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对策研究
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对策研究作者:刘颖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董秋玲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与绩效的关系研究2006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区域经济日益直接参与全球竞争,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地区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以及地区经济参与者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本文以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管理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采用数理分析方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技术,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系统的形成机理、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其绩效的实证和策略等核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政府管理部门如何把握科技园区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升科技园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主要工作可概括如下:1.本研究分析了我国科技园区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技术创新能力在科技园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此为前提总结和归纳了国内外有关技术创新能力、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以及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及其绩效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以上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2.在总结和归纳国内外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和区域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系统的概念,并对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系统的特征、行为组织(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以及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系统的知识流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部分为后面理论模型的构建和实证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提炼了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的20个影响因素,并将这些因素分为3大类,进行量化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及数据处理验证了本文提出的11个假设。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解析了影响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绩效的3个因素与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的3大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合我国科技园区发展的实际,就如何提升科技园区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2.期刊论文叶博勋区域经济研究综述——以科技园区为例-时代经贸(学术版)2008,6(35)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园区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有着很强增长潜力的经济模式,对科技园区的研究越来越多.虽然我国建立科技园区的历史不长,我国不少学者也取得了研究成果,对科技园区的发展理论启示的作用.3.学位论文李珊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研究2007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特定区域内产业集群的作用不可忽视。这种区域内的产业集群,突破了自然禀赋的因素,更多地融入了竞争、集聚和协作。它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因素。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主要代表的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主要形式。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电子一条街”已经发展成为今天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亦庄科技园、德胜园和健翔园在内的一区多园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无疑成为覆盖了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目前园区内的高科技企业发展迅速,自主创新出很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经济发展贡献极大。但在发展的同时,园区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急需在理论上予以指导,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的对策。本文以产业集群理论为指导,在对国内外产业集群理论进行述评的基础上,结合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现状,指出中关村科技园区在发展中存在的政府层面、企业层面、技术层面和资金等方面的问题,研究如何更好的发挥产业集群的聚集和扩散效应,使中关村科技园区保持其推动经济增长的地位,提高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竞争力,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如优化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体制管理,强调政府在科技园区建设中的引导作用:构建完善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努力突破资金瓶颈等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力争实现科技园区的快速、良性、可持续发展。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发挥区域优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提高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4.期刊论文栾贵勤区域经济、科技园区与科教兴区战略-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4,(6)科教兴区战略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直接体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科教兴区战略是主导战略;建立和完善科技园区是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形式;科教联动,教育先行,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环节.5.学位论文林和立论深圳与香港科技合作——兼论深港科技园区的建立2002论文在详细分析了深圳与香港经济的优势与不足以后,提出这个观点:两地假如加紧经济合作,尤其是在高科技方面取得高度的协同效应,将带来双赢的最佳效果.深、港会有如下的分工:它们可以同时从事科研与开发;但深圳适宜专注生产制造、发展大陆的市场与吸引国内人才:而香港则应专注融资(包括风险资金)、发展国际市场与吸引国际人才.同时,深、港应同步开发相关的服务行业,包括金融、物流、多媒体等等.深港科技合作、包括构建共同的科技园区,将大大提升该地区演变成有中国特色的硅谷的可能性:此创举也会对区域经济带来重大影响.论文从区域经济的发展极与创新环境(innovativemilieu)理论来探讨深港科技园区的意义;并将此园区与美国硅谷以及中国其他高新科技中心城市作全面的比较研究.目前中国的几大科技基地,如北京的中关村、上海的张江区、广州、与深圳都各有千秋;如果深圳的高科技底子和香港的金融与外贸经验相结合,可收相得益彰之效.同时,深、港两地在制度与创新方面都占优势.6.期刊论文江永真建设民营科技园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7(2)在知识经济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区域经济必须依靠区域创新,建设民营科技园区是推动区域创新的有效途径,当前加快民营科技园区建设必须重视以下几个问题:民营科技园的定位,与区域经济相结合,发挥政府的作用,坚持以民营为特色、科技为先导的基本方向,多渠道多模式地创建民营科技园区.7.期刊论文韦晓新发挥科技园区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众科技2008,(10)文章对农业科技园区如何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服务于农民致富,服务于百色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索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规律及其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8.学位论文路向前山东高新技术开发区创业服务政策体系形成机制研究2007我国政府在制定国家社会经济长期发展规划时,日益突出了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地位。在2005年的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特别强调了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意义,明确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基于此,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就备受关注。随着高新区技术创新平台的加强和对入园企业科技含量要求指标的提高,以及对原有优惠政策的调整,园区内聚集的科技企业面临升级与淘汰的压力,高新区企业的集群方式面临着从区域集群向产业集群的升级,因此促进高新区内企业集群的生态优化的政策体系也必须进行全面的整合。针对科技企业创业的发展障碍,本文从山东省科技企业创业发展的政策需求与政策供给出发,通过对山东省科技企业创业发展的特殊性、内在机制及相关政策环境建设的分析,提出以山东省高新区产业集群和谐建设为标志的科技企业创业服务政策框架,为制定和完善科技企业创业服务的政策体系提供依据。本文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通过对区域经济体系中自然形成的产业集群现象及其效应的关注,对科技园区中企业以集群方式发展的可能性及其内在机制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研究了高新科技园区企业集群的成长轨迹,并据此分析了地方政府对于科技园区企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机制和思路。第二:针对山东省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特点,结合当前山东省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现状,重点关注山东省高新科技园区内科技产业集群形成及创业发展过程中的政策环境建设问题。通过分析现实中科技集群创业发展中,内生的制度创新需求与政府政策供给之间的偏离现象,初步创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促进科技园区发展的政策评价体系。9.期刊论文夏婉婉.XiaWanwan从创造知识走向创造财富——关于现代大学与区域经济关系的思考-探索与争鸣2006,(10)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有力地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探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对于发展经济和增强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0.学位论文王仲梅宁夏地区城乡一体化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研究2005城乡一体化和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趋势,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今后必须紧紧把握住这一基本方向。本文是以宁夏地区为例,将银川市金凤区、吴忠市利通区、宁南山区西吉县分别作为一个有代表性的实证对象,从特色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小城镇建设角度对城乡互动问题展开研究的。文中综述了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我国已有的主要发展模式;对宁夏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和现实差距进行了综合评述;分析了宁夏全区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特点、主要病症和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因素等;总结了宁夏城镇建设与农业、农村互动发展的实践,归纳出城乡互动良性发展的三条经验,即:实现城乡统筹协调要有科学规划,围绕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搞互动,在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中搞互动;将依托首府城市,通过管理体制创新实现互动发展,结合退耕还林还草活动推动山区城乡互动发展,以及发挥小城镇带动作用,城乡共建特色产业实现互动发展,分别作为一个发展模式。最后提出了宁夏地区城乡互动发展的管理对策,其中将互动发展的产业组织模式概括为“五化”:即布局集群化、企业集团化、信息全程化、产业生态化和管理项目化;将运作机制概括为“四动”:即企业主动、政府推动、产业联动、资金滚动。这些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和实际指导意义。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3f8271fc-d318-4d69-8273-9e24005c4927下载时间:2010年11月4日
本文标题: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对策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6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