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5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2015年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前言•近年来,STEMI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重要进展,第三版“心肌梗死全球定义”已公布•ESC、ACC/AHA对STEMI治疗指南作了修订,欧洲心肌血运重建指南也已发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学组组织专家对2010年中国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作一更新。心肌梗死分型心肌梗死分型新指南推荐使用第三版“心肌梗死全球定义”,将心肌梗死分为5型。1型(与缺血相关的自发性MI)•由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溃疡、裂纹、糜烂或夹层,引起一支或多支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导致心肌血流减少或远端血小板栓塞伴心肌坏死。患者大多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少数患者冠状动脉仅有轻度狭窄甚至正常。本指南主要阐述1型心肌梗死(即缺血相关的自发性急性STEMI)的诊断和治疗。2型(继发性心肌缺血性MI)•除冠状动脉病变外的其他情形引起心肌需氧与供氧失平衡,导致心肌损伤和坏死1.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异常2.冠状动脉痉挛或栓塞3.心动过速/过缓性心律失常4.贫血5.呼吸衰竭6.低血压/高血压伴或不伴左心室肥厚3型(未能检测到生物标志物的心脏性猝死)•常伴心肌缺血症状/新发ST段抬高或LBBB/冠脉造影或病理证实的新鲜血栓证据。4型(PCI相关的MI)4a型:伴发于PCI的心肌梗死基线cTn正常的患者在PCI后cTn升高超过正常上限5倍;基线cTn增高的患者,PCI术后cTn升高≥20%,然后稳定下降。同时发生:(1)心肌缺血症状;(2)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或新发左束支阻滞;(3)造影示冠状动脉主支或分支阻塞或持续性慢血流或无复流或栓塞;(4)新的存活心肌丧失或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影像学表现。4b型:冠脉造影或尸检证实的伴发于支架血栓形成的心肌梗死5型(CABG相关的MI)基线TnI正常的患者,CABG后cTn升高超过正常上限10倍,同时发生:•(1)新的病理性Q波或左束支阻滞;•(2)血管造影提示新的桥血管或自身冠状动脉阻塞;•(3)新的存活心肌丧失或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影像学证据。入院一般处理一般处理吸氧和心电图、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血液动力学异常和低氧血症血液动力学稳定且无并发症的患者卧床休息1-3d,第2天可允许坐在床旁大便,高危患者卧床时间可适当延长。迅速给予有效镇痛剂,静脉注射吗啡3mg,必要时5min重复I次,总量不宜超过15mgSTEMI患者需禁食至胸痛消失,流质、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必要时使用缓泻剂纠正缺氧严重低氧血症,需面罩加压给氧或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卧床休息剧烈胸痛饮食问题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cTn是诊断心肌坏死最特异和敏感的首选心肌损伤标志物•通常在STEMI症状发生后2~4h开始升高,10~24h达到峰值,并可持续升高7~14d•溶栓治疗后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时CK-MB峰值前移(14h以内)•CK-MB测定也适于诊断再发心肌梗死溶栓溶栓后PC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无论临床判断梗死相关动脉是否再通,均应于3-24h行冠状动脉造影,决定是否行PCI;•不具备冠状动脉造影和/或PCI条件的医院,溶栓治疗后应将患者转运到有PCI条件的医院•溶栓治疗成功的患者于3-24h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治疗(Ⅱa,B)•溶栓治疗失败者应尽早实施挽救性PCI(Ⅱa,B)溶栓疗效评估血管再通的间接判定指标包括:(1)60~90min内心电图抬高的ST段至少回落50%。(2)cTn峰值提前至发病12h内,CK-MB酶峰提前到14h内。(3)2h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4)2~3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上述4项中,心电图变化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前移最重要。冠状动脉造影判断标准:心肌梗死溶栓(TIMI)2或3级血流表示血管再通,TIMI3级为完全性再通,溶栓失败则梗死相关血管持续闭塞(TIMI0~1级)。PCI直接PCI•Ⅰ类:发病12h内STEMI伴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时(即使发病12h)•Ⅱa类:发病12-24h内具有临床和(或)心电图进行性缺血证据•优先选择桡动脉入路•在直接PCI时,应用药物洗脱支架(DES),对于小血管、长病变、糖尿病患者,尤其推荐使用DES。未接受早期再灌注治疗STEMI患者的PCI(症状发病>24h)•病变适宜PCI且有再发心肌梗死、自发或诱发心肌缺血或心原性休克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建议行PCI治疗(Ⅰ,B)。•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40、有心力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者应常规行PCI(Ⅱa,C)•对无自发或诱发心肌缺血证据,但梗死相关动脉有严重狭窄者可于发病24h后行PCI(Ⅱb,C)。•对梗死相关动脉完全闭塞、无症状的1~2支血管病变,无心肌缺血表现,血液动力学和心电稳定患者,不推荐发病24h后常规行PCI(Ⅲ,B)。抗血小板抗血小板治疗1.所有无禁忌症患者应服用阿司匹林300mg(I,B),继以100mg/d(I,A)2.直接PCI过程中或术后尽早给与STEMI患者负荷剂量的P2Y12受体抑制剂。可选药物包括:替格瑞洛180mg负荷,90mg日两次维持(I,B);或氯吡格雷600mg负荷,氯吡格雷75mg/日维持(I,A)STEMI静脉溶栓患者,如年龄≤75岁,应给予氯吡格雷300mg负荷量,以后75mg/d,维持12个月(I,A)。如年龄75岁,则用氯吡格雷75mg,以后75mg/d,维持12个月(I,A)。5.正在服用P2Y12受体抑制剂而拟行CABG的患者应在术前停用P2Y12受体抑制剂,择期CABG需停用氯吡格雷至少5d,急诊时至少24h(I,B);替格瑞洛需停用5d,急诊时至少停用24h(I,B)。6.STEMI合并房颤需持续抗凝治疗的直接PCI患者,建议应用氯吡格雷600mg负荷量,以后每天75mg(Ⅱa.B)。7.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有效的双联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情况下,不推荐STEMI患者造影前常规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Ⅱb,B)抗血小板治疗新版指南中有关抗血小板治疗的内容的新变化•美国STEMI指南在强调替格瑞洛和普拉格雷作用的同时,亦肯定了氯吡格雷的作用,三种药物是同一级别的推荐。•而欧洲指南则强调在急诊PCI患者中,与氯吡格雷比较,替格瑞洛能够快速起效,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强,对STEMI患者应用,有显著的临床优势。因此,欧洲指南将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排在首位,即按替格瑞洛、普拉格雷及氯吡格雷的先后顺序排列。•专家组对此进行综合评估,充分肯定了氯吡格雷的疗效,但考虑到氯吡格雷虽然有多年临床应用经验和大量的证据支持,但对STEMI患者而言,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应优先推荐快速起效、作用更强的抗血小板药物。所以,在新版STEMI指南中优先推荐替格瑞洛,其次是氯吡格雷。ABCDE抗心肌缺血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证的STEMI患者应在发病后24h内常规口服β受体阻滞剂(Ⅰ,B)。以下情况时需暂缓或减量使用β受体阻滞剂:(1)心力衰竭或低心排血量;(2)心原性休克高危患者(年龄>70岁、收缩压<120mmHg、窦性心率>110次/min);(3)其他相对禁忌证:其他治疗ACEI和ARB(Ⅰ,A)醛固酮受体拮抗剂(Ⅰ,A)•通常在ACEI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他汀类药物(Ⅰ,A)•新指南强调所有患者尽早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无需考虑胆固醇水平。并发症及处理并发症及处理1.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利尿剂、硝酸酯、ACEI/ARB机械通气:STEMI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或急性肺水肿患者应考虑使用机械辅助通气(I,C)血运重建治疗:STEMI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或急性肺水肿患者应考虑早期血运重建治疗(I,C)2.心原性休克药物治疗:正性肌力药血运重建治疗:STEMI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或急性肺水肿患者应考虑早期血运重建治疗(I,C)。多支血管介入干预IABP或左室辅助装置十、并发症及处理3.机械性并发症1.左心室游离壁破裂:2.室间隔穿孔3.乳头肌功能不全或断裂4.心律失常1.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纠正电解质紊乱,可降低STEMI患者48h内室颤发生率。2.房颤3.AVB出院•STEMI患者应永久戒烟。•对超重和肥胖的STEMI患者,将体质指数控制于25kg/m2以下。•注意识别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并给予相应治疗。•若无禁忌证,所有STEMI患者出院后均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ACEI和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75~100mg/d,有禁忌证者可改用氯吡格雷(75mg/d)代替。•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术后应给予至少1年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β受体阻滞剂和ACEI可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生存率,应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采用最大耐受剂量长期治疗(Ⅰ,B)。•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可改用ARB类药物。•STEMI患者出院后应进行有效的血压管理,应控制血压<140/90mmHg(收缩压不低于110mmHg)。•坚持使用他汀类药物,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07mmol/L(80mg/dl),且达标后不应停药或盲目减小剂量。•STEMI患者病情稳定后均应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必要时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若患者一般健康状况较好、糖尿病病史较短、年龄较轻,可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7%以下。•过于严格的血糖控制可能增加低血糖发生率并影响患者预后,相对宽松的HbA1c目标值(如<8.0%)更适合于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有显著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或有严重合并症、糖尿病病程长、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后血糖难以控制的患者。THANKYOU
本文标题:2015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47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