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的原始性创新发生机制的研究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的原始性创新发生机制的研究①舒成利,高山行(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9)摘要:知识生产是原始性创新的主要基础,从基础研究可以分为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出发,将原始性创新具体划分为纯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和应用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然后,借助两种不同的知识生产方式,提出了原始性创新的发生机制模型.最后,给出了对我国企业原始性创新活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和启示.关键词:基础研究;知识生产;原始性创新;发生机制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原始性创新是自主创新的三种模式之一.由于原始性创新发生于基础研究领域,会给社会经济带来变革性影响,并且是一国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因此原始性创新是三种自主创新模式中“创造性破坏”能力最强的形式.从而,研究原始性创新的演化机理将成为我国进行自主创新战略选择的重要基础.1原始性创新内涵的界定虽然我国的自主创新实践方兴未艾,“政府-企业-高校”三位一体的自主创新模式也正在形成,但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自主创新中原始性创新的研究仍显不足.一方面,我国很多学者从理论角度(陈劲等,2004[1],2006[2];陈雅兰等,2003[3];等)、从基础科学研究的角度(徐冠华,2001[4],陈劲等,2004[5])、从外部性角度(陈雅兰和郭伟锋,2006[6])以及从知识生产的角度(汪寅等,2007[7])探讨了原始性创新的发生过程与机制,以及我国原始性创新的现状(柯进生,2006[8];等)但是另一方面,原始性创新自身的内涵这一基本问题还不甚明确.研究表明,陈雅兰等(2003)[3]对原始性创新的界定比较符合原始性创新的本质,即“原始性创新是指通过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探索事物的现象、结构、运动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或者运用科学理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关键的科学技术问题的过程.”同时,本文利用现有文献,将原始性创新的判断标准、发生领域、主要来源、基本内容和成果表现形式等进行简要总结(参见表1),以便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创新,就是“发端于某一想法,进而开发出某一发明,并最后向市场引入新产品、新过程或新服务的过程”(EdwardsandGordon,1984[9],p.1).这就是被国内外学者们广为接受的创新两段论思想,即创新不仅仅是新思想、新方法或新知识的产生,更重要的是创新必须要有商业化过程.并且,从陈雅兰(2003)[3]对原始性创新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原始性创新本身就包括了两个密不可分的过程:新知识的产生和对新知识的使用.其中对新知识的使用部分应对应于原始性创新的“商业化”过程.另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NSF)从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性上把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进行了区分,认为应用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No.20060698031)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o.NCET-05-0847)资助项目.作者简介:舒成利(1976-),男,汉族,陕西镇安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西安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创新与竞争战略等.高山行(1964-),男,汉族,陕西兴平人,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管理、技术竞争、自主创新等.-1-研究就是致力于发现或发明的项目,而这些项目具有特定的商业目标;基础研究则是指那些致力于一般性知识扩展的项目,虽没有特定的商业目标,但可能是组织感兴趣的领域.同时,布鲁金斯学会的D.E.斯托克斯1996年提出的科学研究二维矩阵模式认为,基础研究又可以划分为纯基础研究(波尔象限)和应用性基础研究(巴斯德)两个部分.表1:原始性创新的判断标准、发生领域、主要来源、基本内容和成果表现形式项目内容判断标准能提高改进人类的生存质量,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前人没有的知识、技术或能力.发生领域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具体表现为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高技术领域内的根本性创新,重大工程项目的自主设计与完成,管理领域内的重大变革和社会科学领域内的新成就.主要来源基础研究,包括纯基础研究和应用性基础研究.基本内容重大科学发现,重大理论突破,重大技术和方法发明.纯基础研究领域:被世界权威检索系统(比如SCI等)收录;国家自然科学奖;诺贝尔奖.成果表现形式应用性基础研究领域:国家发明奖;国际科技进步奖;发明专利;技术秘密;诺贝尔奖.综上所述,创新活动包括新知识的产生和新知识应用两个阶段;而作为知识生产重要源泉的基础研究又可以分为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因此,本文认为原始性创新包含的知识生产和对新知识的应用这两个组成部分分别对应于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个象限,并且为了便于深入研究,本文将原始性创新具体细分为纯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PureBasicResearchBasedOriginalInnovation,简记为P-OI)和应用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AppliedBasicResearchBasedOriginalInnovation,简记为A-OI).2原始性创新的两种模式创新是组织知识生产的主要形式(Nonaka,1994[10]),并以知识生产为核心.原始性创新和组织知识生产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看原始性创新就是新知识的产生.虽然,从基于资源的观点(Resource-basedView,RBV)(Wernerfelt,1984[11];Grant,1991[12];等)和基于知识的观点(Knowledge-basedView,KBV)(Grant,1996[13];Kodama,2006[14];等)来看,现有资源的重新组合(GalunicandRodan,1998[15])或现有知识的新组合(Leiponen,2006[16])以及企业的闲置知识(赵永彬和弋亚群,2007[17])都可以产生创新,但是本文认为创新过程不应只强调创新两段论中的任何一个阶段,而忽视另外一个阶段.因此,创新不但包括Nonaka(1994)[10]所认为的是组织发现和确定问题、然后主动开发新知识予以解决的过程;而且还包括“商业化”过程(EdwardsandGordon,1984[9]).由于本文已经将原始性创新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类别:P-OI和A-OI,因此在探求原始性创新的发生源泉的时候,有必要分别予以探讨.2.1P-OI国外学者对原始性创新的研究比较鲜见,而国内学者对原始性创新的发生机制、演化规律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侧重点都是纯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首先是路甬祥院士(2000)[18]探讨了原始性创新发生的五大源泉:敏锐的观察和独具创意的实验,新的科学仪器和装置的发明,良好的科学基础和前沿性、交叉性的研究,数学与计算机工具创造性的应用,对已有知识的科学整理与发掘.其次是陈雅兰等(2003)[3]提出了原始性创新的演化机理模型,并认为原始性创新会在激发因子的推动下和强动力的支撑下开展,并进行有效反馈选择和强化.第三是汪寅等(2007)[7]利用日本学者Nonaka等学者(1991[19],1994[10]和-2-[20])提出的知识螺旋(knowledgespiral)理论研究了原始性创新的过程与机制,并提出原始性创新的演化机制,即随着知识按照表现化、联结化、内在化和共同化的路径演进,原始性创新也遵循“原创孕育-原创激发-原创验证-原创扩散”的模式进行演化.可以看出,对于P-OI发生机制的研究,学者们基本将其等同于新知识的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纯基础研究的本质.新知识的产生是P-OI的主要源泉,它为科学共同体贡献了前所未有的东西(于绥贞,2003[21]).但是,原始性创新也是一种创新活动,它还必须包含创新的另一个阶段——商业化过程.本研究认为,原始性创新的“商业化”过程是由A-OI所完成.2.2A-OI在D.E.斯托克斯1996年提出的科学研究二维矩阵模式中,巴斯德象限对应的就是应用基础研究,它将纯基础研究和纯应用研究连接起来,为组织以后的“战略性”研究奠定基础,该象限的研究成果就对应的是A-OI.因为,应用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是以知识生产和实际应用双重目标为导向的,因此其发生机制不同于纯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在日本学者Nonaka等人的研究中,除了提出知识螺旋(knowledgespiral)理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提出了组织如何按照“隐喻-类推-模型(Metaphor-Analog-Model)”的程序将组织的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虽然现实中的转换过程可能比较复杂且具有跳跃性,但至少经过此过程的转换,组织可以减少其知识的隐性性(tacitness)(Wright,1994[22];Balconi,2002[23]),生产新知识.从这种转换模式中,可以洞悉A-OI的产生机理.首先,组织中,各层次、各单元不同背景的成员利用想象、象征性的符号即“隐喻”的方式将自己的隐形知识表达出来,而不需要对这一隐喻进行深入分析,也不考虑这种隐喻本身的一般性.通过将自己所知道的隐性知识“隐喻”出来,组织成员就可以分享他们那些无法直接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的经历、想法等隐性知识.通常,隐喻将看似互不相关的两个或多个事物联系起来,使得隐喻本身存在矛盾,甚至不符合理性.但是,正是这种超乎常理的联系,使得新知识得以产生.由此可见,隐喻是知识生产的最早阶段.然后,组织需要对这些看似矛盾的、不合理性的隐喻进行再分析,将隐喻中的矛盾进行化解、排除不合理性的部分,这一过程就是“类推”.最后,组织通过“模型”使得经由隐喻、类推的符号变成能够被组织广泛理解的概念,隐喻中蕴含的矛盾、不合理性也彻底被排除.从“隐喻-类推-模型”的知识转换过程来看,组织成员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和想象进行广泛的联系,在联系的基础上经由类推和模型过程,使得这种联系合理化、逻辑化,组织新的知识也就产生了.在这一知识生产过程中,组织成员一方面可能是为了解决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难题;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为了克服产品设计、开发等过程的实际问题,因此这种知识转换模式具有一定的问题解决导向性.在这一转换过程中,组织可以将纯粹的理论知识转换为以应用为导向的知识,搭建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桥梁,而所有这些正符合了应用型基础研究的特点.所以,本文利用知识转换的“隐喻-类推-模型”模式来说明应用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的产生,即随着组织的知识按照“隐喻-类推-模型”的过程进行转换,组织面临的基础理论研究难题得到克服,产品设计、开发中的问题得到解决,A-OI也得以产生,并完成了原始性创新的“商业化”过程.3基于知识生产模式的原始性创新发生机制模型基础研究是知识生产的主要源泉,新产生的知识则是原始性创新的主要基础.因此,本文提出一个基于知识生产模式的原始性创新发生机制模型,参见图1.图1包括四个相对独立而又密不可分的部分:基础研究,知识生产,原始性创新产生以及反馈过程.首先,基础研究包括了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个方面.其次,知识生产-3-过程包括了知识螺旋的生产方式和基于“隐喻-类推-模型”的知识转换过程,由于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自身存在的差异性,使得二者的知识生产过程也有所不同.在纯基础研究领域,新知识的产生更多的是依照其表现化、联结化、内在化和共同化的路径演进,使得基础理论问题得到解决;而对于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组织知识会依据隐喻-类推-模型的过程进行转换,其结果是基础的理论知识转换为应用开发领域的基础知识,使得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联系起来.同时,纯基础研究领域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新产生的知识会在双方之间进行必要的扩散,这会对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产生积极影响.比如,在纯基础研究领域产生的新知识会对应用基础研究产生推进作用;而在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产生的新知识会给纯基础研究提供启发.再次,新知识生产出来后,组织的原始性创新也就产生了.和知识生产的不同方式相对应,原始性创新也分为两类:P-OI和A-
本文标题:基于知识生产模式的原始性创新发生机制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3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