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重难点梳理
文化生活重难点梳理一条主线:推动文化发展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2、加大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文化是经济的反映。3、大力发展经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5、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利用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4、庆祝民族节日的有利于人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利于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民族凝聚力;有利用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1、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推动文化发展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有利用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7、通过商业贸易推对文化交流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8、充分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发展。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9、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中的强大功能。6、态度原则要求、途径手段、引进来走出去、胸怀气魄态度、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存储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10、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挥信息技术在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做到“推出出新,革故鼎新”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己的加以改造和剔除。传统文化具有相当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12、要充分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13、文化创新的6点举措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14、重视汉字的教育学习15、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的举措: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有精神家园耕耘、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和不竭力量之源。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16、必须更高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2)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关键是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4)发展人民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5)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6)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7)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6+7个人角度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不是有形的、强制的。3、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主动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1、积极参与健康的文化活动,主动接受先进文化知识教育,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4、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积极参与健康的文化活动,主动接受先进文化熏陶,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的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条件越充分,又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我们要全面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有利用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6、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7、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8、作为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只有充分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意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9、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中华文化再创新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10、我们要把爱国主义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11、人人都应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12、面对文化现状,我们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13、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长的必然选择。思想道德模范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14、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15、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道德素质。16、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17、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三观”18、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两大视角普遍性与特殊性一文化与生活文化的内涵和作用二文化传承与创新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历史沿革四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现实走向文化与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交流、借鉴)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继承、发展)文化创新普遍性特殊性我们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当代中国文化现状:色彩斑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发展文化建设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四大主题特点特征重大关系作用意义措施举措文化多样性的作用、庆祝民族节日、保护文化遗产、文化创新的作用、中华文化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用(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普遍性特殊性面对文化现状如何做、建设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素质、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综合复习提升走进文化生活(选择)经济利益驱动,忽视社会效益;落后腐朽文化蔓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更好地满足…多种类型、多样风格;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方向:先进文化1、根本任务(四有公民、提高科、德素质)2、主要内容(教、科、文(事业、产业)+3、重要途径:开展亿万人民群众参与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生产文化消费各种文化相互交织激荡1、喜(4点)2、忧1、热切愿望2、文化需求日益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国家管理引导;公民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奏响主旋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导(内容、特点、作用)发展先进支持健康改造落后抵制腐朽/辨识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共、中特社义文化必由之路:中特社义文化发展道路原因:4决定要求:P97上关键: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最重要:中特社义理论体系—中国风格、特色、气派具体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遵循规律:传承创实践人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要求和原因。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人民导向1、原因(地位、作用、时代性)2、国家:(实践+道德模范;核心;全面道德素质3、公民:(参与创建、自觉践行、加强修养、追求更高(知行统一)考查角度一:切块考查(宏观、中观、微观)——层次把握至关重要例1(2014年高考安徽卷)为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部署要求,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该活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素质和境界,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我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意义。(12分)参考答案:1、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辨识能力,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2、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3、有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例2(2012山东高考)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8分)参考答案:开展学雷锋活动,有利于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培育“四有”公民;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休系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推动思想道德建设。例3(2012年高考浙江卷)近年来,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所谓“一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辈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两谱”,即撰写时代风范谱、尊老爱幼谱,主要收录在乡村发展、家庭邻里关系中的先进典型;“五星”,即创评“读书、创业、诚信、法纪、勤俭”等五项星级文明户。村民们以极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讲身边事、树身边人、自评自荐、互评互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结合材料,运
本文标题: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重难点梳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38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