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肩袖损伤的诊断及分型
肩袖损伤的诊断及分型概述各位老师同学,大家晚上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肩袖损伤的诊断及分型。肩部疼痛,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呢?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肩周炎。我们在临床的时候,有肩部疼痛的患者来就诊时,绝大多数患者都会问:“医生我可不可能是肩周炎,我能不能变成肩周炎?”其实导致肩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像肩袖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盂肱关节脱位和肩锁关节脱位、肩锁关节炎、腋神经损伤,这些都会导致肩部疼痛。临床统计肩部创伤患者中,肩周炎只占肩痛的10%-15%,而肩袖损伤占到了40%-60%。如果我们将肩袖损伤误诊成肩周炎,从而进行一些强度较大的锻炼,或者针对肩周炎的一些推拿治疗,这时可能就会把已经损伤的肩袖造成更大的破坏,从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1788年,蒙罗首先描述了肩袖撕裂,此后肩袖撕裂一直被认为是造成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解剖基础肩袖又称旋转腱袖,它是由起自肩胛骨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扁而宽的共同肌腱。其中肩胛下肌止于肱骨小结节,其余三肌自前至后抵止于大结节上,共同肌腱的附着处形如一袖口,故名肩袖。又因冈下肌、小圆肌外旋肱骨而肩胛下肌内旋肱骨,故又称旋转腱袖。8月14日龙氏正骨(治脊疗法)手法复位精讲班(广州站)←点击链接查看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将手呈半握拳状,其中大拇指放置于肱骨小结节处,其余三指自然放松,置于肱骨大结节处,其中大拇指代表的就是附着于肱骨小结节处的肩胛下肌,食指代表的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顶部的冈上肌,中指代表的就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中部的冈下肌,无名指代表的就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下部的小圆肌。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肩袖解剖和肩袖的功能,这张图我们看到的是肩袖的正面观和背面观。由于软件的原因,这几张动态的图片只能显示成为静态的图片,请大家见谅。冈上肌它是起自于肩胛骨的冈上窝,冈上筋膜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它的功能是什么呢?是进行肩关节的外展的功能。冈下肌起自于肩胛骨的冈下窝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小圆肌起自于肩胛骨外侧缘上2/3的背侧面止于肱骨大结节下部,它俩的功能是使肩关节外旋。肩胛下肌起自于肩胛骨前面,肩胛下筋膜止于肱骨小结节,肱骨小结节嵴上部,它的功能是内旋和内收肩关节。那么整个肩袖的功能是什么呢?它是使肱骨头向关节盂方向拉近,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正常支点关节,保持肱盂关节稳定,悬吊肱骨头与三角肌配合使肩关节外展。病因病理下面我们看一下造成肩袖损伤的病因,首先创伤,直接暴力很少造成肩袖的损伤,由于肩袖受到肩峰保护,所以说直接外力一般不易损伤肩袖,多因间接暴力,比如上肢外展,手掌扶地骤然内收,就会导致肩袖的损伤。其二,血供不足,研究表明,在冈上肌肌腱远端一厘米处有一个血管缺乏供应区域,此处易发生冈上肌肌腱断裂,此外,在冈下肌远端1.5厘米处,同样有一个血管缺乏供应区域,此处也易发生冈下肌肌腱的一个断裂。其三,随着年龄的增长,肩袖组织的退变也是导致肩袖损伤的一个原因。最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导致肩袖损伤最常见的一个原因。肩部前屈、外展或内收、内旋时,肱骨大结节与喙肩肱反复撞击,导致肩袖组织退变,甚至撕裂。这种撞击可以因肩峰下间隙狭窄或内容物增大而产生。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肩峰下间隙,它是由喙肩肱、肩锁关节、肱骨大结节、肱骨头的上方共同构成,其内容物有肩峰下滑囊、三角肌下黏液囊、冈上肌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此外喙肩肱是由肩峰、喙肩韧带、喙突组成。那么什么会导致肩峰下间隙变窄或者内容物增大而产生这种撞击呢?首先像肩峰下滑囊或三角肌粘液囊有炎症时会产生水肿,从而导致内容物增大,其次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也会导致内容物增大,另外喙肩韧带钙化增厚同样会导致间隙变窄,此外骨的形态异常也会导致间隙变窄而产生撞击,比如肩峰或喙突形态异常或者肱骨大结节有骨赘形成,同样会导致肩峰下间隙变窄,导致撞击产生。7月20日针刺蝶腭神经节(新吾鼻炎针刺)治疗鼻炎技法培训班(北京)←点击链接查看下面我们看一下这三张图片,第一张平直型肩峰属于正常的肩峰的一个形态,大家可以看到它的肩峰下间隙是属于一个正常较宽的一个间隙,第二张弧形肩峰,其肩峰下间隙可以看到变的狭窄。而第三张钩型肩峰,同样肩峰下间隙变得更加狭窄,因此弧形肩峰和钩型肩峰都容易导致肩峰下撞击产生。临床症状下面我们看一下临床症状,第一压痛,一般在大结节处有压痛。第二肌肉萎缩,可触及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肉萎缩,病情长者也可触及到三角肌萎缩。第三裂隙,完全断裂者可以摸到断裂的裂隙。第四弹响,患者在上举及旋转上臂时可感到有弹性,尤其是被动活动时完全断裂者弹响更为明显。第五疼痛弧,患者在以肩外展六十到一百二十度时出现疼痛为特征,当大于或小于这一范围时不产生疼痛,这是因为在肩外展六十到一百二十度时,处于冈上肌肌腱抵触肩峰的阶段,通过喙肩肱与肱骨头构成的狭小的间隙,冈上肌肌腱遭到挤压因此产生疼痛,但超过这个范围以后疼痛消失,这是因为该肌外旋避免了与喙肩肱摩擦的原因。最后肩峰下滑囊积液,一般陈旧性肩袖完全破裂在三角肌下可以摸到肿大积水的滑液囊。分型Neer将肩袖损伤病理分级分为三级。一级肌腱炎,肌腱的水肿和出血,尤其是冈上肌肌腱。二级肌腱退变和纤维化,大家可以看到Grade2冈上肌肌腱已经发生明显的纤维化的变化。三级肩袖完全撕裂,大家可以看到Grade3冈上肌肌腱已经完全撕裂开来。下面我们从MRI上看一下,一级这时肩袖的连续性是完整的,但是在冈上肌肌腱内可见信号的增高,这可能是由于水肿、炎症反应和出血所引起的。二级可见信号增高,并见肩袖的变细或不规则,滑囊内通常有积液。三级信号增高涉及整个肌腱,肌腱连续性中断滑囊内多有积液。从形态可以分为三型,第一型新月形,形似月牙;第二型U型,形似一个U字形;第三型L型;大家可以看到新月形损伤范围较小,U型跟L型损伤范围较大Patte的分型同样分为三级,第一级冈上肌肌腱撕裂伴少许回缩,第二级撕裂伴回缩至肱骨头切迹内侧,但没到关节窝,三级撕裂伴回缩至关节窝水平。试验零度外展抗阻试验:患者取站立位双手自然放置于身体两侧,施术者站于其对侧,双手握住患者手腕给予其一个阻力,嘱患者外展肩关节,此时肩部发生疼痛即为阳性,说明冈上肌有损伤。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三角肌中束同样可以外展肩关节为什么不是三角肌损伤呢?因为冈上肌为起动肌,它为什么是一个起动肌呢?在肩关节外展零度位时,三角肌的力臂基本上是没有的等于零的,而冈上肌的力臂远大于三角肌,因此肩关节外展零度位时发力的主要是冈上肌。落臂试验:检查者将患者肩关节被动外展至90度以上,然后嘱其缓慢放下,如不能缓慢放下或突然降落到体侧,说明试验阳性,证明冈上肌有损伤。外展零度位外旋抗阻试验:患者取坐位,屈肘九十度,将肘部贴于体侧,施术者站于其身后,双手放置于其前臂外侧,给予其一个阻力,嘱患者外旋肩关节使双手远离体侧,如果肘部出现疼痛为阳性,说明冈下肌和小圆肌有损伤。外展零度位内旋抗阻试验:患者取坐位,屈肘九十度,将肘部贴于体侧,施术者站于其身后,双手放置于其前臂内侧,给予其一个阻力,嘱患者内旋肩关节使双手靠近体侧,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说明肩胛下肌有损伤。抬离试验:患者将手背至于下背部手心向后,然后嘱患者将手抬离背部,必要时可以适当给予阻力,若患者手无法抬离背部或者出现疼痛则为阳性,说明肩胛下肌有损伤。鉴别诊断在鉴别肩周炎与肩袖损伤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肩周炎的定义,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冻结肩、漏肩风等,属中医肩痹、肩凝等范畴,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液囊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因关节内外黏连而以肩部疼痛、功能活动受限为其临床特征。肩袖损伤与肩周炎最主要的一个鉴别点就是疼痛。疼痛弧、零度外展抗阻试验、落臂试验、外展零度位外旋抗阻试验、外展零度位内旋抗阻试验、抬离试验,有其中一个试验阳性时,应首先考虑为肩袖损伤。而肩周炎一般都为终末痛,就是在可活动范围内,肩部一般不发生疼痛,在达到可活动范围极限之后才开始发生疼痛。肩袖损伤的活动度基本正常,主动活动偶有受限,但被动活动不受限。肩周炎活动度全面下降,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受限。肩袖损伤肌力明显降低,而肩周炎前期可活动范围内肌力一般不降低,后期可能会有肌力减弱。肩袖损伤在大结节处有压痛可伴有碎响,而肩周炎大结节光滑一般无压痛。X线片示肩袖损伤多有肩峰钙化、大结节钙化、增生、囊变等,而肩周炎X线片为阴性。Y位片示肩袖损伤多有弧形、钩型肩峰,肩周炎肩峰形状无特殊。MRI示肩袖损伤肌腱高信号、中断;肩周炎MRI示前下关节囊增厚。介绍一下Y位片,Y位片即冈上肌出口位片,X线片显示肩胛骨内侧缘投影于肩胛骨外侧缘中央与喙突、肩峰一起组成Y字型投影。它的投照方法是被检查者站立于胸片架前,患侧肩部紧贴平板探测器,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探测器呈五十五度到六十五度夹角,患侧上肢自然下垂,掌心向前,中心线向足侧倾斜十度到十五度角,经肩锁关节射入,它的主要的目的跟意义就是检查肩峰周围的骨质情况,肩峰的形状和肩峰下间隙。
本文标题:肩袖损伤的诊断及分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725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