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ppt课件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2)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与主要内容。(3)李大钊等传播马克思主义。2.在掌握新文化运动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基础上,探究思考:(1)新文化运动中提倡民主与科学有什么意义?(2)新文化运动中为什么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3)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何影响?(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一、《新青年》的诞生1.背景:(1)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_________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政治: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_________。(3)思想。①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②袁世凯掀起_________的逆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尊孔复古2.诞生:(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___________,反对封建文化,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3)主要阵地:《新青年》。(4)活动基地:蔡元培任校长的_________。青年杂志民主与科学北京大学二、新文化运动内容:(1)提倡_____与_____,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为此,提出了“___________”的口号。(3)提倡_______,反对旧文学。①胡适发表《_____________》,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②陈独秀发表《___________》,主张推翻旧文学,建设新文学。③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小说,把___________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民主科学打倒孔家店新文学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反封建内容【易错辨析】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运动中对待孔子和儒学的态度不同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变法的合理性,力图将西方的政治思想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以便在策略上减少变法的阻力。而新文化运动则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主要是针对儒家思想被袁世凯利用作为复辟的理论基础。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背景:(1)国内:___________开展得如火如荼。(2)国际:俄国_________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2.表现:(1)五四运动前: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文章,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2)五四运动后。①1919年,李大钊的《_________________》,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②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并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③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思维点悟】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这个宣言说明了什么?提示:说明马克思主义已经传入中国,中国将会走上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按照马克思主义指明的方向,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一、判断正误1.为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提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树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2.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提示: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3.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派学习西学、反封建是一脉相承的。()提示: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们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并不是完全一脉相承。维新派是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主张君主立宪;革命派是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学习西方的暴力革命方式,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派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矛头直指正统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文化。×二、问题思考1.为什么说尊孔复古实质就是复辟帝制?提示: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要尊孔复古,就要恢复封建时代的礼仪和制度,而这些礼仪和制度与封建君主制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复古尊孔实质就是复辟帝制。2.怎样理解“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提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士为反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树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就是指要冲破封建儒家思想(以孔子思想为代表)对当时中国人思想的禁锢,宣扬自由平等,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3.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有什么不同?提示:新文化运动前期与后期宣传思想的重点不同。新文化运动前期宣扬资产阶级的民主和科学思想,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反对封建思想文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文化;运动后期则是宣扬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文化和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斗争的新阶段。主题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内容与评价【探究讨论】材料一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材料二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材料三本杂志于国学则主以切实之功夫,为精确之研究……以见吾国文化,有可与日月争光之价值。……本杂志……以吾国文字,表西来之思想……吾国文字,自可适时达意,固无须更张其一定之文法,摧残其优美之形质也。——《学衡杂志简章》(1922年)请分析:1.材料一认为中国革命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除“政治革命”之外,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提出什么主张?其旗帜是什么?提示:(1)原因:三次革命都没有彻底摧毁封建制度;中国人在思想领域中封建意识根深蒂固。(2)主张:进行思想解放运动。(3)旗帜:民主与科学。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学衡派的主张与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有何不同。提示: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的同时,存在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和全盘否定中国文化的倾向,学衡派主张研究国学,弘扬其中优秀的文化遗产,并综合中学与西学,加以创新;新文化运动提出文学革命,要求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学衡派认为中国文言、文法可以很好地表达意思,形质优美。【要点归纳】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思想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被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主题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探究讨论】材料一新文化运动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已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材料二从1903年到1920年8月,翻译《共产党宣言》内容的文字大约有14种,其中可以肯定是依椐日文译的有8种,有可能是依据日文译的有3种,占全部中译本的79%,这为其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条件。……李大钊在留学日本期间就已经接触了马克思主义。1917年到1921年间先后东渡日本的青年知识分子,如陈望道、李达、李俊等,基本上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了,并很快成为十月革命后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筹建中国共产党的主力。——王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请分析:1.举例说明材料一中学习西方历经了“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演进。提示:(1)“器物”层次: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和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等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2)“制度”层次: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3)“精神文化”层次: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路径,概括说明留日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提示:(1)路径:经日本传入;经俄国传入(或经法国、德国、美国传入)。(2)作用:将《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文献译成中文;留学日本的李大钊、陈望道等人,回国后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力。3.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吸引中国当时的知识分子?提示:(1)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是指导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解放的理论体系,是实现救亡,通向社会主义的理论源泉。(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他们在五四爱国运动中显示了巨大的力量,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3)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侵略与争霸的本性,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才是救国的良方。【要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必然性和意义1.必然性:(1)阶级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2)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3)十月革命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为中国革命指明新的出路。(4)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断失败,迫使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新的思想武器,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2.意义:(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为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并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缔造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1.(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下列报刊杂志中,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的是()【解析】选B。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序幕。2.(2013·福建学业水平测试)曾任北大校长并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人物是()A.梁启超B.陈独秀C.蔡元培D.李大钊【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了“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3.(2013·四川学业水平测试)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A.民族独立B.民主共和C.民主与科学D.实业救国【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大多接受了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大力宣扬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4.1918年的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重,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A.中体西用思潮B
本文标题: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07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