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上海某商业城策划市场研究doc35(1)
-1-上海某商业城策划市场研究前言决断于谋划,善行于智慧。我们荣幸与贵方合作,共同创造天安阳明山庄商业房地产市场的新的传奇。我们相信,好的产品,有其与身俱来的市场热度,而作为专业的商业顾问,我们所做的是宣传和推广,是更深入的挖掘项目的市场潜力价值,是锦上添花的演绎出项目的绚丽华章。“理性决定价值、专业决定高度”,我们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丝毫不敢大意,专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让我们在这个已经很成熟的项目上继续呕心沥血,进行了深入精细的市场调查研究,结合业界前沿的理论和行业技术,形成了我们对该项目的真实认知和感受。结合项目实际和我们的操盘计划,形成本营销策划报告。本报告属于商业机密,仅限开发商读阅、研究。-2-第一部分宏观经济环境简要分析经过二十五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好成绩。党的十六大又产生了新一届领导人,顺利完成了新老交替,绘就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入世以后,中国加速了开放的步伐。2002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增长率达8%,进出口总额高达62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2003年中国虽然遭受了SARS的影响,但投资与出口依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内需也有稳步的增长,上半年经济仍然取得了百分之八点二的增长速度。据预测2003年中国GDP增长将超过百分之八点二的增长,2004年中国经济继续向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百分之八点四。中国宏观经济的良性发展,体现了政府立足长远、高起点、高规划的战略,为今后几年、几十年的可持续发展确立了广阔的空间。可以预见的是,2005年的探月计划,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运动更是方兴未艾。政府的大力倡导与支持,国内外各方面专业人才的不断汇聚,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资金的投入,使城市的投资环境日益改善,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得以不断地被挖掘,这进一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切实地提高了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保证了社会生活的繁荣与稳定。本项目地处上海这个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我们有必要对上海的经济发展程度、市场消费能力、商业与房地产发展等影响本项目未来运作的关键方面作一个-3-全面、系统的研究。-4-一、上海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概述在90年代初浦东开发开放后,上海借助邓小平南巡的改革之风,不仅引起全中国的注意,亦令全世界刮目相看,许多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纷纷在上海登陆,外资的强力介入和国内企业内力的增强为上海高速稳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GDP增长率据统计,上海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40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全年第一产业比上年增长3%;第二产业增长12.1%;第三产业增长10%。各大产业发展态势均呈上升趋势,上海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将不断提升。自1992年以来上海已连续10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2002年人均GDP达5000美元,稳居全国各省级地区之首,综合经济实力已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预计未来几年,上海的经济将继续保持这一运行态势和速度。至2010年,上海将可能成为国内人均GDP第一个突破1万美元的地区。健康的国民经济为房地产业和商业的规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2.外商投资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3年6月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2008年中国北京将举办第25届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开幕,大大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对外贸易机遇。-5-上海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以扩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为重点,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迈进。至2003年,世界500强落户上海的就有300家,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和具竞争力的薪资,上海已成为世界经济的热点。98年以来的上海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除99年略低外,基本保持着较稳定的增长,2002年更是达到了105.76亿美元,共计合同项目3012项。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不仅有资本,还有大量的外方工作人员,而这些长期驻沪的外方人员将会增强上海高端市场的消费力,成为未来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潜在消费者。3.经济结构2002年经济结构调整继续加快,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持续上升。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680.87亿元,比上年增长5.7%;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727.89亿元,增长23.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8.6%上升到31.9%。多种经济成分的互相补充,互相依存,充分活跃了市场,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商业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2002年的经济结构分析来看,国有和集体商业企业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而股份制和外商投资企业的比重则呈上升趋势,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是适合市场需求的。结构调整打破了“大锅饭机制”,政府调配转化为监督职能,由市场统一对资源进行配置。企业要获得生存,必须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促进融资手-6-段的多样化,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只有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才能占领市场、引导消费,从而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4.房地产投资1999年,上海房地产市场走出低谷,投资开始活跃。至2002年上海房地产投资已达到720亿元,创了历史的新高。200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估计超过800亿元。截至10月底的统计数字,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已接近770亿元,同比增长17.3%。再创历史新高,已是不争的事实。房地产投资的活跃说明了上海的市场前景广为看好,已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因此,政府实施土地供应机制的改革,并适时推出了“一城九镇”发展规划以及重大工程的配套房建设等,使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朝着更加稳健的方向发展。5.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国家福利制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建立。至2002年末,上海有8.06万家城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共675.91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加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单位参保率达到98.35%。年内还出台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如《上海市城镇从事自由职业人员和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引进人才实行〈上海市居住证〉制度暂行规定》等,修改了《上海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规定》,-7-完善了针对低收入者的“廉租房”方案等,这些制度的推出,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使人民安居乐业,满足了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同时也扩大了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8-二、居民生活水平与消费结构1.收入水平目前上海市的就业情况良好,收入水平稳定。截止2002年末,人均收入已达19743元,比上年增长9.5%,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4.8%,是有统计资料以来最低的,甚至好于北京,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局而随着收入水平的调整,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也呈同比例增加趋势,目前人均消费支出已达10464元。人均收入及消费支出变化(单位:元)5000100001500020000250001978199019952000200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职工平均工资(元)从业人员的企业性质分析0.00%20.00%40.00%60.00%国有单位集体单位“三资”、私营-9-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局从消费指数来看,1998年到2000年为上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第一轮上升周期;而从2000年开始,居民消费价格开始作横位盘整,但波动不大。经过一年的酝酿,自2002年起,上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第二轮升势再次上演,表明了上海经济已经受考验,面临新的飞跃。上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100100.5101101.5102102.510319981999200020012002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局-10-2.消费结构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支出的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根据调查,发展中国家用于食品的消费占其居民收入的50%以上;而在发达国家,食品消费的比例会锐减至10%以下,而用于文化娱乐教育的费用则会大大提高,甚至超过了50%,且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此比例越高。10002000300040005000单位:元199520002002上海近年居民消费支出分析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局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充分验证了这个规律。基本生活费用占居民收入的比例从七八十年代的40%降至目前的25%,而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文化娱乐费用比例则在近十年中增加了一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福格尔认为:到2040年,人们将把4/5的时间花在闲暇上)我们也坚信这两者之间的逆行趋势,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文化教育的普及而进一步扩大。-11-从下列图表中我们发现,服务类消费的比例确实在逐年上升,发展那些满足人们在“休闲”、“知识”、“社交”和各种“自我实现”需要方面的娱乐、健身、教育、益智、体验、传播等产业已经是势在必行了,适时地进行消费产业的转轨是目前众多企业所迫切需要的。,企业必须从单纯的产品供给者,转化为蕴涵品质服务的高附加值产品的提供者。4008001200199520002002文化娱乐费用支出分析(单位: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文化娱乐用品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局3.投资结构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加,2002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915.54亿元,当年新增1020.48亿元。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662.95亿元,新增987.96亿元;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2.59亿元,新增32.52亿元。-12-居民收入与储蓄分析0400080001200016000200002400019781990199520002002单位:元职工平均工资(元)人均储蓄(元)比例(%)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局出现上述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勤俭持家的传统观念依然扎根于广大的民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致使中国居民在消费观念上仍趋于保守,其每月储蓄的金额占收入的50%以上。随着金融产品的日益丰富、信贷消费(尤其是购房)的日益普及,人们逐渐接受先进的投资理财观念,选择多种方式进行投资,降低风险,提高收入;这又反过来促进了消费需求的增长,繁荣了经济,繁荣了市场。-13-三、人口的增长、分布与结构1.人口数量2002年底,上海常住人口为162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334万人,外来人口291万人。自1993年开始上海人口率先在全国进入了人口自然变动负增长阶段,目前已经持续10年。截止去年年底,常住人口自然增长数为-0.9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57‰,户籍人口自然增长数为-3.5万人,自然增长率为-2.61‰(具体数据见下表)。人口的负增长,一方面是由于中国长期坚持实行“计划生育”国策,控制了人口的增长速度,并取得了成效;另一方面是因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居民开始注重“优生优育”以及自身价值的体现,这进一步提高了人口质量,减少了人口数量,社会的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开始在上海等发展较快的地区出现,标志着在人口增长速率上,这类地区已与世界接轨。;可以期待,在未来社会财富增长的同时,我们将有可能提高人均分配额度,从而优化生活质量。工作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西方享受生活文化的入侵,使得上海年轻夫妇逐渐推迟了生育年龄,甚至出现了“单身贵族”以及“丁克-14-家庭”群体。这部分群体由于收入相对较高,同时又少有家庭生活的羁绊,因此他们的收入大部分用于休闲、娱乐、投资与消费,并且不断寻求更新奇的消费途径,这部分群体称得上是上海城市消费的生力军。十三年来上海人口变动情况年份总和生育率(%)自然增长率(%)常住人口户籍人口80年代1.3690年代0.9620000.96-1.9-1.920010.79-0.77-2.720020.77-0.57-2.61数据来源:上海市人口计划生育统计报表2.人口分布在过去的10年里,上海在改善人口分布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与国际水准的现代化大都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不容乐观。一是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高的问题远未得到解决,浦
本文标题:上海某商业城策划市场研究doc35(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73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