年人的犯罪率乖流浪儿童的数量;降低学生的患病率;使有生理心理疾病和家庭生活困难的青少年获得充分的教育机会。③根据《关于有生理缺陷人员的特殊教育法》,优先发展特殊教育,尤其要加强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方面的师资培训,以满足特殊教育的需要。(5)实行优惠政策,稳定教师队伍。首先是联邦政府试图协调与全国工会联合会、全俄企业主雇主联合会的关系,促进俄联邦教育部、劳动部及国民教育与科学工作者工会中央委员会之间达成工资问题的协议。继续完善教育财政体制,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能够从联邦预算中对经济萧条地区进行必要的财政援助。(6)加强道德教育。俄罗斯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道德教育要建立在全人类价值观之上,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对民主社会及国家利益的认同,使其形成不同民族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容忍精神,在共同繁荣的基础上,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尊重人权和自由的人,克服青年一代的精神危机。把法律教育作为加强公民教育的手段,培养学生的法律觉悟和守法习惯。加强对青少年的民族文化传统教育,通过旅游和地方志等形式进行教育,全面支持勘探队和博物馆等教育机构的工作。(7)进一步进行教育改革。俄罗斯当局强调,将继续进行教育改革,发展多元化的教育形式,适当扩大选择性教育;建立有效的教育网络,合理划分教育机构的布局结构,保持各级各类教育的一致性;使青年教育专业化;支持民族地区和地方的教育事业;发展多种形式的干部培训体系;向计划一目标管理过渡,建立整个教育管理的分权机制。以上这些发展与改革的动向是依据俄罗斯的教育法令和有关会议的决定而作出的推测。30.自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终身教育方案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
本文标题:自考00472比较教育模拟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711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