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青少年自杀现象及原因分析
LOGO在许多国家,自杀行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精神问题。2000年,全世界约有100万人自杀,平均每40秒就有1人自杀。而在2004年的一项调查中发现,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1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成为15~34岁青少年的首位死因。国内一项关于中学生自行报告压抑和自杀意念比例及严重程度的调查显示:有1/3的中学生受严重的压抑症状所苦,16%的承认有自杀意念,9%的承认确实尝试过自杀。在日常生活中,媒体报道有关青少年自杀现象的报道更是数不胜数。如何预防自杀,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自杀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青少年自杀现象及原因分析[摘要]自杀作为一个沉重的话题已经广泛出现在青少年群体中,正在危害着青少年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作为青少年接触最广泛的家庭和学校,在预防青少年自杀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在改善家庭教养方式、加强生命教育、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等方面加以努力,从根本上杜绝青少年自杀现象的发生。[关键词]自杀现象;自杀意念;自杀预警;家庭;学校Contents1、自杀的基本概念2、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自杀现象3、青少年自杀预警讯号4、青少年自杀的家庭影响因素分析5、青少年自杀的学校影响因素分析自杀的基本概念个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表达自己终止生命的意思,但没有采取伤害自己的行动。各种故意自我伤害行为,行为结果未引起个体死亡,一定强度的死亡愿望是自杀未遂的必备条件。各种故意自我伤害行为,结果引起个体死亡。基本概念自杀死亡自杀意念自杀未遂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自杀现象身心发展特点反抗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勇敢与怯懦的矛盾高傲与自卑的矛盾思维再度出现自我中心,不能区分自己关心焦点与他人的不同所在。在心理上制造出了假想的观众,感觉每天就像生活在舞台上一样受到别人的欣赏与批评,非常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感到自责的时候,便感到别人也在责备自己,所以,常会有加倍的“疚罪感”。会沉溺于想象那些自己死后所留给后人的哀伤和后悔之中。青少年自杀预警讯号感觉恶兆行动或事件改变无望———事情不可能变好了,已经没有什么好做了,我永远都是觉得没有希望;害怕失控,害怕疯狂,担心伤害自己和别人;无助,无价值感———没有人在乎,没有我别人会更好,过度的罪恶感和羞耻感,痛恨自己;悲伤;持续的焦虑与愤怒药物或酒精滥用;谈论或撰写有关死亡或毁灭的情节;最近经历失落———因为离婚,分离,关系的破裂,或失去工作、金钱、地位、自尊;失去对宗教的忠诚;焦躁不安;人格—退缩、冷漠、犹豫不决,或更为喧闹、多话、外向;行为—无法专心;睡眠—睡太多或失眠;饮食习惯—没有胃口,体重减轻;对于朋友、嗜好、个人清洁、性或以往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沉后突然情况好转言语—如流血流多久才会死;威胁—如没多久我就不在这里了;计划—安排事务,送走喜欢的东西;自杀的企图—服药过量,割腕(1)家庭结构的残缺a.父母离异:双方都不愿抚养(对人不信任,厌世心理)双方争夺孩子抚养权(遇到困难采取极端手段)b.残缺家庭和松散家庭:容易消极、悲观c.父母对子女疏于照顾:隔代教育(惩罚父母的手段)青少年自杀的家庭影响因素分析(2)不良的教养方式冷漠型、专制型、溺爱型(3)直接诱因a.与父母的冲突(激愤状态)b.被虐待(尤其是受到性虐待的青少年)青少年自杀的家庭影响因素分析(1)学校生活压力学校的压力源:a.学生与老师的关系b.同学之间的关系c.成绩与考试d.来自学校的批评与处罚(2)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的缺乏(3)不注重抗挫折能力的培养青少年自杀的学校影响因素分析我们应在改善家庭教养方式、加强生命教育、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等方面加以努力,从根本上杜绝青少年自杀现象的发生。LOGO
本文标题:青少年自杀现象及原因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733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