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教师提升自我素质的反思
教师提升自我素质的重要途径——反思【内容摘要】目前,中学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为此,本文提出教师提升自我素质的重要途径——反思,即要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教师只有反思才能充分地发挥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教师行为的指导作用,才能激发出理性的力量,才能把潜意识的活动纳入有意识活动的轨道;先进的教学理念也只有通过教学的实践和对实践的反思,才能真正地建立起来!也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然而,要成为一名反思型的教师谈何容易,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我的素质,必须敢于向传统文化挑战;教师必须勇于向自我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做一名高素质的反思型教师。【关键词】反思反思型教师素质挑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教育学者朱永新,他认为理想的教师应该是具有这样一些优秀素质的人: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1)……“反思型教师”是信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反思”的作用巨大。一、教师为什么要反思(一)现实教育情况要求我们要反思目前大多数教师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它是我国中学教师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的一种基本教学模式(2),这种模式根深蒂固。教师要切实地变陈腐的教学观为创新性教学观;变单纯的讲授说明和学生记忆式接受的教学过程为启迪思维、问题探究、协作学习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3),这样的教师是不多的。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是学生。因此,和要求教师成为学者相比,让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应该是一个更恰当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自身角色和素质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单一化、传统化教学带来的种种弊端。从现实教学中看出要提高教学质量,非做一名反思型教师不可。(二)反思的重要性春秋·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教师只有通过反思才能赢得这一系列的挑战!这是因为,一方面,只有反思才能充分地发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坚持正确的科学教育观对教师行为的指导作用,才能激发出理性的力量,才能把潜意识的活动纳入有意识活动的轨道;另一方面,先进的教学理念也只有通过教学的实践和对实践的反思,才能真正地建立起来!宋朝·袁采说得好:“贤者能自反,则无往不善。”因此,我认为,只有先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才能进而成为一名学者,或者成为一名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正因如此,所以我十分赞同《培养反思力》(4)的作者的论断:“那些喜欢反思,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也会成为高人一等的教师,他们可以指导成长。”时代要求我们要反思,这是因为:第一,善于反思,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应该是一位新时代公民应有的素质,更是一位教师不可或缺的品格;第二,无论是“人的工作者”,还是学者,都必须通过反思才能走向成熟(5)!宋朝袁采说得好:“贤者能自反,则无往不善。”因此,只有成为“反思型教师”以后,从真正意义上说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灵魂工程师。(三)从数学老师角度强调反思的作用做“学者”、“研究者”,是信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学反思能力是优秀数学教师的重要心理品质,在反思中学会教学,可以激活教学智慧,通过反思扬长避短,创造出先进的教学理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在反思中不断超越自我表现,才能逐步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所以,数学老师有反思能力显得特别重要。教师的反思遍及各个领域,但是在本文中,我仅就数学教学领域里教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呢?笔者认为,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二、如何才能做到在教学中反思(一)要有一个不断提升自我素质的态度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曼(Postman)和威格纳(Weingartner)认为“教育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态度,离开了教学态度谈教育改革纯属空想(4)。”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把自己的一部专著命名为《教学是一种颠覆活动》。我非常赞赏波斯曼的观点,我认为他们的观点不仅是深刻,而且是很有针对性的。那什么样的态度才是教师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呢?我认为: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不断提高自我素质的态度,没有这种态度就不可能有反思的态度!每一节课上完了,都要反思:这节课在发展学生的认识力上有没有贡献,有没有推动?不管是数学课、语文课……在这些方面或多或少都应该有所贡献。如果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那么,每节课都要把发展学生的认识力作为教学的最大目标(6)。可见,不断提升自我的素质是做一名反思型教师的前提。(二)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和价值观现在各种新的理念满天飞,我只提正确的科学教育观,不讲什么新理念。为什么?因为所谓的新理念,其实不但不是新理念,而且甚至可以说是老理念。而中学教育的应试现状不但愈演愈烈,而且大有不可阻挡之势。根本的教育目标问题,我们的教育目标究竟是什么?教育目标中从来都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发展什么?从具体的数学学科教学的角度,作为“人的发展”就体现为发展人的认识力——思维力、洞察力、鉴别力、鉴赏力、辨析力、预见力等等,这是最重要的(6)。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价值观,教师才能勇于向习俗挑战,向传统文化挑战,向流行文化挑战,最终还要向自我,向人性的弱点挑战!作为一名教师要赢得这样的挑战是很不容易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传统的、习俗的或者说是流行文化的强大,更要命的是,这一连串的挑战大多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在很多情况下,你还没有意识到这些挑战,就已经成为“强势文化”的俘虏,败下阵来了!我发现很多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采用“流行”的或“传统”的教学方法,这实际上是一种教育观和价值观问题,教师要想真正地取得教学中的自由,就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从文化的控制中获得自由(5)。最近我听了很多课,我校一位教师就新课程中的函数单调性一节的教学,她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1)观察函数y=x2的图象(用“几何画板”演示)。(2)引导学生发现图象的变化规律(直观的升降情况)。(3)学生总结,教师概括,得出增函数的自然语言描述。(4)学生列表计算数值,结合自然语言描述,得出增函数的数学定义。听过课后,我问这位老师为什么由自然描述到数学描述之间过不来,卡住了。问题出在哪里?怎么改进?作为一位教师我是理解她的用意的。在课堂中,教师采用让学生计算数值的方法,应该说比从图象直接观察到数学定义,拉近了距离,是非常有益的一步,可是,如果你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一想,多点数值计算与数学定义之间的关系还是不够明朗。设问﹑操作指向不够明确。学生在学习中是第一次接触,没有意识,不知道方法,所以还是感觉“距离”太远。其实,教师只要把教学设计改动一下,情况就会起根本的变化。同一备课组的我通过对这一课堂的反思改进,进行了这样的设计:(1)观察函数y=x2的图象(用“几何画板”演示)。(2)引导学生发现图象的变化规律(直观的升降情况)。(3)学生总结,教师概括,得出增函数的自然语言描述.(4)让学生对“增大”的词义进行讨论、理解。(5)让学生从“增大”的词义产生数值“对比”的思想.(6)在“几何画板”上实现数值“对比”,即图象上显示数值“对比”,数值列表中显示数值“对比”。(7)让学生体会用数值“对比”表示“增大”的意义,进而将数值“对比”简约为两个数值的比较。(8)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符号表示两点数值的“对比”,得出定义。(9)结合图象体验两点的任意性。这种设计,抓住了“增大”的数学本质,它蕴涵着对比的思想方法,启发学生用对比的、比较的思想观察图象直观规律,把图象中的连续变化转化为任意两个间断点的数值比较,强调了数学思想方法,沟通了联系,较好地引导了学生探究、发现,并数学化地给出定义的思维活动。当我把我的教学设计告诉这位青年教师时,她赞同我提出的设计,并对我说:“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课还可以这样上!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做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这个例子说明:没有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许多行为都是不自觉地受到传统文化控制的!他们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可以先研究一个概念的性质,然后再给概念下定义!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他们有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可是这些理念并不能指导他们的教学活动!其实这样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三)要勇于向传统文化挑战长期以来,我们都把教师价值观的转变看成是教学改革中的根本问题,认为教师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就会自觉地进行教学改革。可是,平时的教学经历使我认识到,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这就是说,就算你的教学理念是正确的,先进的,但是这还不足以保证你在教学中的行为是正确的,恰当的!因为教师在教学中的许多行为往往是不自觉的,是无意识的,是非理性的,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理念是帮不了忙的!下面又是一个实际发生的例子:我听课时,一位教师执教“函数的奇偶性”的教学片段如下: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函数的奇偶性,它是非常重要的函数的性质,在高考中时常被考查。我先给出函数奇偶性的定义。(教师边板书边讲解定义)教师:从定义可以得到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与步骤……下面我们讲例题……(以上的分析讲解不到6分钟,教师接着就讲了三种类型的问题:判断、证明函数的奇偶性、简单应用、再往后,就是学生的练习、教师的点评。(在例题讲解、练习与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也积极参与交流、踊跃发言))课后评课时,上课教师自信地说,自己十分重视学生的活动,例题讲解清楚,问题分析到位,过程书写规范,充分保障练习,学生在考试时定能考出好成绩。当我提出课堂教学对函数奇偶性概念建立的过程没有很好展开时,上课教师直言,概念就是规定,让学生记住是主要的,没有什么好讲的。有时讲与不讲做题效果差不多,这样做也是为了节省出更多时间来解题。其他的一些听课教师也表示能理解这一观点。让我们先看看,这部分内容在新教材中是如何显现的……,从教材中不难看出,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建立过程就是本节课的“重头戏”。这位上课教师为了突出“重点”、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直接将结论“告知”给学生,可能效果(这里指学生解题)不会差,此做法也许不无道理,但从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从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来看,结论也许就是相反的了。这就是一个被传统文化牵着走的例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是形式上的东西!经过以上的分析,这位教师终于设计出“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观察数学图形→动手操作(折叠)实验→再观察思考→对称性的定性描述→尝试定量刻画→建立函数的奇偶性定义→性质讨论→问题解决与应用→再探究与引申”的教案。显然这个教案是在反思下产生的。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流行文化,它们都是强势文化,再加上中国文化的大一统观念,跟风的习惯,教师只有加强理性的思考,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发出自己的声音、坚持自己的信念,实现正确的目标。尽管这一切是很难做到的,但是,作为传播数学文化的数学教师是应该能做到的——因为,这种理性精神正是数学的灵魂!(四)要勇于向自我挑战作为数学教师来讲,数学功底显得很重要,但批判的眼光更为重要,有这两者才能较好地审视数学的教学内容,这倒不是要找茬儿,而是在选取材料上要有批判的眼光.如何驾驭教材?教科书上的内容我可以用它,也可以不用它,切忌照本宣科.不要不敢越雷池半步.教材是人写的嘛,只要是人写的出点差错难免,不合适的地方可能更多,但是,教师要能看出来,要能弥补它,要合理地再加工。所以,教师自己要有批判的眼光,而这批判就源于你的反思的精神,不适当的东西,不合理的东西,你要敢于拿出自己的方案,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关系到一代学生的未来,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数学的理性的体现;这也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体现。新课标特别提出数学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如果不分青红皂白,错的对的一股脑儿倒给学生,那还是培养理性精神吗?这就要求教师自己首先有理性精神,也就是有勇于向自我挑战的精神!教师还要向人性的弱点挑战。例如,大多数的教师在上课时总是喜欢自己讲,而且讲的时候是神采飞扬,全身心地投入!有些教师明明知道讲多了不好,应该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的问题情境,推迟结论(结果)的达成,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结
本文标题:教师提升自我素质的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53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