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谈创新今天我主要就创新这个话题,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理解与体会。着重从创新的概念、形式、条件、重要性,以及作为组工干部如何在工作中创新这两个方面进行汇报。第一个方面创新的概念、形式、条件及其重要性一、创新的概念创新是当今世界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这个词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它的形成是在20世纪。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1912年第一次把创新引入了经济领域,美国另外一个管理大师德鲁克于上世纪50年代把创新引进管理领域。现在“创新”两个字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讲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党建工作创新,等等。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美国总统奥巴马竞选获胜后演讲的题目就是“美国的变革”,就是要对美国原有制度进行创新;组织系统年终都评比十大创新创优成果,主要看各地的工作创新;包括我们今天的“组工讲坛”这种学习方式其实也是一种创新。说得通俗易懂一点,创新就是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想别人没想过的东西。创新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的解答方法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两个推销人员到一个岛上去推销皮鞋。一个推销员到了岛上之后,一看傻眼了,他发现这个岛2上每个人都是光脚,没有穿鞋的,他觉得这个岛上人没有穿鞋的习惯,一双鞋子卖不出去。马上打电话回去,叫鞋子不要运来了,这个岛上没有销路。第二个推销员来了,高兴得不得了,他觉得这个岛上皮鞋的销售市场太大了,每一个人都没有穿鞋,要是一个人穿一双鞋,那要销出多少双鞋子,马上打电话,赶快空运鞋子过来。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思维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二、创新的形式、条件及其重要性1、创新的形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形式:就是提出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比如说,马克思提出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世界元”概念,等等,这些从来没有人讲过,是全新的理论,肯定是创新。第二种形式:就是对原有的命题,赋予它新的内涵。比如说实事求是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班固的《汉书》中,他在《汉书》中讲河间献王刘德这个人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在这个地方的实事求是的是,作为一种治学态度、治学风格、治学方法提出来的,含义就是对,就是正确的意思。到了宋朝时期,把戒武从理与实事求是结合在一起,这时候实事求是的是,就有了理的含义,也就是规律性。到了民国初年,湖南工专讲堂上挂了一个匾,上面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当时湖南大学校长题写的,他认为学工的人,要实事求是,掌握这个是,求得正确的东西,这也是作为治学风格来提的。1937年抗日军政大学成立的时候,毛泽东去做演讲,讲演以后,毛泽东仿造湖南工专也写了实事求是的匾,作为抗大的校训,这个匾现在存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如果将来有人到延安考察学习时可以看到。此后在毛主席著作当中,特别在六届六中全会的讲话中,他第一次提出共产党员应当做实事求是的模范,对实事求是做了具体地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就是事物的内部联系,也就是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3究。到这个时候,毛泽东同志就把实事求是这样一个古老的命题,改造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命题。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来定位我们思想路线。江泽民同志讲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胡锦涛同志又赋予实事求是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一个成语,创新了2000多年,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内涵,可见创新的生命力有多强劲。第三种形式:就是对原有的成果,进行新的解读。比如说梵高的画,梵高生前穷困潦倒,画根本卖不出去,生前只卖出过一幅油画,他死了以后,人们发现了梵高画的价值,认为他的画体现了张扬、奔放、热烈的个性,是印象派的最杰出代表,他的画一下子就价值连城。最著名的是他的《向日葵》画,1987年伦敦拍卖会上以3990万美元的天价被日本人买走,现藏于伦敦国家画廊;《加歇医生像》卖了8250万美元,创下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第四种形式:对原有的成果进行新的组合,赋予它新的形式、新的内涵。也就是打破原有的结构,形成一个新的体系,为我所用,这也是一种创新。2、创新的六大条件第一,环境。创新要有一个相对宽松、愉快的环境,让人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大胆探索。同时也要坚持适度紧张,认识到危机感。第二,要积极开发创造思维。要打破思维定势,充满好奇心,有丰富的想像力。举个例子,从前,有个国王在大臣们的陪同下散步,走到水池旁边,忽然心血来潮,出了一个题目考身边的大臣:“这水池里共有多少桶水?”众臣一听,目瞪口呆,全答不上来。国王下令:“给你们三天考虑,谁回答上来就重赏,回答不上4来的全都处罚!”大臣们用桶量来量去,怎么也量不出一个确切数据。很快三天到了,大臣们一筹莫展。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少年走过来,向国王声称自己知道池塘有多少桶水。国王命令大臣带少年去看池塘。少年轻松地笑道:“不用看了,这个问题太容易了!有多少桶水,关键取决于桶的大小,如果和水池一样大,那池里就是一桶水;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一半大,那池里就有两桶水;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三分之一大,那池里就有三桶水,依此类推”。“好,完全正确!”国王重赏了这个少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突破思维定势,换个角度看问题,定会柳暗花明。第三,要有良好的心态。爱迪生发明电,失败了1000多次才成功。但爱迪生认为不是失败了1000多次,而是成功了1000多次。心态特好。有时我们在工作中特色工作想了好几个,得不到上级的认可,文章信息写了好多篇,没有发表,这就需要我们不能气馁,贵在坚持。要经得起挫折,经得起失败。第四,要交流信息。虽然交流时,信息的数量没有增加,但质发生变化。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一下,大家都有两个思想,而且在思想碰撞过程中,还可以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第五,要努力实践。第六,要团结协作。发挥团队优势、群体优势,形成创新的社会力量。3、创新的重要性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对企业来讲,要么创新,要么死亡。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也曾经说5过,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之间的分水岭。曾经有两个大学生小张和小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同一个公司去工作,两年过后,公司老总提拔了小张当副科长,小李心理不平衡了,找到老总说,我们两个是一块来,工作都非常努力,怎么提拔了小张,不提拔我啊。老总说小李啊,我今天要给你个交待。你来了这么久,你帮我干一件事吧,你到隔壁的菜市场上去,你看有什么东西卖,回来跟我说一声。小李说好,就去了,一会儿回来说,老总,市场上有个农民推了个手推车,在卖土豆。老总说这一车土豆大概有多少斤呢。那我倒没问,我去问一下,噔噔噔噔下楼了,一会儿回来了,老总,一车土豆300多斤。老总说它大概多少钱一斤呢,噢,这个问题我也还没问,我去问一下,噔噔噔下楼了,一会儿回来了。老总,八毛钱一斤。老总说,要是我全部300多斤都买了,他少不少啊。噢,这个问题我还要去问一下,老总你等一会儿,噔噔噔下楼了,一会儿回来了。老总,全买六毛钱一斤他就卖。老总看他跑了四趟,汗都出来了,端一杯茶过去,小李你坐下休息一下。又把刚提了副科长的小张叫过来,说你到隔壁市场上去看一下有什么东西卖的,回来给我讲一下。小张噔噔噔噔去了,一会儿回来了。老总,有个农民推着一车土豆在卖。老总说,大约有多少斤重啊。小张说我顺便问了一下,300多斤。那老总说,多少钱一斤呢。我也顺便问了一下,八毛钱一斤。老总说全部买了,他少不少,全买六毛钱一斤他就卖。老总说叫他来,我们都买了。小张说我已经叫到门口了,只等你一声令下就进来。小李一看到这个全过程,不讲话了,老总我继续干,我会好好干的。说明老总希望有踏踏实实干事的人,还希望有创新思维、创造性开展工作的人才。6第二个方面组工干部如何在工作中创新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的思想作风、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李源潮也同志提出,要把组织系统建设成为“创新思维最活跃,创新动力最强劲,创新成果最显著”的部门。6月20日,他在纪念建党90周年研讨会上还指出: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围绕五个“着眼于”,不断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陶行之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作为一名基层组工干部,我想创新对我们做好组织工作,提升工作水平至关重要。我简要地将组织工作创新概括为经历三个阶段、避免三大误区、把握三个关键。一、组织工作创新需经历的三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打铁先要自身硬”。沉下心去,多看书,多学习,勤钻业务,提高素养,为组工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深入一线调研,到实地去寻求创新灵感。从这层意义上说,部里计划安排大家出去考察学习,也就是通过红色之旅,让大家行万里,寻找创新的灵感。二是探索阶段,即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学习调研之后,思考提炼很重要。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卢瑟福对思考极为推崇。一天深夜,他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试验,便好奇地问:“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下午呢?”“也是做试验。”卢瑟福不仅皱起了眉头,继续问:“那早上呢?”“也在做实验”。这个学生本以为能够得到导师的一番夸奖,没想到卢瑟福居然大为恼火,批评他:“你一天到晚在做试验,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思考对于创新很重要,过程很痛苦,但能产生思想的火花。7思考之后,提炼也非常重要。举个例子:比如说国学大师王国维,他对宋词的研究最后得出一个成大师,成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大家都了解,他引用北宋宰相、婉约派词人晏殊的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是第一种境界;然后又引用柳永的词句,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种境界;最后又引用辛弃疾的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种境界,原来三句话都没有这样的含义,但是王国维把这三句话拎出来,就是一种创新。在工作中,我们也要学会将平时所干的工作,重新进行组合,围绕一个创新的主题,将需要的东西拎出来,就可以发现新的价值。三是收获阶段,即随风润物细无声,春华秋实听惊雷。经过前两个阶段后,组工创新成果要真正发挥作用、指导实践工作,必须做到点面结合,先点后面,渐次推开。同时坚持“实践—完善—再实践—再完善”的原则,永不满足,不断地超越自己,向新一项组工创新进军。二、组织工作创新需避免的三大误区一是创新就是放卫星。有的人认为要创新就要一鸣惊人、一炮走红、一劳永逸,其实创新不必然是放卫星,一鸣惊人也不容易,哪怕是细节上的一些新意,形成工作上的点点繁星,也同样璀璨夺目,同样独领风骚。二是重形式不重内容。形式创新固然重要,但形式服务于内容。由于形式创新相对内容创新容易一些,所以大家往往会选择形式创新。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国内手机企业在创新方面不是在核心技术上求突破,而是挖空心思降低成本、创新品种、礼品营销、终端大战。有的企业甚至推出“钻石手机”,售价上万元,导致很多手机最终是昙花一现,被市场淘汰。据统计,2009年上市的国产手机新款近1600款,是同期国外品牌的6倍,销量8却不及国外的二分之一,也就是说,13款国产手机的销量才等于1款国外手机销量。这就是形式创新与内容创新的差别。三是创新模式化。由于网络的力量,当前,组织工作创新模式化严重,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借鉴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大力推行自主创新。三、组织工作创新需把握的三大关键第一个关键:紧扣中心。我们组织工作主要围绕两条线来开展,一条线就是围绕中央和省、市委及组织部门的决策部署来思考、谋划和推进工作;另一条线就是紧扣县委县政府核心工作来开展。这两条线形成一个交叉,这就是我们组织工作创新需要紧扣的中心。这个中心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包括众多要素的圆。打个比方,
本文标题:谈创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1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