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八章旅游资源保护学习目的熟悉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掌握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掌握旅游资源破坏原因和保护方法;掌握文物古迹保护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意义关系●旅游资源破坏原因及保护方法自然战争政策现实需要旅游发展●文物古迹保护修旧如初周围环境第一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一、.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旅游资源在遭受不太严重的破坏之后,有些可以自然恢复,例如植被,但需要很长的时间;有些可以利用人力重新复原,例如建筑物、植被等,当然需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植被的恢复更如此)。但有些旅游资源,例如自然旅游资源中的山体、洞穴、古生物化石等,人文旅游资源中的文物古迹等,一经破坏便根本不可能恢复。这就使它们具有了不可替代性。有人会说:黄鹤楼、滕王阁、雷峰塔都是文物古迹,近年不是都重建了吗?甚至它们修建得比历史上的更辉煌。然而它们都属于新建筑了,绝不再属于历史文物,不再具有历史价值。人们只能从这些新建物中追思其历史风貌而已。当然,很久以后它们会重新获得历史价值,但这要从重建年代开始。因此旅游开发的前提必然是加强对作为旅游业基础的旅游资源的保护,特别是那些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旅游资源。这是毫无疑义的。二、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旅游资源只有经过适当开发,至少要具备进得去,出得来,散得开的条件,有了基本的、并同环境协调的接待设施,才能被利用。其实,即使具备了上述条件,若完全处于原始状态,也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对于追求回归大自然的游人也不例外。柳宗元脍炙人口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中便写道,当他最初游览那些景点时的感受是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因而在《钴母潭西小丘记》中曰: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这足以说明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达到提高其美学效果的目的。即使对保护要求最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也不一定就不允许人为干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几年前曾遭火灾,大面积森林被毁。美国人采取了完全不加人为干预的策略。他们认为大自然本身会逐渐恢复其生态平衡。而数年来非洲野生动物园内大象繁殖很快,近年来遭遇大旱,植物生长状况极为不良,人们便有计划地射杀了部分大象,以维持其生态平衡。对这两种相反的做法学术界都未提出异议。旅游开发会对旅游资源保护产生有利的影响。其表现为:1.提高了民众保护环境和保护旅游资源的意识以往广大民众对优美的大自然和文物古迹的价值往往缺乏必要、全面的了解,仅想到向大自然索取生活资料,故盲目地、无限制地砍伐森林、开荒、炸山。对于文物古迹更熟视无睹,任凭风雨剥蚀,乃至恣意破坏。旅游业的发展使人们普遍认识到这些原来都是极可贵的旅游资源,会带来很高的效益,自然要倍加爱护了。当然,有时也会导致部分缺乏觉悟的民众为争夺眼前利益而发生不应发生的事件,以至破坏了旅游资源。这种现象在原来落后而刚刚开展旅游业的地方较易发生。2.为保护提供了必要的经费即使对文物古迹和自然保护区,开发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获得了保护所需要的资金,就可以实现更好的保护。长城、古墓葬、古代文化遗址等许多国家重要文物古迹,过去虽也强调保护,然而受资金的限制,人们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旅游业发展了,对它们的保护也加强了。3.矛盾的对立统一但是,旅游者的到来或多或少地会对旅游资源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在开发过程中,这种影响也难以完全避免。所以,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旅游规划者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通过开发来有力地促进旅游资源的保护。在开发规划中,是否做到将保护放在首要地位,其结果非常明显。如果在开发之初,没有采取应有的措施和进行必要的投资以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固然可减少开发投资,在旅游收入同等的情况下,看来经济效益较高,然而将因旅游资源被破坏导致旅游接待数量下降,同时也会使各种旅游接待设施成本上升,最终会使该旅游地消亡;如果当初采取应有措施和进行必要的投资以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投资会有所增加,结果该地的旅游业会长期处于正常接待规模甚至上升状况,各种效益将持续增长,旅游的吸引力将会很长久。第二节旅游资源破坏原因及保护方法旅游资源会受到许多因素的不利影响而遭受破坏。主要有:一、自然因素影响18.2.1自然因素影响.ppt1.缓慢性影响自然界的风化作用、溶蚀作用、浸蚀作用、氧化作用、风蚀作用、流水切割作用、地球板块移动、温度变化和潮湿以及生物的生命规律等,对旅游资源都会产生影响。这些因素中多数因素的影响比较缓慢,须经过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察觉。但是其影响范围极广,从高空到地下,几乎难以逃脱。体量较小的可以用防腐液浸泡、喷涂防腐剂、架棚构屋以遮风避雨等方法,来防止或减轻上述因素的影响。然而对于体量极大的物体,人类现在尚无能为力。但另一方面,这些因素也是某些旅游资源形成的原因。许多观赏价值极高的地貌景观,如奇石、岩溶地貌、海岸地貌、雅丹地貌等,还有中国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太湖石、惹人喜爱的观赏石等,假如没有上述影响,便也不会产生。2.突发性变化自然界的某些突发性变化,例如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火灾、飓风、山崩、泥石流、地层断裂或塌陷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极其巨大,但至今多难以预测和有效防止。这类变化,只有少数可以给人带来一些有益的影响,例如地壳变动形成了湖泊、温泉和地热景观等。3.细菌和病虫害的作用细菌和病虫害对于动植物和某些文物古迹的影响比较明显。一般可以通过人工方法或生物方法加以防治。二、战争和政策失误的影响18.2.2战争和政策失误的影响.ppt战争会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造成巨大的损失,旅游资源也不例外。中国历史上的辉煌建筑毁于兵燹比毁于其他任何原因的都多,如秦阿房宫、唐长安、宋汴梁、清圆明园等。近年最突出的例子是2001年3月阿富汗巴米扬大佛的被炸毁。在和平时期由于政策失误也同样可能导致难以挽回的损失。例如对森林的过量砍伐,炸山采石,填湖造田,特别是十年动乱中对各种文物古迹的毁灭性破坏等。黄土高原今日水土流失如此严重,除自然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历史上曾大肆砍伐森林以营造宫殿及屯垦戍边,使植被严重破坏。由于自然环境恶化,特别是曾实行错误的填湖造田政策,使千湖之省的湖北省湖泊数量和面积都在几十年间减少了1/2以上。著名的滇池不仅水面缩小,而且污染严重。此种非常情况一般民众或科学家多无能为力,只在少数情况下,可依靠智慧巧妙地阻止某些破坏事件的发生。一些部门可以通过发展旅游等筹集资金,以减轻国家负担。但是,若过分强调一切部门都要自力更生,特别是对文物部门,则可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三、未妥善解决现实需要18.2.3未妥善解决现实需要.ppt生产、生活和商业活动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客观世界提出了更多的需求。若未能妥善解决,会造成对环境和旅游资源的破坏。生产和生活发展了,对水的需求增长了。盲目采用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泉水消失,甚至发生伤亡事故。废气、废水、废物、飘尘、噪音污染等未处理好,环境质量下降,有的还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面貌。作为首都北京城的变化就很能说明这一问题。解决初,对北京的发展曾有两种意见,一是在原城区以西建设新北京,而将老北京保护起来,尽量保持其古都风貌(当然不排除为了方便民众生活而兴建一些基础设施);一是要将消费性城市改造为生产性城市。不幸采取了第二种意见。因此,在城区和近郊兴建了许多工厂,包括污染严重的工厂,而且布局也多有失误,例如将一些化工厂置于东南方,夏季北京盛行东南风,废气和飘尘恰污染市区。先后拆除了牌坊、城墙(仅留下极少部分)、填掉了大部分护城河,在原城区之内修建了许多高层建筑。结果是身处北京,却已经不易体会到历史古都风貌了。而且环境质量大为下降,酸雨增加。据调查,故宫露天石雕的剥蚀程度,近40年超过了此前的500多年,这可以通过它与远郊的同期建造的明十三陵的石雕对比得到印证。地下水位也大幅度下降,一些原有的泉水景观自然也消失了。济南素以泉城闻名,而20世纪80年代末期,最著名的趵突泉也曾停止喷涌,后避开泉水水源兴建了新水厂,泉水方得以重现。苏州号称东方威尼斯,而古运河却曾一度污染严重。举世闻名的漓江也曾被沿岸的工厂严重污染,并因水位降低,游客已不能从桂林直接登船畅游漓江了。今沿岸一些污染较大的工厂已拆迁或转产,并计划在上游修建水库,以保持漓江水位。架空电线虽然体量不大,然而却影响景观,往往阻挡了最佳观赏和摄影角度。一些高大建筑遮挡了某些景区非常重要的观赏视廊。还应提及视觉污染问题。出于商业需要,林立的广告牌、缤纷的霓虹灯已成为司空见惯的景象。它们在某些地方还形成特色,近些年有的城市还提出要使本城夜晚亮起来的要求。然而由于产品质量不佳和缺乏及时维护,广告褪色和剥落,霓虹灯缺笔少字,便不免大煞风景。而在风景游览道路的两侧,在自然风景区内,过多的广告和霓虹灯,会遮挡了观赏视线,强烈的色彩刺激也加速视觉疲劳。在重点文物古迹所在地,还对旅游资源本身和旅游效果形成直接损害。这种现象即被称为视觉污染。上述现象有些已经得到扭转,但有些景观则不可能恢复旧貌了。当然,人口增加、环境质量下降等,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多数国家或地区都会出现一些人们被迫接受的现实。然而若能采取恰当的措施,有些不良现象是可以减轻或避免的。随着对环境的重视和生产技术的改进,环境质量会逐步改善。英国泰晤士河因污染鱼类绝迹数十年,现经治理,已经重新见到鱼的踪影。在后工业化社会,环境质量将不会因生产发展而恶化。四、旅游发展所造成的破坏18.2.4旅游发展所造成的破坏.ppt1.旅游开发中的破坏性建设指那些虽然其出发点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但是由于缺乏知识或考虑不周,而进行了一些不适当的工程,造成了对旅游资源或其环境的破坏。它们看似在建设,殊不知其后果却是破坏性的。这是最不应发生却屡见不鲜的事实。例如紧临海滨或湖滨修建大体量、外形呆板的旅游接待设施,在风景区内建造不相宜的、破坏景观的设施,为修建道路而大规模开山劈石,舍弃自然的登山步道而铺设拙劣的水泥台阶,过分绿化而隔断了观赏视廊,破坏古城风貌的体量高大、式样不协调的建筑,将厕所和公安机构设在很好的观景点或游人视线最集中的地方,旅游开发中的房地产化倾向,旅游度假地规划中的城市化倾向,自然风景区规划中的园林化倾向以及中西杂陈、古今混杂(例如在古寺庙中将林木修剪成西方园林中常见的规则造型、布置了西式陈设)等等,都破坏了旅游资源和有损于它们各自应有的风格。当年杜甫穷困潦倒,赖友人帮助才在成都筑一草堂勉强度日,有了这种切身的体验才得以写出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今人所看到的杜甫故居却是雕梁画栋,门外还蹲着两只石狮,这哪里是草堂,简直成了官绅之家(所以如此,其中也有前人的失误)。明明是以自然山水取胜的旅游地,却大建牌楼,大搞亭台楼阁、曲桥假山。这是当前较为普遍的问题。甚至于有人想在溶洞之上建造湖池,以增加游览内容;有的将岩溶洞穴的出口与入口设在相对高差很大的地点,以至由于烟筒效应而加快了洞内的空气流动,使得岩溶堆积物迅速氧化,过早地变黑、粉化。为美化,大量使用彩灯,而结果却是用人工美掩盖了大自然的神奇之美。这些更违背了最基本的常识。在自然风景区的小溪上建造独木桥(尽管原料用的是水泥,而外观仿木,还有树枝做栏杆),或者根本不建桥而用石块布置丁步等才是应采取的做法。破坏性建设问题,只有提高规划制定者和有关领导的水平才能得到解决。2.超负荷接待所造成的影响在经营管理中,多数情况下是为了追求高利润,也有时是为形势所迫(一般出现在较短的时日,例如在某个节日,在某旅游点刚开放的日子),游人数量超过了合理容量,破坏了旅游资源,降低了环境质量,有时甚至造成游人伤亡(详见第十九章《旅游容量》)。3.旅游管理中的失误例如在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塔林中,曾充斥着各种摊贩、算命者、乞讨者和粗俗的摄影摊;在天坛这一按照原建设意图应是神圣、肃穆的场所,举行商品交易会,还曾将废土和建筑余料堆成远高于祈年殿的土堆;在沈阳故宫的大殿中,曾搞过射箭项目,且不说射箭同故宫风马牛不相及,单看那一支支射在檩梁上的箭,谁人能不为珍贵的文物遭破坏而惋惜。所幸的是有些已经得到纠正。4.伴随着游
本文标题:18、旅游资源保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715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