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工业长远发展——关于宿迁市自主创新能力的调查与思考于德摘要:宿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引进集成,壮大主体,重点扶持,多元投入”的基本思路,大力营造外部环境,提供政策支持,加强产学研结合,开展行业联合创新,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工业经济技术水平。关键词:创新工业发展宿迁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洼地崛起、后发快进,必须在工业经济突破上实现跨越式发展,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是技术水平的跨越。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就只能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为此,我们对我市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结合宿迁的发展阶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我市自主创新工作取得明显成绩,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已见雏形建市以来,我市坚持把“科教兴市”作为发展战略之一,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取得明显进展。“十五”期间,全市获得各类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25项,其中国家星火计划项目38项,火炬计划项目7项,省星火计划项目98项,省火炬计划项目36项;在企业创新方面,获得国家技术创新项目5项,省技术创新项目52项。新产品开发和名牌产品培育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被认定为省名牌产品39个,市名牌产品89个,共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688个,有76个新产品通过省级鉴定,467个新产品通过市级鉴定。全市拥有知名商标100个,著名商标32个,其中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的洋河(双羊)、洋河(飞天)和江苏双沟集团有限公司的双沟注册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新产品研发资金达11.2亿元。重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通过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和投入,7户省级技术中心企业技术研发经费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5.1%,专职开发人员平均达60人,拥有的高级职称以上的专家平均达20人,技术开发设备原值平均达5598万元,平均授权专利数达3个,市级以上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数平均达18个,新产品销售率平均达38%以上。29户市级技术中心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平均比重为2.1%、专职开发人员数量平均为15.9人、拥有的高级职称以上的专家平均为12.3人、技术开发设备原值平均为3189.4万元、授权专利数平均为0.6个、市级以上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平均数为4.8个、新产品销售率平均32%,以上指标全部高于其他企业,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领头雁。专利申请工作成果丰富。建市以来,我市专利申请量706件,授权量417件。总体而言,申请量、授权量呈逐年增长趋势,2005年专利授权量相当于1997年的两倍。科研机构得到初步发展。我市于2003年成立了“宿迁市骆马湖现代农业示范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是我市首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初具规模。目前,全市已建立企业研发机构66家,其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9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2个;洋河集团省级酿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全省白酒行业唯一的省级酿酒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从无到有,目前全市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67家。与此同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积极与市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沟通衔接,通过联合开发,在我市设立了涉及建筑、机械、电流互感器、杨树研究等10个领域的分支研发机构21个。科技人才队伍得到发展壮大。截至2004年底,我市科技人才队伍已发展到7.2万人,比建市初期新增2.2万人,增长44%。二、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差距较大,支撑工业发展的能力明显不足以全省平均值和苏北其他四市发展水平作为参照系,从以下几个重要指标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我市自主创新工作存在的差距。(一)科技人才总量偏小,层次较低。至2004年底,我市拥有各类科技人才总量7.2万人,占全省的7.4%,分别为徐州、盐城、连云港、淮安四市的30.8%、45.1%、59.4%和70.1%;其中,中、高级职务人员2.4万人,仅占全省的2.4%。每万人口中,全省科技人才平均数为381人,苏北为212人,我市仅为137人。我市科技人才不仅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数量,而且与苏北其他四市相比也处于最低水平。同时,企业招聘专业人才困难,留住人才更难。如秀强玻璃公司、彩塑包装公司等,每年招收大学生30人左右,但一年下来,只能剩下2-3人,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二)拥有的科研机构(中心)数量少,研究开发能力薄弱。全省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3584个,其中政府部门属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299个。到2004年底,我市政府部门属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只有2家(省农科院宿迁分院和泗阳棉花原种场),占全省0.87%,分别是徐州、盐城、连云港、淮安四市拥有量的8%、10%、22.2%、18.2%。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市科技行业共性、战略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尚未建立,严重制约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同时,研究中心人员严重不足。例如,在绿陵化工,技术研发中心从事研究的专业人才仅有1人。(三)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研发经费较少。以2004年为例,我市财政用于企业挖潜改造革新、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研究支出共3384万元,只占全省科技投入的0.3%。此项费用分别为徐州、盐城、连云港、淮安四市的20.3%、17.8%、22.2%、25.8%。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较低,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多年来一直在1.1%左右徘徊,占比低于全省0.9个百分点。其中,我市投入比例最高的是精科公司,也仅为4.4%,实际投入360万元。(四)科技成果相对较少,与周边城市比差距明显。2004年,我市专利授权量为62项,全省为1.13万项,占全省0.54%;徐州、盐城、连云港、淮安四市分别为596项、335项、175项、212项,与上述四市相比,占比分别为10.4%、18.5%、35.4%、29.2%。三、坚持立足市情,走符合我市实际的自主创新道路鉴于我市经济总量小、科研基础薄弱、科技人才缺少的现状,我们认为,我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引进集成,壮大主体,重点扶持,多元投入”。“引进集成”,就是广泛引进已有的科技成果,消化吸收、模仿综合、集成创新,实行新的“拿来主义”。自主创新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原始性创新,在科学技术领域努力获得更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三是在广泛吸收全球科学成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形成新的学科理论或新的产业群。现阶段,我市企业要想从内部产生大量自有技术,在原始创新方面有重大突破,尚不具备条件,也是不现实的。少走弯路、节约成本、注重实用,是企业创新实践的总结,也是宿迁创新工作的现实路径选择。一方面,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从头开始、自己干,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一切领域都独立地发展技术,更没有任何企业可以关起门来进行自主创新。我们应当紧紧依托国内和国外两个技术源头,通过购买和合作,从企业外部引入技术,大力推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时期,产业关联度日益提高,技术的相互依存度增强,单项技术的突破需要相关配套技术的创新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大多数技术创新发明都是在已有技术上的局部创新,或者是已有技术的组合式创新,在技术创新的组织和方法上也普遍采用将已有技术组合成为系统的技术方案等手段。我市企业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发展路径选择上,应当大力整合现有技术,由以单一技术突破为主向单一技术突破与多项技术集成相结合转变,加速集成创新。“壮大主体”,就是进一步明确企业是自主创新主体的地位,发展壮大企业创新群体。通过政策引导和利益驱动,把企业引向、推向、逼向创新第一线,使各类企业在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上有所作为。要推动企业特别是高新企业普遍建立科技研发机构,稳步扩大科技人才队伍,对企业投入研发经费比例作出硬性规定。政府搭建平台,推进企业参加科技交流活动,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坚持各类企业一视同仁,不管是本土企业还是招商引资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不管是二产企业还是一产、三产企业,都要给予鼓励支持,千方百计把企业这个创新主体做大、做强、做优。“重点扶持”,就是发挥政府培育市场主体的积极作用,有选择地培植创新能力强、成长空间大、发展后劲足的企业作为重点,集中力量加大扶持,培植创新型“旗舰企业。”从我市现有财力和企业发展现状看,宿迁有必要、也只能有选择地培育自己的大型甚至巨型企业。从春兰集团、宝胜集团的成长经历看,政府的作用十分巨大,他们无不是政府孵化的结果。重点扶持首先要选准企业,要选择产品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的企业作为重点,起到扶持一个企业、带动一批产业的“葡萄串”效应;其次要精挑细选,控制数量,根据宿迁实际情况,“十一五”期间宜选择3—5家企业作为重点,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确保重点企业最大限度地享有政策资源、环境资源、技术资源和资金支持。我市的精科公司、彩塑公司、腾宇公司等高新企业均处于同行业技术领先水平,积聚了扩张规模的内在动力,如果及时采取扶持措施,就能够在短期内实现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多元投入”,就是要形成企业创新投入的多元化格局,破解创新资金短缺的难题。企业是创新投入的主渠道,要规范引导企业,增加科研经费投入,把科研投入作为考核企业综合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政府应经常搭建银企洽谈合作的平台,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或适当采取政府贴息的方式,支持企业增加创新投资,降低创新风险。帮助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上市,提升企业融资能力。鼓励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参与企业的研发工作,进行成果转化、新产品开发。四、实行多措并举,全方位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各级政府在企业自主创新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营造外部环境,提供政策支持,规范企业行为,引导发展方向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推动引导企业高起点引进先进技术,嫁接改造现有设备和工艺。我市的纺织、食品、化工、机电、木材加工等支柱行业,总体上存在技术工艺落后的状况,利用先进技术对传统设备、工艺进行改造升级,是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纺织行业应走出被动接纳产业转移,长期使用“二流设备”的困境,有选择地引进一些设备先进、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加大企业挖潜、革新、改造的力度,利用现代技术对老设备、旧工艺进行改造,提升生产能力和工艺水平。化工行业应在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和废物再利用技术方面有所突破,采用先进技术结合,自身实际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节能增效、综合利用的新路子。机电行业处在新老设备共用、新老工艺共存时期,要以市场为导向,瞄准高端产品,下决心淘汰老设备和传统工艺,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紧随新品开发的步伐。木材加工行业存在数量多、规模小、档次低、品牌差的现象,应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引进一流设备,做大企业规模,创出自己品牌。作为政府,应逐年加大对企业挖潜、革新、改造的投入力度,保持企业挖革改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同时,监督资金的使用,确保资金用足、用好、用到位。应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活动,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创新资金。(二)鼓励支持企业博采众长,集成创新。经常组织企业参加商品贸易和技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获取信息。科技部门应树立为企业创新服务的理念,帮助企业制定创新规划,牵线搭桥,克服创新难题。建设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加强集成创新成果的保护工作。要为自主知识产权的申报提供手续上的便利、政策上的支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为我市知识产权的产生和转移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保障。我市的腾宇公司、彩塑公司在集成创新上已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腾宇公司通过积极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主产品(制砖机)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销售供不应求;彩塑公司引进德国顶尖设备,不断进行集成创新,取得生产聚氯乙烯扭结膜压延方法和产品生产两项专利。我们应大力推广上述企业的成功经验,支持企业大胆地学习借鉴,综合出新,尽快缩短与先进技术先进产品之间的差距,把有限资金和技术力量集中到集成创新上来。(三
本文标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4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