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期末专题复习专题八课外古诗词阅读(一)(金华中考)遣意①杜甫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衰年催酿黍②,细雨更移橙③。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注释】①选自《杜诗详注》,遣,抒发。②酿黍:酿酒。③移橙:栽橙。1.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字看出。颔联中的“”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泛野花落2.《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诗人所遣何“意”?幽居郊野,淡然世外的闲适与从容。(二)(江苏扬州中考)潭上作张乔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注】①翠微:青山。3.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刻画出了一副绿水青山中野鸟遨游的优美闲逸的场景,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4.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后两句诗通过对渔家生活的简述,抒发了诗人向往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情感。(三)(武威凉州区中考)公子行孟宾于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5.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骑着“骄骢”,天渐明时就到野外“”,结果“”。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对贵公子春游损坏庄稼的不满,抨击了贵族子弟的恶行。(意对即可)锦(红)衣春游踏烂麦青青(骄骢踏烂麦青青)(四)(长沙中考)天末怀李白①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②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③,魑魅④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⑤。【注释】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天末:天边。②君子:指李白。③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④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⑤汨罗:屈原在汨罗江含冤投水自尽。7.下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是()A.古代一些物象常常被寄予特定的含义,例如“鸿雁几时有”中的“鸿雁”就因为有借雁传信的说法,常常被用来借指书信。B.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元素,本诗在“风”“水”物象前分别添加“凉”“秋”两字,形成意象,构建了共同的意境。C.“知人”是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作者视李白为知己,首联在看似不经意的寒暄中表现出作者对李白的关切。D.“论世”也是一种重要的鉴赏方法。作者在动乱年代与李白一起被流放。所以才由李白的遭遇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感慨万千。E.诗歌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一“憎”一“喜”的对比,主要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坎坷的无尽感叹。DE8.诗人为什么说“应供冤魂泪”?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①这是诗人的想象之词,李白是亟思平定安史叛乱,一清中原,结果获罪远谪,虽遇赦而还,满腔的怨愤,会与投身汨罗的前贤屈原有相似的心境,这是对李白内心的揣摩。(言之有理即可)②全诗抒发了对李白深切的牵挂与思念。(言之有理即可)(五)(泰州中考)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苏轼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①已知秋,更听寒蛩②促机杼。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③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④人,为道别来心与绪。【注】①簟(diàn):竹席。②蛩(qiónɡ):蟋蟀。③江亭:江边的亭子。④君:指其弟子由。此时,兄弟二人天各一方。(1)上阕通过和两个细节点明“秋”之时令。夜凉寒蛩(2)赏析画线诗句。这首词的下阕,写路途上的美好回忆。“梦中历历来时路”,在上半夜人睡时,梦见走这条遥远而漫长的路,要历经河北、河南、江苏,然后进入江西。一路风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犹在江亭醉歌舞”,到达虔州,还在清江畔的歌舞亭里接受好友的宴饮享受。这两句,通过写梦,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凄凉、愁苦和对好友的深切思念。(六)(荆门中考)虞美人·听雨蒋捷①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注】①蒋捷:南宋词人,身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气节为时人所重。11.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描绘了自己人生三个阶段的不同境遇,分别流露出少年潇洒、、的心境。1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本词。①虚写:上阕回忆少年歌楼听雨时红烛罗帐的温馨画面,以及中年客舟听雨时江阔云低、西风悲雁的漂泊落寞的场景。②实写:下阕实写而今幕年独在僧庐下听雨时凄凉孤寂的处境。③虚实结合,感怀已逝岁月,慨叹目前境况,表达时光易逝、一生漂泊孤苦的情感,并暗含对国家由兴而衰而亡的叹惋。壮年漂泊(飘零)暮年孤冷(孤寂、凄冷、凄凉等)
本文标题: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期末专题复习-专题8-课外古诗词阅读(共12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15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