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协同创新动力机制关键词: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动力机制cas理论产业集群指的是在一定地域内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大量产业相关联企业及其支撑机构的空间聚集,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这种区域集聚形成紧密联系的产业网络,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有效协作,获取溢出效应、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优势,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式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是能够获得技术创新(innovation)的集群效应,而技术创新集群效应的一个重要来源又在于集群中企业的协同竞争创新行为(刘友金,2002)。基于网络系统的协同创新行为是产业集群创新的主要特征。集群创新需要动力,创新动力是集群成长的关键因素。自熊彼特以来,理论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本文提出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动力机制是以集群创新网络为平台,以创新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为纽带,通过协同合作,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各种促进集群创新的动力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的过程。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动力研究中cas理论的应用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adaptivesystem简称cas)理论由约翰·h·霍兰(1994)提出,其核心思想是“适应性造就复杂性”,该理论认为系统演化的动力本质上来源于系统内部,微观主体的相互作用生成宏观的复杂性现象(约翰·h·霍兰,2001),霍兰(2002)提出了该理论在产业集群研究中的应用前景。目前理论界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创新系统的复杂性方面,本文依据cas理论和协同理论来研究集群创新的动力因素和作用机制,为集群创新动力理论的研究提供新视角。cas理论通过研究适应性主体(adaptiveagent)之间的交互作用来反映系统的复杂变化,主体按照自身的目标改变结构与行为方式以适应环境。holland教授认为“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是复杂适应系统的通用特性,并且用“标识、内部模型与积木”来描述主体与环境进行交流时的机制。产业集群是一种典型的网络系统,系统中的创新主体在一定区域内聚集,存在竞争和合作关系,既保持独立性又相互依赖、相互联结。这种联系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多变量的非线性关系,构成了各种正向或者反向的复杂的反馈机制(李金华、孙东川,2006)。集群创新主体之间不断进行着人才、物资、技术和信息的持续交换和流动,引发协同创新行为的产生。集群创新网络的多样性体现在创新主体、主体交互方式和创新环境的多样性等方面,主体之间存在广泛的正式与非正式联结形式,创新主体处在不断变动的外界环境中,环境的多样性为创新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也施加了一些约束和压力,对产业集群持续创新提供机会和挑战。可见,企业集群创新行为与复杂适应系统具有一致性。集群创新网络以集群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中介机构为主体积木,各主体间相互联结、相互作用,以自身的需求和目标、资源和优势为标识聚集,以为适应环境而改变自身行为的规则为内部模型,并根据某些刺激改变原有规则,尽管产业集群内主体创新活动的规则多种多样,但“协同竞争”关系是这些规则的基础。基于cas理论构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动力机制holland认为系统中主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遵循一般的“刺激—反应”模型(stimulus-responsemodels),描绘主体对环境的适应性规则。模型由探测器(detector)、if/then规则集合、效应器三部分组成,其基本原理通俗易懂,if(若)刺激发生,then(则)作出反应,也就是说系统内主体通过探测器接受和处理外界环境刺激,传递给内部模型,通过与规则集合进行匹配,得出应对策略,直接激活效应器产生行动或激活另一个相匹配的规则,这一过程可以是一个循环的链式反应过程。holland用回声模型(echomodel)来描述主体在cas环境中的行为规则,在集群内部,主体通过“协同竞争”这个规则处理外界信息,集群创新体现了多主体协同创新的特征。探测器获取的外界刺激即是激发产业集群创新的动力因素。由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两方面构成的动力系统通过“刺激—反应”模型发生作用,形成集群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见图1)。(一)产业集群创新的内在动力收益驱动力。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体。企业通过对预期创新成本和收益的对比进行创新行为决策,当一项创新活动使企业从中获得大额利润和竞争优势,利益的获取驱动企业创新活动的持续进行,同时对其他企业产生诱导。集群追求经济利润的内在要求,成为促进集群自主创新的根本动力。内部激励推动力。创新行为主要由组织内的成员来实施,因此要推动技术创新就必须建立一套能发挥各类人员创新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激发其创新潜能。内部激励手段能吸引优秀人才,充分调动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集群文化影响力。所谓创新文化是指在创新及创新管理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创新价值观、创新态度、创新准则和规范。这种文化鼓励创新思想和冒险精神,与创新实践紧密相关,是集群内创新主体在长期竞争协作过程中形成,是集群自主创新的动力源,影响着集群主体的创新实践行动。合作剩余获取吸引力。亚当·斯密(1972)在其分工理论中强调效率的提高来源于劳动分工后所带来“合作剩余”。我国学者黄少安(2002)指出,合作剩余是所得到的纯收益与不合作或竞争情况下所能得到的纯收益之间的差额。对于一个经济主体而言,只有在合作剩余为正的情况下才会参与合作,产业集群内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为集群主体进行合作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产生集群创新活动的合作剩余,所带来的利益是集群企业持续创新的基础和动力。(二)产业集群创新的外部动力政府支持拉动力。政府部门在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中主要起到政策制定、协调监督等作用,包括基础设施等环境的建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保护市场交易各方的正当权益,减少协同合作过程中的摩擦,降低创新主体的创新风险。此外,政府通过减税、减息、补贴、提供公共产品等利益诱导方式鼓励企业创新,推动集群创新发展。市场需求拉动力。市场需求是创新活动的起点和成功保证。企业进行创新是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需求的不断变化为企业提供创新机会,创新的成功又可能引发新的市场需求,市场需求与创新活动形成一个良性的“需求—创新—新需求—再创新”的循环过程,使得市场需求拉动成为集群持续创新的动因。科技推动力。科技的进步直接推动了集群创新的发展,科技转化生产力的过程也是创新者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实现新工艺、新产品的过程,甚至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市场竞争压力。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普遍规律。在产业集群环境下,大量同行业或相似行业的竞争对手的存在,使集群内竞争更加激烈,技术的相似性和地域的接近性使得创新成果更容易被复制,使企业面临不断创新的压力。创新扩散推动力。创新扩散指的是创新成果以一定方式随着时间推移在产业集群成员间传播、推广、运用的过程。创新扩散本质上是创新知识和信息的流动,集群内企业由于行业相关、地理接近,专业化分工合作频繁,使得沟通交流的机会和渠道大大增加,加速了知识的传播,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使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对技术进行改进和再创新,不断提升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基于动力机制完善产业集群创新的策略(一)企业层面促进集群创新的策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水平。企业是产业集群创新主体构成的核心力量,在集群协同创新活动中,集群中的企业在自身资源和创新能力等要素方面存在差异性,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对自身优势和劣势的正确认识,在产业链中准确定位,制定适合自身的创新发展战略,依托集群整体优势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企业创新文化。信任是集群协同创新行为产生的基础,通过培育以信任为基础的协同创新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促进集群部创新合作,树立起积极创新的文化氛围。加强包括技术人员和非技术人员在内的全员创新素养的培训和教育,鼓励员工的创新精神。对集群创新文化的认同将成为员工参与创新行为的指导方针。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激励的对象应包括企业管理层、研发人员及其他辅助人员在内的全员激励。激励方式应具备多样性,以技术股份化为典型的产权激励是创新的一种有效激励手段,产权保护满足了创新者对创新成果拥有的满足感,能最大限度促进创新活动的展开。(二)集群层面促进集群创新的策略促进集群内部组织建设。高校、科研院所及中介服务机构所构成的社会服务体系是集群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鼓励集群创新主体之间广泛开展合作,通过建立如产学研战略联盟、项目研究小组等内部组织加强联系与协作,促进集群内部学习,加快创新扩散,提高集群整体科研水平。构建创新服务平台。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等为集群创新提供人才、信息咨询、技术培训、金融服务、法律咨询以及财会、管理等各方面的支撑。通过创新平台的建设促进集群内部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使得信息流通便捷,传递速度加快,促进了知识溢出与创新成果的产生。(三)政府层面促进集群创新的策略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引导对集群的产生、发展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政府根据区域的地理特点、产业发展状况和资源禀赋等合理规划、重点扶持,考虑产业优势的挖掘和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培育,完善道路交通、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集群发展提供硬件支持,提高集群经济的整体质量。完善区域市场体系。市场需求和竞争是推动集群创新的两大动力,政府部门应当遵循市场规律,营造健康有序的开放性市场环境,赋予各类企业平等竞争的地位,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加大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查处力度,深入推进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和完善,从而达到公开、公平、公正的政策目标。优化政策法规环境。政府通过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为集群创新营造良好的软件环境。例如政府通过税收、价格等政策激励企业创新;通过合作政策协调,引导和规范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行为,整合创新资源,促进合作创新的顺利开展;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规范技术交易市场,保障创新者的创新积极性;直接增加科研经费投入,金融机构实行信贷倾斜政策为创新募集资金,分担企业创新风险等。参考文献:1.michaeleporter.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m].thefreepress,19902.刘友金.论集群式创新的组织模式[j].中国软科学,2002(2)3.约翰·h·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4.hollandj.h..complexadaptivesystemsandspontaneousemergencein:curzio,a.q.,fortism.(eds),complexityandindustrialclusters.physica-verlag[j],heidelberg,2002,12(2)5.李金华,孙东川.复杂网络上的知识传播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6,34(6)6.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727.黄少安.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j].经济研究,2000(5)
本文标题:协同创新动力机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72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