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道家思想--老子庄子..
《先秦诸子名著选读》之道家学派海尔的管理模式•日本的管理(团队意识,吃苦精神)•美国的管理(个性舒展,创新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老子------学习企业战略管理•孙子------学习企业的战术•孔子------学会做人姓李,名耳,字聃,号伯阳,春秋后期楚国人,曾任“周守藏之史”,与孔子同时而年长于孔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作《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以“道”为核心法:效法、遵循。地:地球或者地月系,这里代表的是地的运行规律。不论地球还是月亮,它们都具有相对永恒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并且保持最完美的自转角度。天:太阳或者太阳系,这里代表的是天体的运行规律。太阳系围绕着银河系周而复始地运转。道:道体所体现的运动规律。自然:自然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归根结底是要求人类效法自然规律,寻求并制订出完善的人生法则和社会法则,因为,没有秩序的人生和社会是不可想象的。“道”在《老子》中出现了七十多次。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原则和根本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以辩证法思想为其思想的精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章七十八)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章五十八)三、“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章二)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章四下八)无为而治的思想包括以下内容•1、不尚贤,使民不争。•2、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3、绝圣去智,绝仁弃义。智慧出,有大伪。•4、慎征伐。“天下无道,戎马生于效”“兵者不祥之器。”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0章)国家小,人口少。即使有十倍百倍于人力的器具也不使用。人们畏惧死亡而不远行迁徙。(虽有车船,却没有地方使用;虽有军队,也没有地方部署。让人们再用结绳记事的办法,以其饮食为甘甜,以其服饰为美好,以其居处为安逸,以其习俗为快乐。)邻国的人们相互可以看见,鸡鸣狗叫声相互可以听到,但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互往来。四、独特的美学观真正的美只能是自然本身,要通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办法体现。(一)、韵散结合的特殊文体。文句大体整齐,随文成韵,规则不一,与论语的纯散文体不同。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章六)山谷般虚无的生养之神永生不死,这是叫做玄奥的母亲。绵绵不绝,似乎存在,运用它,不要过于勤劳。(二)、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比喻蕴涵深刻哲理,不同于一般的简单比喻。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章七十七)上天的道,不就像张弓射箭一样吗?高了向下压,低了向上举,拉过了松一松,不足时拉一拉。(三)、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章六十四)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物混然天成,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为万物之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源。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空间之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译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译文):天下的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再由德去滋养,由物的特性给予形体,最后再由势去定其发展位置。所以,天下的万物无不遵从道,无不重视德。道之所以会显得崇高,德之所以会显得这么重要,则是因道跟德从不刻意主宰万物的运作,而是任由它们自然发展。所以道生育万物,德滋养万物,万物逐渐生长、成熟,并且繁荣而覆盖大地。生育万物而不占有万物,滋养万物而不居功劳,繁衍万物而不侵扰万物。这是最上等之德行。通观五千言的《老子》,我们可以发现,《老子》的主张是清静无为,其政治管理主张是“无为而治”。在《老子》这部书里,其政治法律思想的理论逻辑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反对人为法——抨击礼治和法治。这个理论逻辑的核心是“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是为了论证“无为而治”,反对人为法、抨击礼治和法治,是“无为而治”的必然结论。《老子》认为,“无为”是一种最好的治国之法。它写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作为道家思想的核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如何理解《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于认识道家学说和整个中国古代文化,都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当天下都认为“美”是“美好”的时候,丑的认识就产生了;当天下都认为“善”是“良好”的时候,“不善”的认识就产生了;实在的真相应该是:『有』跟『无』,是相互共生混同的。『难』跟『易』,是相互辅助混同的。『长』跟『短』,是相互衬托混同的。『高』跟『低』,是相互依附混同的。乐器的音乐和人的声音互相调和。『前』跟『后』,是相互追随混同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译文):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所以圣人用“顺应自然,不妄为”的态度去行为处事,用“非形式条规的督教,而为潜移默化的引导”去教化大众。任由万物自然运作,而不刻意加以主导或推辞。生养万物,而不占有。化育万物,而不自傲。功成万物,而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永远有功劳。(译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永恒的大道始终无为,但是却取得了无所不为的成果。大道运行没有轨道误差和时间误差,具有永恒的客观规律性。正是这至诚不移的客观规律性,才孕育化生出天地万物,取得无所不为的成果。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道法自然,人法大道。大道是可以认识的,认识大道才能更好地用以养生、治国。就养生而言,“侯王”就是自我。自我因循大道,若能甘守“无为”之道性,无名之朴也就漫漫生长。随着朴的成长,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将自然健康繁殖,自行调节转化,身体也将自胖自瘦,自形自色。这是阴阳平衡,身与朴统一、和谐的缘故。在身体发展转化的过程中,倘若受到外来邪魔的侵袭,我将静以守朴,用朴来镇慑邪魔。邪魔得以镇慑,无名之朴也就无欲于伤害。能够静之以道,镇之以朴,不再产生违背大道的妄念,那么,心情就会安定,身体自然百邪不侵,从而健康长寿。就治国而言,统治者若能因循大道,实行“无为之治”,即“无为”以修法,则法“无不为”以治国。随着国家法律的逐步完善,人民民主自由、国家繁荣富强自然能得以实现。在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里,倘若有不法之徒危害社会,即可用神圣的法律来镇慑他们。社会上没有了不法之徒,神圣的法律也就失去了作用。这就是说,法不害人而人自害。如果人人能够消除不道观念于“不言之教”之中,天下也就安定太平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水和气是再柔弱不过的了,但是,当它们驰骋天下,摧枯拉朽,涤荡污垢的时候,却充分显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威力。这一威力是“坚强”者永远无法阻挡的。如果说“驰骋天下之至坚”显示了柔弱者的外在威力,而“无有入于无间”则显示了柔弱着的内在威力。钢铁可谓坚硬,可它们都是由原子组成的,每一个原子之内无不充满了至柔之气;骨、木可谓坚强,可它们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每一个细胞内无不充盈至柔之水。水和气无坚不摧,无孔不入,从这里我们才真正认识了柔弱者的巨大力量和作用,明白了“无为之治”即民主法治的好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是老子贵民思想的基础。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不言之教”的科学,“无为之治”的好处,天下的统治者很少有人认识到,即他们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这一思想境界。这说明老子已经深刻洞察了统治阶级的贪婪本性。表明把施行“不言之教”和“无为之治”的治国策略完全寄托于统治者是根本不可能的。人民要想获得民主和自由,还得依靠自己的力量。
本文标题:道家思想--老子庄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721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