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李白诗-春夜洛城闻笛-课件
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注释⑴洛城:即洛阳,今属河南。⑵玉笛:玉制或锻玉的笛子。玉:指玉石。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⑶满:此处作动词用,传遍。⑷闻:听;听见。⑸故园:指故乡,家乡。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译文谁家玉笛暗飞声“暗”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散入东风满洛城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于是在诗人的想像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诗人积淀于心中的故园之思本来是深沉的,被笛声中的乐曲一触发,便更是不可收拾,广漠无际地延伸开来,仿佛充塞了整个洛阳城,洛城便成了思乡的愁城。“散”是均匀、遍布。笛声随着春风传到各处,为“满洛城”的“满”字设铺垫,相得益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赏析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译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为全诗点睛,亦即“闻笛”的题义所在。【折柳】即《折杨柳》,古代曲名,内容是抒发离情别绪。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赏析中华民族是一个故土难离的民族,这种民族精神不断滋养、强化着我们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的眷恋又会升华为对祖国的深情,恋乡之情与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谢谢
本文标题:李白诗-春夜洛城闻笛-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7547 .html